-
公开(公告)号:CN111725819B
公开(公告)日:2022-10-18
申请号:CN202010421155.8
申请日:2020-05-18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湖南经研电力设计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青 , 吴启帆 , 禹海峰 , 宋新立 , 戴汉扬 , 李云丰 , 蒋星 , 罗华伟 , 宋云亭 , 李媛媛 , 吉平 , 霍启迪 , 丁剑 , 李晓珺 , 陈湘 , 吴昌龙 , 谭鑫 , 毛丽林 , 冷照进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池储能参与频率恢复控制的方法及系统,包括:对区域控制需求ARR调频信号进行处理,以获取计及爬坡速率限值的分配至火电机组的第一调频信号;获取分配给电池储能的第二调频信号;计算储能电池的荷电状态SOC修正后的第三调频信号;分别利用所述第一调频信号和第三调频信号改变火电机组和电池储能的出力,以进行电池储能参与的频率恢复控制。本发明采用计及火电爬坡速率限制计算电池储能和火电机组二次调频功率的分配方案,并根据荷电状态SOC的变化动态调整电池储能出力,兼顾调频效果和荷电状态SOC的保持效果,解决了频率恢复控制中,未计及火电爬坡速率限制条件且对储能电池荷电状态SOC因素未充分考虑的不足,提高了控制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8418255B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1810172428.2
申请日:2018-03-01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嘉峪关供电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Inventor: 李媛媛 , 张志刚 , 苗淼 , 吴旭 , 张凌康 , 宋云亭 , 张祥成 , 王正风 , 张鑫 , 刘宇伟 , 戴长春 , 吉平 , 姜雪 , 朱友良 , 牛小荣 , 李晓珺 , 丁剑
IPC: H02J3/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含高渗透率新能源的特高压直流外送电网规划方法,包括:根据送端电网信息和多个新能源厂站信息利用电力系统计算分析软件进行仿真数据搭建;分别对送端电网的每个分区进行电力流平衡计算,确定送端直流落点备选区域;确定至少一个送端电网特高压直流落点及对应的接入规划方案;基于新能源出力特性建立送端电网典型运行方式;针对每个接入规划方案,分别对所述送端电网运行方式下的送端交直流混联电网的安全稳定性进行评估,判断是否满足N‑1故障准则;对不满足N‑1故障准则的接入规划方案进行分析并改进;对每个接入规划方案进行多角度综合评价,并根据评价的结果确定最优电网规划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1725819A
公开(公告)日:2020-09-29
申请号:CN202010421155.8
申请日:2020-05-18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湖南经研电力设计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池储能参与频率恢复控制的方法及系统,包括:对区域控制需求ARR调频信号进行处理,以获取计及爬坡速率限值的分配至火电机组的第一调频信号;获取分配给电池储能的第二调频信号;计算储能电池的荷电状态SOC修正后的第三调频信号;分别利用所述第一调频信号和第三调频信号改变火电机组和电池储能的出力,以进行电池储能参与的频率恢复控制。本发明采用计及火电爬坡速率限制计算电池储能和火电机组二次调频功率的分配方案,并根据荷电状态SOC的变化动态调整电池储能出力,兼顾调频效果和荷电状态SOC的保持效果,解决了频率恢复控制中,未计及火电爬坡速率限制条件且对储能电池荷电状态SOC因素未充分考虑的不足,提高了控制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1697563A
公开(公告)日:2020-09-22
申请号:CN202010364745.1
申请日:2020-04-3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预测新能源并网电力流中电源容量的方法及系统,属于电力系统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包括:确定大规模新能源并网出力的电源类型,针对出力的电源类型建立电力流中电源容量的预测目标函数;针对出力的电源类型,确定出力的电源类型并网总量的边界条件及各出力的电源类型间互补特性对电力流影响系数向量;针对出力的电源类型,确定各出力的电源类型的出力分解规则和定位规则,根据出力分解规则和定位规则,确定远期电力流中电源容量预测的极端场景;对待预测的目标大规模新能源并网进行预测,确定待预测的目标大规模新能源并网的远期电力流中电源容量。本发明为远期电网规划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0661268A
公开(公告)日:2020-01-07
申请号:CN201910775139.6
申请日:2019-08-21
Applicant: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院分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汇集站点的动态无功补偿需求确定方法及系统,包括:搭建区域电网及新能源场站的BPA数据仿真模型;确定正常运行方式下每个汇集站点的母线电压的正常运行值;确定每个汇集站点的母线电压的运行上限值和运行下限值;在电网处于所有的新能源场站零出力的运行方式下,进行BPA潮流计算,确定每个汇集站点的感性动态无功补偿需求;在电网处于所有的新能源场站满出力的运行方式下,确定每个汇集站点的容性动态无功补偿需求。本发明能够避免多个新能源场站出力变化时汇集站点的母线电压大幅波动的问题,适用于大规模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评估,具有很好的可计算性和广泛适应性,能够为电力系统运行和规划人员提供实际的指导建议。
-
公开(公告)号:CN110601212A
公开(公告)日:2019-12-20
申请号:CN201910899212.0
申请日:2019-09-23
Applicant: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院分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无功优化配置确定电网主变变比的方法及系统,属于电力系统模拟与计算技术领域。选取目标电网中功率因数小于功率因数预设值的主变作为无功优化的多个目标主变,监测多个目标主变的无功功率流向,将多个目标主变高压侧变比向上调节或向下调节,对多个目标主变进行投切电容或电抗操作,校验调整后的多个目标主变数据,确认目标主变站点电压是否满足运行要求,输出目标主变变比档位确定值及功率因数值,确定目标电网无功补偿配置能够满足电网无功分层平衡的要求。本发明可适用于大规模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评估,具有很好的可计算性和实用性,可以作为调度运行及规划设计部门的主要分析工具。
-
公开(公告)号:CN110556832A
公开(公告)日:2019-12-10
申请号:CN201910778968.X
申请日:2019-08-22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东北分部
IPC: H02J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确定交直流电网发生连锁故障的影响因素的方法及系统,包括:确定每一条线路对应的使得所述交直流电网发生连锁故障的典型故障子集;分别计算每条线路在发生对应的典型故障子集中的每个典型故障时对应的潮流熵值、机端频率偏移熵值和机端电压偏移熵值,并与预设的临界熵值向量进行比较,以确定每个线路在发生某个典型故障时导致所述交直流电网发生连锁故障的影响因素。本发明为大规模新能源并网后连锁故障的影响因素的定量分析和评估提供了技术手段,形成了能够有效地反映电网发生连锁故障的原因以及发展过程的判别方法,能够应用于防止连锁故障发生的稳控措施的制定,对保证间歇性新能源电源大规模接入后电网的正常运行意义重大。
-
公开(公告)号:CN109861245A
公开(公告)日:2019-06-07
申请号:CN201811539788.8
申请日:2018-12-18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导磁储能抑制风电经串补送出系统次同步振荡方法与控制系统,所述方法包括:步骤A、实时监测风电场出口母线功率情况;步骤B、若控制系统判定次同步振荡发生,启动超导磁储能控制器的有功外环附加阻尼控制器;步骤C、观察次同步振荡的变化状态,若次同步振荡收敛速度未达到预设标准,启动超导磁储能控制器的无功外环附加阻尼控制器;步骤D、当检测到的系统中风电场功率次同步分量小于指定值后,退出超导磁储能控制器的外环附加阻尼控制器。基于本发明所述次同步振荡抑制方法与控制系统,可以在超导磁储能储存能量的基础功能上,适应风电场灵活多变的运行工况,有效抑制风电场次同步振荡。
-
公开(公告)号:CN110569534B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1910661489.X
申请日:2019-07-22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吉平 , 李媛媛 , 张鑫 , 宋云亭 , 郑超 , 唐晓骏 , 陈湘 , 霍启迪 , 罗红梅 , 谢岩 , 李晓珺 , 申旭辉 , 李立新 , 张志强 , 吕思卓 , 李晶 , 王青 , 丁剑
IPC: G06F30/20 , H02J3/00 ,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考虑短路电流影响的新能源并网规模确定方法及系统,包括:建立一个基本单元规模的新能源场站电磁暂态模型,以精细化地确定新能源场站对电网产生的短路电流影响值;利用基本单元规模的新能源场站搭建电网仿真模型;根据每个变电站断路器的遮断容量确定该变电站对应的短路电流安全裕度;确定电网在当前开机数量的新能源场站全出力情况下电网的每个变电站的第二短路电流;以及根据第二短路电流确定新能源并网规模。本发明为电力系统规划和运行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以短路电流安全裕度为约束条件的确定新能源并网容量的方法,避免了新能源的无序开发,具备很强的可操作性,为电力系统运行和规划人员提供了实际的指导建议。
-
公开(公告)号:CN109088427B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1810813956.1
申请日:2018-07-23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李媛媛 , 全生明 , 苗淼 , 李春来 , 张鑫 , 李生 , 李红霞 , 杨立滨 , 张祥成 , 张桂红 , 宋云亭 , 马雪 , 李正曦 , 吉平 , 刘飞 , 甘嘉田 , 王青 , 田旭 , 李晓珺 , 白左霞 , 丁剑
IPC: H02J3/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交直流混联电网内常规机组最小开机方案确定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根据交直流混联电网内各发电机组特征建立BPA潮流仿真模型;确定交直流混联电网内各常规机组的原始的开机方式,并获取在所述原始的开机方式下交直流混联电网的直流工程外送功率;所述开机方式包括各常规机组的开机数量;逐一调整各常规机组的开机方式,计算在每种开机方式下的交直流混联电网的直流工程外送功率极限值,并输出对应每种方式下的调整影响评估指标;根据调整影响评估指标按预设规则更新开机方式,并使用BPA潮流仿真模型在更新后的开机方式下对交直流混联电网N‑1安全稳定性进行评估,确定最小开机方案。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