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式炉后煤仓布置结构
    2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6530105U

    公开(公告)日:2017-09-29

    申请号:CN201720149840.3

    申请日:2017-02-2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塔式炉后煤仓布置结构,属电力、化工厂房布置技术领域。该结构为两列对称式长方形结构且每列从前至后依次为汽机房、除氧间、塔式炉、煤仓间、空气预热器、风机、除尘器和脱硫区;所述煤仓间内设置有原煤仓、给煤机以及磨煤机;所述脱硫区内设置有吸收塔和塔式炉烟囱。本实用新型相比于现有常规炉后煤仓间布置结构,对大容量高参数机组适应性好;相比于常规炉前煤仓间布置结构,可降低整个主厂房的造价成本,提高经济性;相比于常规炉侧煤仓间布置结构,可节省占地面积,充分利用空间。且本实用新型可使煤仓间与锅炉整体设计吊装,减少了对独立煤仓间的设计施工成本与周期,缩短工程工期。

    中速磨煤机降阻增压型动态分离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7478699U

    公开(公告)日:2018-06-12

    申请号:CN201721380550.6

    申请日:2017-10-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中速磨煤机降阻增压型动态分离装置,该装置包括磨煤机本体,所述磨煤机本体内部穿设有贯穿其顶部的落煤管,所述落煤管的下方设置有磨盘,它包括设置在落煤管中部外壁的动态分离器,所述动态分离器的下方设置有与落煤管外壁固定用于引导风粉混合物进入动态分离器内部的导向筒,所述导向筒的下方设置有与磨煤机本体内壁环向固定的导向环。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在煤粉细度相同的情况下,还可降低旋转叶片的转速,减少旋转叶片的磨损,提高其使用寿命,降低动态分离器变频电动机的功耗。

    含对拉索结构的钢结构冷却塔

    公开(公告)号:CN205777812U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20665146.2

    申请日:2016-06-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含对拉索结构的钢结构冷却塔,涉及一种电厂冷却塔设计技术领域。它包括单层网壳,水平刚性环桁架,对拉索,中心拉环和围护结构,所述水平刚性环桁架布置于所述单层网壳内侧,所述对拉索两端分别与所述水平刚性环桁架和所述中心拉环相连,并通过对索施加预张力使塔筒各区域构件联系成受力整体,所述围护结构安装在所述单层网壳的外侧。它克服了现有技术抗风能力弱,用钢量大,费工费时的缺点;本实用新型具有用钢量省,结构刚度大,外部荷载作用下结构位移小,稳定性高,抗震抗风性能强,用钢量省,构件数量少,安装方便,施工周期短的优点。

    基于上进下出叠置双流程凝汽器的混合冷凝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5175156U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520805503.6

    申请日:2015-10-1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上进下出叠置双流程凝汽器的混合冷凝系统凝汽器还通过抽气管道与混合式冷凝器的输入端相连接,混合式冷凝器的输出端通过冷凝器回流管道与凝汽器相连接,混合式冷凝器的输出端还通过真空泵与冷凝器排气管道相连接。循环水入口高于循环水出口。第一流程管束区位于第二流程管束区上方。本实用新型采用第一流程管束在第二流程管束之上的单背压上进下出叠置双流程凝汽器及其混合冷凝系统,汽机排汽的主流流程短,流动阻力小,排汽动压更能转化为静压,强化换热效果,更重要的是汽机排汽流向下部管束的通道宽度可以缩小,可增加管束布局密度,重新优化管束布置,降低凝汽器管束区的高度或宽度,并降低汽机排汽压力。

    上进下出双流程表面式叠置凝汽器

    公开(公告)号:CN205156656U

    公开(公告)日:2016-04-13

    申请号:CN201520802732.2

    申请日:2015-10-1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上进下出双流程表面式叠置凝汽器,包括循环水入口,所述循环水入口依次通过第一流程管束、后水室、第二流程管束与循环水出口相连接,所述循环水入口高于所述循环水出口。所述第一流程管束位于所述第二流程管束上方。本实用新型采用叠置布局,将凝汽量较大的分区与凝汽量较小的分区综合布置于同一垂直蒸汽通道中,使得各凝汽器分区的凝汽量在水面方向得以平均分布;从而创造性地解决了由于各凝汽器分区凝汽量水面方向上差异过大而导致的蒸汽横向流动力较大的问题,显著提高了凝汽器的工作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