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温度与压力二参量永久式油井传感器

    公开(公告)号:CN101178006B

    公开(公告)日:2011-05-11

    申请号:CN200710178421.3

    申请日:2007-11-30

    Inventor: 黄正宇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纤温度与压力二参量永久式油井传感器,属于智能井技术领域,该传感器包括:宽带光源、模块化光谱仪、数据传输线、数据处理器、第一段光纤、第二段光纤、光纤耦合器、光缆及光纤温度传感器头和压力传感器头;所述宽带光源通过第一段光纤与光纤耦合器的输入端相连,该光纤耦合器的一个输出端与光缆相连,另一输出端通过第二段光纤与模块化光谱仪的输入端相连,该模块化光谱仪通过数据传输线与数据处理器相连;所述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光纤温度传感器头和压力二参量传感器头分布在光缆的另一端。本发明具有体积小,可在高温环境下长期使用,可同时监测油井中压力和温度的特点。适用于油田、化工等领域的压力与温度测量。

    膜片式光纤智能井压力与温度传感器

    公开(公告)号:CN101178007B

    公开(公告)日:2011-03-02

    申请号:CN200710178931.0

    申请日:2007-12-07

    Inventor: 黄正宇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膜片式光纤智能井压力与温度传感器,属于智能井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宽带光源、模块化光谱仪、数据传输线、数据处理器、第一段光纤、第二段光纤、光纤耦合器、光缆及一个或一个以上膜片式光纤温度与压力二参量传感器探头;所述宽带光源通过第二段光纤与光纤耦合器的输入端相连,该光纤耦合器的一个输出端与光缆相连,另一输出端通过第一段光纤与模块化光谱仪的输入端相连,该模块化光谱仪通过数据传输线与数据处理器相连;所述膜片式光纤温度与压力二参量传感器探头在光缆的另一端。本发明具有高温高压稳定性好、耐腐蚀、使用寿命长、测量准确、不打火及使用安全等优点。适合更狭小的下井空间使用,满足油井动态监测的需要。

    一种耐温耐压光纤适配器及其制作检测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3149644A

    公开(公告)日:2013-06-12

    申请号:CN201310064441.3

    申请日:2013-02-28

    Abstract: 一种耐温耐压光纤适配器,主体为一个基座,其特征在于:该基座内设有通孔,通孔内设有锥面,在通孔内还设有调整环,压紧环和密封环,光纤芯棒通过调整环,压紧环和密封环穿插且固定在基座的通孔内,各个部件连接一体。一种耐温耐压光纤适配器的制作检测工艺,流程为:将光纤芯棒和密封环进行连接形成预配体;将预配体分别与调整环、压紧环进行连接形成半配体;将半配体置于基座内的通孔内并将半配体密封于基座内形成完成品;分别采用耐温仪器、耐压仪器对完成品进行耐压、耐温测试;完成品通过光学仪器进行光学测试。本发明优点:不受电磁干扰;尺寸小,容易安装到传统测温难以到达的部位;耐温耐压,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互换性良好。

    一种提高光纤光栅传感器系统测温稳定性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401701B

    公开(公告)日:2013-04-03

    申请号:CN201010279041.0

    申请日:2010-09-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光纤光栅传感器系统测温稳定性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依据光纤光栅传感器系统通道的各光纤光栅传感器固有中心波长,确定各光纤光栅传感器对应于温度动态分区的波长动态分区;按各光纤光栅传感器的波长动态分区,依次检查源自所述通道的各光纤光栅传感器的光谱中的反射峰;根据各光纤光栅传感器的反射峰的波长与温度的对应关系,从检查到的反射峰算出各光纤光栅传感器的温度值;根据对应于各波长动态分区的反射峰,确定所述通道中光纤光栅传感器的位置。

    用于智能井的光纤多点温度与压力测量方法及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187307B

    公开(公告)日:2012-07-25

    申请号:CN200710179593.2

    申请日:2007-12-14

    Inventor: 黄正宇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智能井的光纤多点温度与压力测量方法及其装置,属于智能井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在光缆上分布有多个光纤温度传感器与光纤压力传感器,该传感器分别反射的逆向光转化为光谱数据,再传输到处理器,分别得到所有传感器的反射光谱,将最大反射率对应的波长值,作为相应温度传感器的特征参量;计算出各个压力传感器的空腔腔长,作为对应的传感器的特征参量;再与特征参量标定曲线对比,得到光纤传感器的温度或压力读数。该装置包括宽带光源、模块化光谱仪、数据传输线、数据处理器、第一、第二段光纤、光纤耦合器、光缆及光纤温度与压力二参量传感器组。本发明解决了光纤光栅技术用于压力传感器时存在的压力漂移和温度串扰问题。

    一种光纤光栅单端测温传感器

    公开(公告)号:CN102401700A

    公开(公告)日:2012-04-04

    申请号:CN201010279035.5

    申请日:2010-09-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纤光栅单端测温传感器,属于传感器,包括光纤光栅和与其熔接的光缆内的光纤以及封装所述光纤光栅的封装外壳,在所述光纤光栅与所述光缆内的光纤熔接的熔接点涂覆有熔接点涂覆层,熔接点涂覆层厚度与光纤涂覆层厚度相同,封装外壳包括开口容器和与其连接的盖板,开口容器的开口端部分为凝固区域和快速连接区域,盖板通过快干胶连接快速连接区域,通过固定胶或导热胶连接凝固区域,而且光缆的光纤另一端还连接光纤连接器,光纤连接器与封装外壳之间的光缆外设有硅胶护套管,提高了光纤光栅传感器的可靠性,能够实现光信号长距离无焊点传输,也便于传感器的安装与拆卸。

    膜片式光纤智能井压力与温度传感器

    公开(公告)号:CN101178007A

    公开(公告)日:2008-05-14

    申请号:CN200710178931.0

    申请日:2007-12-07

    Inventor: 黄正宇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膜片式光纤智能井压力与温度传感器,属于智能井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宽带光源、模块化光谱仪、数据传输线、数据处理器、第一段光纤、第二段光纤、光纤耦合器、光缆及一个或一个以上膜片式光纤温度与压力二参量传感器探头;所述宽带光源通过第二段光纤与光纤耦合器的输入端相连,该光纤耦合器的一个输出端与光缆相连,另一输出端通过第一段光纤与模块化光谱仪的输入端相连,该模块化光谱仪通过数据传输线与数据处理器相连;所述膜片式光纤温度与压力二参量传感器探头在光缆的另一端。本发明具有高温高压稳定性好、耐腐蚀、使用寿命长、测量准确、不打火及使用安全等优点。适合更狭小的下井空间使用,满足油井动态监测的需要。

    井下流体的流量的测量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197586B

    公开(公告)日:2020-10-16

    申请号:CN201610466307.X

    申请日:2016-06-23

    Inventor: 黄正宇 李响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流体测量领域,公开了井下流体的流量的测量方法和装置,方法包括:接收置于井下的复合线缆所测得的温度,所述复合线缆包括光纤和热电阻丝;确定所述测得的温度的变化率,当所述变化率小于变化率阈值时,启动电源设备对所述复合线缆中热电阻丝进行供电,以使所述热电阻丝进行加热;接收所述复合线缆在各个测量点测得的升温温度,并记录对应的加热时间;根据各个测量点的升温温度和对应的加热时间确定预设的温度变化参量的参量值;根据所确定的温度变化参量的参量值在标定曲线图谱中查找到各个测量点对应的流量。本发明能够节约测量所需费用,并且增加了测量的方便性。

    一种两个波长光源与光纤的耦合设计

    公开(公告)号:CN103837942A

    公开(公告)日:2014-06-04

    申请号:CN201210477384.7

    申请日:2012-11-21

    Inventor: 黄正宇 荣宁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两个波长光源与光纤的耦合设计,属于光纤光栅传感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光源1A、1B;光纤3;用于与光纤3连接的插芯2;保护壳4,在保护壳4壳体的一边与插芯2进行连接;膜板8,膜板8设置在保护壳4的内部且与保护壳4的两个对角边相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该结构实现了同时将两个光源耦合入同一束光纤内,使两个光源的耦合效率比进行可调后达到多根光纤的耦合效率基本一致,对信号感知灵敏度较高,安装较为简单,可以用作较长线路等特点。

    一种消除光源损耗影响的强度型光纤传感器光路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3837164A

    公开(公告)日:2014-06-04

    申请号:CN201210475930.3

    申请日:2012-11-21

    Inventor: 黄正宇 荣宁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消除光源损耗影响的强度型光纤传感器光路结构,属于光纤光栅传感技术领域,是由光源、传输光纤1、2、3、4和光电探测器13、14构成,该光路结构还设有传感片5和2个光纤耦合器7,各个部件的连接关系为:在光纤耦合器7的两端分别设有4根传输光纤1、2、3、4,其中一根传输光纤1与光源连接,另一根传输光纤2与传感片连接;另外两根传输光纤3和4分别与两个光电探测器12、13进行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光路结构光纤链路无回路;结构简单,简化了光路结构;消除由于轴对中不准造成的误差;保障光纤损耗的一致性;消除光源由于各种因素产生的光强干扰的同时避免了光源由于老化引入的误差。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