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607945A
公开(公告)日:2021-04-06
申请号:CN202011487688.2
申请日:2020-12-16
Applicant: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C02F9/10 , C02F103/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高、低温烟气耦合处置的脱硫废水零排放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沿介质流向依次连通的锅炉、脱硝反应器、空气预热器、烟气冷却器、除尘器、引风机以及脱硫塔,脱硫塔的脱硫废水出口连通有脱硫废水一体化处置装置;脱硫废水一体化处置装置包括连通的浓缩塔和干燥塔;浓缩塔上开设废水入口连通脱硫废水出口,浓缩塔开设蒸汽出口并连通脱硫塔的烟气入口,浓缩塔开设烟气入口连通除尘器出口,干燥塔开设烟气入口连通脱硝反应器的出口,干燥塔开设飞灰出口连通除尘器的入口;采用低温余热烟气浓缩、高温烟气干燥结晶的一体化工艺在充分利用电厂余热的同时,充分利用除尘器和脱硫塔现有装备,兼顾了系统安全和成本,实现脱硫废水零排放。
-
公开(公告)号:CN112607944A
公开(公告)日:2021-04-06
申请号:CN202011487675.5
申请日:2020-12-16
Applicant: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C02F9/10 , C02F103/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一种基于烟气协同治理的燃煤电站脱硫废水处置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沿着烟气流向依次连通的锅炉、脱硝反应器、空气预热器、烟气冷却器、除尘器、引风机以及脱硫塔;脱硫塔的脱硫废水出口依次连通有多效闪蒸浓缩器和干燥塔,脱硫塔至多效闪蒸浓缩器的路径上设置pH值调节口;多效闪蒸浓缩器的浓缩液出口连通干燥塔,多效闪蒸浓缩器的水蒸汽出口连通脱硫塔;干燥塔的工质入口连通脱硝反应器的烟气出口,干燥塔的出口连通除尘器,在实现烟气温度降低、污染物协同治理的同时浓缩了脱硫废水,采用高温烟气处置浓缩液所产生的水蒸汽直接输送至脱硫塔系统,结晶飞灰回注至除尘器前烟道,并最终随除尘器灰渣一并回收利用,实现脱硫废水零排放。
-
公开(公告)号:CN112502800A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2011300215.7
申请日:2020-11-19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火力发电厂灵活性大规模高参数供热系统,该供热系统,包括火力发电系统和高低压蒸汽联合换热系统,火力发电系统提供热源,通过高低压蒸汽联合换热系统将供热给水变成供热蒸汽,实现火力发电厂对外供热。火力发电厂大规模高参数供热系统,将锅炉和汽机系统有效解耦,打破火电机组热电联供刚性耦合,保证低负荷发电工况下的大规模供热能力。高低压蒸汽联合换热系统可供热给水加热为高温高压的供热蒸汽,提高火力发电厂的高参数供汽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6523365B
公开(公告)日:2019-04-30
申请号:CN201610783493.X
申请日:2016-08-31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膜混凝卧式气水分离器,涉及一种用于化工、机械、勘探、电力等领域的液环真空泵回水系统。它包括分离器本体、旋膜区、气水分离区、换热区、整流区、导流板、环形隔板;旋膜区的外壳上安装有冷却液入口,旋膜区内安装有起膜管,起膜管的管壁上设有起膜孔,导流板上设有气相通道,气水分离区下端和整流区下端均与换热区上端连通,换热区内部安装有换热隔板,下换热管的出水口与上换热管的进水口连通;换热液进口与下换热管的进水口连通;换热液出口与上换热管的出水口连通。本发明有利于减少回水流体扰动,能够降低阻力。本发明还涉及这种液膜混凝卧式气水分离器的气水分离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6523365A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610783493.X
申请日:2016-08-31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C19/0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膜混凝卧式气水分离器,涉及一种用于化工、机械、勘探、电力等领域的液环真空泵回水系统。它包括分离器本体、旋膜区、气水分离区、换热区、整流区、导流板、环形隔板;旋膜区的外壳上安装有冷却液入口,旋膜区内安装有起膜管,起膜管的管壁上设有起膜孔,导流板上设有气相通道,气水分离区下端和整流区下端均与换热区上端连通,换热区内部安装有换热隔板,下换热管的出水口与上换热管的进水口连通;换热液进口与下换热管的进水口连通;换热液出口与上换热管的出水口连通。本发明有利于减少回水流体扰动,能够降低阻力。本发明还涉及这种液膜混凝卧式气水分离器的气水分离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5697379A
公开(公告)日:2016-06-22
申请号:CN201610257157.1
申请日:2016-04-22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C29/00 , F04C29/12 , F04C2250/101 , F04C2250/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双循环切向排气液环真空泵端盖,它包括三层均呈椭圆形的端盖层(1)、中间层(2)和分配层(3),其特征在于:呈圆柱型的隔板(5)依次垂直穿过所述的端盖层(1)、中间层(2)和分配层(3)的中心;所示的端盖层(1)垂直设置有进气口(4.2),所述的端盖层(1)的排气口(4)横向布置,且与内部气体旋流方向一致,所述的排气口(4)与所述的端盖层(1)的盖体切向布置;它克服了现有技术中长时间运行易发生震动、断裂等问题,造成安全隐患以及经济损失的缺点,具有两次气体压缩、吸入、降压、排放的过程。所述的真空泵端盖成倍的提升了液环真空泵的抽气效率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4771961B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申请号:CN201510134656.7
申请日:2015-03-26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B01D45/08
Abstract: 本发明卧式撞击流气水分离器,它包括分离罐罐体(1),所述的分离罐罐体(1)内设置有倒流挡板(2),倒流挡板(2)的一侧为整流区(3),另一侧为撞击区(4),所述的整流区(3)上设置有气相出口(10)、溢流口(5)、液位计(6)和液相出口(7);所述的撞击区(4)上设置有两个气水两相流出口(8),在所述的气水两相流出口(8)的焊接口处焊接有进气管(9);本发明卧式撞击流气水分离器本体采用椭圆形罐体结构设计;它克服了原有的设备的占地面积大的缺点,具有极大的减少了整流区的气液波动,使得液滴不易冲出,且液位计测量更加精准。
-
公开(公告)号:CN111504082B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010373565.X
申请日:2020-05-06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F28B9/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燃煤电站多级耦合凝汽器抽真空系统及方法,它包括凝汽器(1)、两台50%出力的单级平原盘式真空泵组(2)、两台25%出力的双极椎体真空泵组(3)、真空截止阀(4)以及气动截止阀(5)。当凝汽器建立真空时开启全部两台所述的单级平原盘式真空泵组(2),已迅速建立真空。当凝汽器真空达到设计值后,仅开启1台所述的双极椎体真空泵组(3)以低功耗维持真空。它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燃煤电站在机组启动时,凝汽器需依靠真空泵迅速建立真空;达到设计真空后,凝汽器内仅有少量接口存在漏气的缺点,具有采用单级泵建立真空、双级椎体泵维持真空的运行原则,充分利用不同泵型在不同区间的性能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0779009B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1911135895.9
申请日:2019-11-19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火力发电厂高温高压蒸汽加热熔盐储能系统。该储能系统,包括常规火力发电系统、蒸汽加热熔盐系统和熔盐储热系统。所述常规火力发电系统为再热蒸汽机组;所述蒸汽加热熔盐系统由五种换热器组成,分别与火力发电系统和熔盐储热系统连接,实现火力发电系统高温高压蒸汽和熔盐储热系统的热交换功能。本发明通过高温高压蒸汽加热熔盐储能系统,将火力发电系统高品味蒸汽储存起来,也可旁路掉汽轮机入口蒸汽,实现完全热电解耦,有利于火力发电系统灵活性运行和深度调峰,同时保证了锅炉和汽轮发电机组安全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1998693B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申请号:CN202010827842.X
申请日:2020-08-17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自流式前置混凝抽真空方法,所述的凝汽器(1)上设置的第一气水出口(1.1)通过管道与前置混凝器(2)一侧设置的气水入口(2.1)相连接,所述的前置混凝器(2)顶部设置的第二气水出口(2.3)通过管道与真空泵组(3)内设置的进气管(3.1)相连接,所述的进气管(3.1)的另一端与真空泵本体(3.2)相连接,所述的真空泵本体(3.2)的一侧通过管道与气水分离器(3.4)连接,它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前置冷凝装置混凝液无法回收、混凝效率不足,混凝器直连大气造成了凝汽器漏气从而难以维持真空的缺点,具有无新增能耗回收混凝液、真空泵溢流工作液同样回注至凝汽器中进一步节约工作用水等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