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增压旋膜的液环真空泵回水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6159017U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621013620.X

    申请日:2016-08-3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有增压旋膜的液环真空泵回水系统,涉及一种用于化工、机械、勘探、电力等领域的液环真空泵回水系统。它包括真空泵本体、气水分离器、进物料管、出物料管、增压泵、旋膜区、冷却液入口、气水分离区、换热区、整流区、导流板、气相通道、环形隔板;旋膜区内安装有起膜管,起膜管的管壁上设有起膜孔;换热区内部安装有换热隔板,换热液进口与下换热管的进水口连通;换热液出口与上换热管的出水口连通;增压泵的输入端与分离液体出口连通,增压泵的输出端与所述回水口及冷却液入口连通。本实用新型有利于减少回水流体扰动,能够降低阻力。

    液膜混凝卧式气水分离器
    22.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6071872U

    公开(公告)日:2017-04-05

    申请号:CN201621013897.2

    申请日:2016-08-3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液膜混凝卧式气水分离器,涉及一种用于化工、机械、勘探、电力等领域的液环真空泵回水系统。它包括分离器本体、旋膜区、气水分离区、换热区、整流区、导流板、环形隔板;旋膜区的外壳上安装有冷却液入口,旋膜区内安装有起膜管,起膜管的管壁上设有起膜孔,导流板上设有气相通道,气水分离区下端和整流区下端均与换热区上端连通,换热区内部安装有换热隔板,下换热管的出水口与上换热管的进水口连通;换热液进口与下换热管的进水口连通;换热液出口与上换热管的出水口连通。本实用新型有利于减少回水流体扰动,能够降低阻力。

    一种垃圾焚烧电厂垃圾坑加热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17235599U

    公开(公告)日:2022-08-19

    申请号:CN202220895197.X

    申请日:2022-04-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垃圾焚烧电厂垃圾坑加热结构,涉及垃圾焚烧发电技术领域。它包括炉墙冷却风机、垃圾坑和一次风母管,炉墙冷却风机与第一管道连接;第一管道穿过焚烧炉炉墙后通过第二管道进入垃圾坑,通过第三管道进入一次风母管;垃圾坑左侧壁设置左支管,右侧壁设置右支管,左支管和右支管均与第二管道连接。本实用新型利用焚烧炉炉墙的冷却风的热量提升垃圾坑的温度,有效地加热和解冻坑内的低温垃圾,改善冬季垃圾坑内发酵效果,使得入炉垃圾热值满足焚烧炉的要求,保证整个冬季垃圾焚烧电厂稳定运行。

    基于上进下出叠置双流程凝汽器的混合冷凝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5175156U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520805503.6

    申请日:2015-10-1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上进下出叠置双流程凝汽器的混合冷凝系统凝汽器还通过抽气管道与混合式冷凝器的输入端相连接,混合式冷凝器的输出端通过冷凝器回流管道与凝汽器相连接,混合式冷凝器的输出端还通过真空泵与冷凝器排气管道相连接。循环水入口高于循环水出口。第一流程管束区位于第二流程管束区上方。本实用新型采用第一流程管束在第二流程管束之上的单背压上进下出叠置双流程凝汽器及其混合冷凝系统,汽机排汽的主流流程短,流动阻力小,排汽动压更能转化为静压,强化换热效果,更重要的是汽机排汽流向下部管束的通道宽度可以缩小,可增加管束布局密度,重新优化管束布置,降低凝汽器管束区的高度或宽度,并降低汽机排汽压力。

    上进下出双流程表面式叠置凝汽器

    公开(公告)号:CN205156656U

    公开(公告)日:2016-04-13

    申请号:CN201520802732.2

    申请日:2015-10-1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上进下出双流程表面式叠置凝汽器,包括循环水入口,所述循环水入口依次通过第一流程管束、后水室、第二流程管束与循环水出口相连接,所述循环水入口高于所述循环水出口。所述第一流程管束位于所述第二流程管束上方。本实用新型采用叠置布局,将凝汽量较大的分区与凝汽量较小的分区综合布置于同一垂直蒸汽通道中,使得各凝汽器分区的凝汽量在水面方向得以平均分布;从而创造性地解决了由于各凝汽器分区凝汽量水面方向上差异过大而导致的蒸汽横向流动力较大的问题,显著提高了凝汽器的工作效率。

    一种液环式真空泵回水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5714783U

    公开(公告)日:2016-11-23

    申请号:CN201620346829.1

    申请日:2016-04-2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布了一种液环式真空泵回水系统,它包括真空泵本体(1)和外接的气水分离器(8),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水分离器(8)的另一端与换热器(9)相连接,在所述的换热器(9)尾部接有增压泵(10),在所述的增压泵(10)上接有若干根管道与所述的真空泵本体(1)筒壁上的回水口(10.1)相连接,在每根所述的管道上接有流量监测装置(11),在所述的增压泵(10)后方的管道上接有压力监测装置(12);它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受到工作液温度和汽化压力的限制,其腔体内部容易发生汽蚀的缺点,具有有效补充工作液量,降低液环温度的优点。

    一种降低人工硐室储气库首次注气温升的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21973597U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20612313.1

    申请日:2024-03-2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降低人工硐室储气库首次注气温升的系统,涉及压缩空气储能电站人工硐室储气库及首次注气方案。它包括人工硐室储气库、压缩注气系统和注水系统;压缩注气系统包括电动机、压缩机、压缩注气管路和压缩排气管路;电动机与压缩机连接;注水系统包括水源、第一注排水管路和第二注排水管路。本实用新型在储气库首次注气之前将硐室内部注满水,整个注气过程中,人工硐室储气库内的空气压力基本保持恒定,因此硐室内空气基本不会产生温升,从而降低对人工硐室钢板密封层的热膨胀影响,提高硐室的结构稳定性和密封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