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烟气协同治理的燃煤电站脱硫废水处置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607944A

    公开(公告)日:2021-04-06

    申请号:CN202011487675.5

    申请日:2020-12-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一种基于烟气协同治理的燃煤电站脱硫废水处置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沿着烟气流向依次连通的锅炉、脱硝反应器、空气预热器、烟气冷却器、除尘器、引风机以及脱硫塔;脱硫塔的脱硫废水出口依次连通有多效闪蒸浓缩器和干燥塔,脱硫塔至多效闪蒸浓缩器的路径上设置pH值调节口;多效闪蒸浓缩器的浓缩液出口连通干燥塔,多效闪蒸浓缩器的水蒸汽出口连通脱硫塔;干燥塔的工质入口连通脱硝反应器的烟气出口,干燥塔的出口连通除尘器,在实现烟气温度降低、污染物协同治理的同时浓缩了脱硫废水,采用高温烟气处置浓缩液所产生的水蒸汽直接输送至脱硫塔系统,结晶飞灰回注至除尘器前烟道,并最终随除尘器灰渣一并回收利用,实现脱硫废水零排放。

    液膜混凝卧式气水分离器及其气水分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523365B

    公开(公告)日:2019-04-30

    申请号:CN201610783493.X

    申请日:2016-08-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膜混凝卧式气水分离器,涉及一种用于化工、机械、勘探、电力等领域的液环真空泵回水系统。它包括分离器本体、旋膜区、气水分离区、换热区、整流区、导流板、环形隔板;旋膜区的外壳上安装有冷却液入口,旋膜区内安装有起膜管,起膜管的管壁上设有起膜孔,导流板上设有气相通道,气水分离区下端和整流区下端均与换热区上端连通,换热区内部安装有换热隔板,下换热管的出水口与上换热管的进水口连通;换热液进口与下换热管的进水口连通;换热液出口与上换热管的出水口连通。本发明有利于减少回水流体扰动,能够降低阻力。本发明还涉及这种液膜混凝卧式气水分离器的气水分离方法。

    液膜混凝卧式气水分离器及其气水分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523365A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610783493.X

    申请日:2016-08-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C19/0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膜混凝卧式气水分离器,涉及一种用于化工、机械、勘探、电力等领域的液环真空泵回水系统。它包括分离器本体、旋膜区、气水分离区、换热区、整流区、导流板、环形隔板;旋膜区的外壳上安装有冷却液入口,旋膜区内安装有起膜管,起膜管的管壁上设有起膜孔,导流板上设有气相通道,气水分离区下端和整流区下端均与换热区上端连通,换热区内部安装有换热隔板,下换热管的出水口与上换热管的进水口连通;换热液进口与下换热管的进水口连通;换热液出口与上换热管的出水口连通。本发明有利于减少回水流体扰动,能够降低阻力。本发明还涉及这种液膜混凝卧式气水分离器的气水分离方法。

    卧式撞击流气水分离器
    2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771961B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申请号:CN201510134656.7

    申请日:2015-03-26

    Abstract: 本发明卧式撞击流气水分离器,它包括分离罐罐体(1),所述的分离罐罐体(1)内设置有倒流挡板(2),倒流挡板(2)的一侧为整流区(3),另一侧为撞击区(4),所述的整流区(3)上设置有气相出口(10)、溢流口(5)、液位计(6)和液相出口(7);所述的撞击区(4)上设置有两个气水两相流出口(8),在所述的气水两相流出口(8)的焊接口处焊接有进气管(9);本发明卧式撞击流气水分离器本体采用椭圆形罐体结构设计;它克服了原有的设备的占地面积大的缺点,具有极大的减少了整流区的气液波动,使得液滴不易冲出,且液位计测量更加精准。

    一种自流式前置混凝抽真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998693B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申请号:CN202010827842.X

    申请日:2020-08-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自流式前置混凝抽真空方法,所述的凝汽器(1)上设置的第一气水出口(1.1)通过管道与前置混凝器(2)一侧设置的气水入口(2.1)相连接,所述的前置混凝器(2)顶部设置的第二气水出口(2.3)通过管道与真空泵组(3)内设置的进气管(3.1)相连接,所述的进气管(3.1)的另一端与真空泵本体(3.2)相连接,所述的真空泵本体(3.2)的一侧通过管道与气水分离器(3.4)连接,它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前置冷凝装置混凝液无法回收、混凝效率不足,混凝器直连大气造成了凝汽器漏气从而难以维持真空的缺点,具有无新增能耗回收混凝液、真空泵溢流工作液同样回注至凝汽器中进一步节约工作用水等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