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特高压输电线路联板

    公开(公告)号:CN201478769U

    公开(公告)日:2010-05-19

    申请号:CN200920161065.9

    申请日:2009-06-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输电线路联板,用于应用V型绝缘子串的特高压输电线路,所述输电线路联板中部对称内凹为细腰状、上部为不对称形状且下部为对称形状,包括八个挂线孔,两个挂串孔;所述两个挂串孔位于输电线路联板上部的左右两侧,呈不对称分布,用于连接V型绝缘子串;所述八个挂线孔其中的四个挂线孔位于输电线路联板上部,另四个挂线孔位于输电线路联板下部。根据本实用新型,能够适应特高压输电线路八分裂导线的要求,保证联板不受输电线路转角角度的影响,受力合理,输电线路成形美观。

    由同塔双回交流线路改造的直流线路

    公开(公告)号:CN211183415U

    公开(公告)日:2020-08-04

    申请号:CN201921499179.4

    申请日:2019-09-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由同塔双回交流线路改造的直流线路,包括多个并列分布的同塔双回交流线路杆塔,同塔双回交流线路杆塔两侧均布置有三相导线,多个同塔双回交流线路杆塔形成的阵列两端分别设置有直流换流站;位于同塔双回交流线路杆塔同侧的三相导线分别并联于位于同塔双回交流线路两端的直流换流站的正极和负极之间;位于同塔双回交流线路杆塔两侧的三相导线与位于同塔双回交流线路两端的直流换流站形成回路;直流换流站的正极和负极之间串联有换流装置,地极连接于两极换流装置之间。本实用新型实现将现有同塔双回交流线路改造为直流线路运行,完善了交流线路改造为直流线路的技术方案。(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无接地极直流输电线路杆塔

    公开(公告)号:CN207847235U

    公开(公告)日:2018-09-11

    申请号:CN201820056602.2

    申请日:2018-01-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接地极直流输电线路杆塔,涉及一种电线路杆塔的结构。它包括塔身、极导线横担和金属回线横担,极导线横担与塔身下端的连接点为第一连接点,极导线横担下端设置有极导线绝缘子串;极导线绝缘子串呈V型,极导线绝缘子串的一端与连接点连接,另一端与极导线横担的空余端连接,极导线绝缘子串的底部连接有极导线;金属回线横担连接有地线支架,地线支架与金属回线横担下端的连接点为第二连接点,金属回线绝缘子串与第二连接点连接,金属回线通过金属回线绝缘子串悬挂于第二连接点下方。本实用新型充分利用线路走廊和铁塔,起到节约土地占用和节省工程投资的作用,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500kV水电站出线锚点布置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4333852U

    公开(公告)日:2015-05-13

    申请号:CN201420748819.1

    申请日:2014-12-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500kV水电站出线锚点布置结构,其锚点布置在山体上,山体旁边设置有500kV出线平台,500kV出线平台上架设有门型架,它包括避雷线锚点,避雷线锚点下方依次设置有中相出线锚点、边相出线锚点和过渡锚点,过渡锚点位于门型架的上方右侧,一个单回线路包括一个中相出线锚点、二个边相出线锚点和三个过渡锚点,用四分裂导线将门型架和过渡锚点连通,用四分裂导线将边相出线锚点、中相出线锚点和终端塔连通,用避雷线将避雷线锚点和终端塔地线连通,相邻的多回线路的边导线锚点水平间距大于14m。其解决了同时有多回出线,出线偏角大时电气间隙不足的水电站出线问题,节约了工程投资,外部适用性好,经济和社会效益明显。

    一种特高压输电线路中的联板

    公开(公告)号:CN201440597U

    公开(公告)日:2010-04-21

    申请号:CN200920153465.5

    申请日:2009-06-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特高压输电线路中的联板。该联板中部具有两边向所述联板的中线内凹形成的细腰部分,该联板上设有挂线孔和挂串孔,所述挂线孔的数目是8个,且8个挂线孔对称设置在所述联板的中线两侧。这8个挂线孔可以呈正八边形分布。挂串孔位于所述细腰部分的一侧,且偏离所述联板的中线。本实用新型联板具有8个挂线孔,可以通过悬垂线夹来固定八分裂导线,满足了八分裂导线的需求,可以应用于1000kV特高压输电网络中,而且8个挂线孔对称设置在联板的中线两侧,该对称设置可以保证在该联板使用时,联板中线两侧的输电线对联板的作用力大致相同,从而保证联板的受力平衡,不至于使联板由于受力不均而产生扭曲或旋转。

    一种双回路GIL在隧道内的布置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10246288U

    公开(公告)日:2020-04-03

    申请号:CN201921278945.4

    申请日:2019-08-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布了一种双回路GIL在隧道内的布置结构,它包括位于隧道(1)内的两回共六根GIL(3),两回共六根GIL(3)在隧道(1)内呈左右对称布置,每侧所述的隧道(1)侧壁上设置有四个等间距设置的支架(4),两侧所述的支架(4)之间设置有通道(5),每回共三根GIL(3)分别呈上中下垂直布置在一侧所述的隧道(1)上的支架(4)上,位于顶端设置的所述的支架(4)上安装有槽盒(2)。它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在隧道中敷设安装的GIL案例较少的缺点,具有可以安全、可靠地将双回GIL布置于隧道内,满足了安装、拆卸、维护、检修及抢修等要求的优点。

    500kV复合材料横担单回路直线塔

    公开(公告)号:CN208934507U

    公开(公告)日:2019-06-04

    申请号:CN201821240414.1

    申请日:2018-08-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电线路工程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500kV复合材料横担单回路直线塔。该直线塔,包括塔身、第一横担、第二横担、第三横担和地线支架,第一横担、第二横担和第三横担均采用不设接头的通长复合材料制成,以简化端部节点构造,避免中间金属接头降低支柱绝缘子电气绝缘性能,保证间隙圆尽量靠近塔身,缩短走廊,又能增大复合横担的长度,以满足线路绝缘的要求;第一横担、第二横担和第三横担的结构布置,有利于减少线路走廊宽度,减少树木砍伐和房屋拆迁,增强线路的环境友好性;第一横担、第二横担和第三横担均斜三角形结构,塔身变坡段非对称布置,使导线横担复合材料的长度和间隙均达到最优,进一步减少线路走廊宽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