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鲪诱食剂的配制和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273760B

    公开(公告)日:2011-07-20

    申请号:CN200710115941.X

    申请日:2007-12-11

    Abstract: 一种黑鲪诱食剂的配制和使用方法,它的组份及重量百分数是:甜菜碱:35-45;次黄嘌呤核苷酸:25-35;二甲基-β-丙酸噻亭:15-20;甘氨酸:8-15;柠檬酸钠:5-10;将配制诱食剂的各种原料烘干、粉碎,根据用量准确称量,充分混匀,变异系数≤5%,得到诱食剂;本发明所配制的饲料诱食剂,按0.5(重量百分数)的比例应用到黑鲪的配合饲料中,在养殖生产条件下,可促进黑鲪摄食生长,增重率达到82.06%,特定生长率达到1.29%,摄食率达到2.81%;同时所用的原料来源稳定、价格低廉,生产工艺简单,饲料浪费少,减少残饵,有利于保护环境,可进行黑鲪规模化生产养殖。

    改善和恢复大菱鲆白化苗种体色人工配合饲料及配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225189C

    公开(公告)日:2005-11-02

    申请号:CN03138712.8

    申请日:2003-06-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8 Y02P60/877

    Abstract: 一种改善和恢复大菱鲆白化苗种体色人工配合饲料及配制方法,配料是由鱼粉、酵母、面粉、豆粕粉、花生粕、虾糠、海藻粉、KH2PO4、麦麸、多维、矿物质、葡萄糖、鱼油、卵磷脂等配制而成;其配制方法是按照配料种类采购优质原料,对部分原料进行再次粉碎加工,之后,再按配料用量混合制成含水量20~25%的软颗粒饲料。该配方所生产的人工配合饲料,可有效的改善和恢复大菱鲆白化苗种养成的商品鱼体色。经过一个养殖周期,商品鱼体色素覆盖率达到90%以上,其中20%以上可完全恢复到正常体色。使用该配方生产的人工配合饲料,原料易得,且生产方便易操作,可进行大规模生产应用。

    绿鳍马面鲀鱼皮革的无铬鞣制方法及所得鱼皮革

    公开(公告)号:CN116949228B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311153223.7

    申请日:2023-09-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绿鳍马面鲀鱼皮革的无铬鞣制方法及所得鱼皮革,属于水产技术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绿鳍马面鲀鱼皮革的无铬鞣制方法通过将绿鳍马面鲀鲜皮组批、称重,将其放入转鼓中进行浸水、脱脂、浸灰、脱灰、浸酸、中和后,还包括回湿、复鞣的步骤,其中,所述复鞣步骤采用无铬鞣制法进行。本发明提供的绿鳍马面鲀鱼皮革薄而柔软,透气舒适,绿鳍马面鲀鱼皮革经搓软后,柔软度能达到5.7‑6.5mm;肉面柔软而舒适,鳞面有绒状鳞片极具特色,可做攀岩型手套等,且透气防水。而且,本发明提供的绿鳍马面鲀鱼皮革是经无铬工艺鞣制的鱼皮革,不含有害物质,对环境友好,且相关性能如崩破强度较高、收缩温度可经与无铬鞣制的牛皮相媲美。

    一种绿鳍马面鲀安全度夏网箱养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296753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315765.X

    申请日:2023-10-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绿鳍马面鲀安全度夏网箱养殖方法,属于水产网箱养殖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将绿鳍马面鲀的投饵区设置在水面3m以下,将饵料使用网袋包裹吊放到水面3m以下的水层,同时在网箱底部设置充气装置,使气流从下到上的方式进行充气。本发明技术降低了夏季网箱养殖中绿鳍马面鲀的摄食水温,明显提高了绿鳍马面鲀网箱养殖的成活率(提高30%),可使成活率达80%以上,可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效益以及保障绿鳍马面鲀网箱养殖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一种海蜇育苗循环用水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698577A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2210475011.X

    申请日:2022-04-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蜇育苗循环用水方法,步骤包括如下:S1,准备相关设备材料,S2,设备安装放置,S3,循环净化育苗池水:将抽水管和抽水净化头放置于海蜇育苗池底部拐角处,启动循环水泵,经过抽水管直接抽取海蜇育苗池内部水,首先经过隔网初步过滤,通过抽水净化头内部的多个滤网净化处理,再经过出水管泵出从出水喷淋头喷淋,滴落至海蜇育苗池,形成循环用水,补充海蜇育苗池内氧气。该海蜇育苗循环用水方法,便于直接将整套设备放置于海蜇育苗池旁,自动化控制循环抽水泵水,有效的净化海蜇育苗池水质,提高了水质清洁度,使得海蜇育苗池内的死水变为活水,高效的补充了海蜇育苗池内部氧气含量,进而提高了海蜇育苗的成活率。

    一种杜氏枪乌贼苗种培育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749021B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111188726.9

    申请日:2021-10-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杜氏枪乌贼苗种培育方法,属于水产养殖领域。所述的方法为将杜氏枪乌贼受精卵,放入筛盆中孵化,幼体孵出后进入苗种培育池,培育密度为800~1000只/m3;受精卵孵出后1~6d,每天添加新水10cm,水位由40cm提高至1m,自7日龄开始换水,水交换量由40%逐渐增加至200%,微充气;30日龄后长流水培育,换水量增加至300%以上,增大充气量;水温20~26℃,日温差小于1℃,pH 7.8~8.2,盐度28~32,溶氧量6mg/L以上,60~70日龄,胴长2~2.5cm,即可出苗;仔乌贼孵出后的饵料为胚体下包4/5的青石斑鱼卵‑卤虫无节幼体或枝角类‑糠虾或南美白对虾仔虾。本发明方法苗种培育成活率达60%。

    莱氏拟乌贼受精卵长途运输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432666B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1810240692.5

    申请日:2018-03-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莱氏拟乌贼受精卵长途运输方法,属于水产品运输领域。其包括以下步骤:A)孵化;B)第一次消毒;C)装筐和装车;D)充氧运输;E)第二次消毒;F)继续孵化;所述步骤A)孵化满足条件:将受精卵在海水温度为23‑26℃条件下孵化6‑9d,使受精卵发育到囊胚期或原肠期,沿卵鞘基部将卵团从附着基上剪下。本发明选择在囊胚期或原肠期进行运输,此时卵形已固定,受精卵之间的界限明显,运输时不会发生胚胎聚集到卵鞘的一端,或者喷墨及提前孵出等现象,运输对胚胎发育影响较小,有效的提高了运输成活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