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422044A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310515057.4
申请日:2023-05-09
Applicant: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矿渣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锰尾矿渣渗滤液过滤处理装置,包括处理箱体,所述输送箱的顶部连接有吸灰机构,所述输送箱底部的中部连接有滤液过滤网,滤液过滤网的底部设置有顶动机构,处理箱体内侧底部的右侧安装有滤液箱,所述滤液箱的内侧活动连接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板的左侧贯穿滤液箱并延伸至滤液箱外侧的左侧,所述过滤板顶部的左侧连接有联动机构,所述处理箱体内侧底部的左侧安装有收集箱,所述电动马达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转动轴。本发明锰尾矿渣在通过输送箱进行输送的过程中,灰尘机构能够保证锰尾矿渣中的灰尘尽量保持在输送箱内部的上侧,从而防止锰尾矿渣中的矿石灰尘会影响到锰尾矿渣渗滤液的过滤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2028698A
公开(公告)日:2020-12-04
申请号:CN202010878165.4
申请日:2020-08-27
Applicant: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羟基磷灰石基底的纳米级缓释氮肥的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纳米级尿素与高孔隙率的纳米级羟基磷灰石共同投入容器中,向容器中加入蒸馏水,搅拌至纳米级尿素全部溶解,用氨水调节溶液pH至7.6~8.6,再继续搅拌得到前驱液;使用真空抽滤机前驱液进行抽滤、收集产物,所得产物经干燥后得到纳米级缓释氮肥初品;将纳米级缓释氮肥初品置于圆形模具内,经加压、卸压、脱模后得到所述羟基磷灰石基底的纳米级缓释氮肥。本发明采用一步法在高孔隙率的纳米级羟基磷灰石表面和空腔内成功包被上纳米级尿素,实现了氮肥的动力学缓慢释放,保证氮素肥力稳定,有利于植物对肥力的吸收。
-
-
公开(公告)号:CN103937668B
公开(公告)日:2016-02-03
申请号:CN201410140250.5
申请日:2014-04-09
Applicant: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念珠藻属藻类生态模拟培养系统及培养方法,该系统包括培养液回收池(7)、多层培养架(1)、多个光照装置(3)、回收液过滤系统(6)、至少一个喷头(12)。该方法是将带孔培养盘置于多层培养架上,接种用藻种为通过无菌培养获得的直径为1mm~2mm的藻种,接种时将藻种均匀平铺在带孔培养盘中,接种的密度控制在0.5 g/cm2~1g/cm2,接种厚度为1cm-2cm;向培养物上喷淋培养液,控制光照和培养液温度。该方法可节水80%,在葛仙米培养过程中球体不易破裂,培养过程中葛仙米抗杂藻污染能力强,杂藻污染率低,生产的葛仙米的干物质含量可高达8%。
-
公开(公告)号:CN103865793B
公开(公告)日:2015-10-28
申请号:CN201410139757.9
申请日:2014-04-09
Applicant: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念珠藻属藻类浅层培养系统及培养方法,该系统包括培养液回收池(7)、多层培养架(1)、多个光照装置(3)、回收液过滤系统(6)、至少一个滴液口(12)。该方法是将浅层培养盘置于多层培养架上,接种用藻种为通过无菌培养获得的直径为1mm~2mm的藻种,接种时将藻种均匀平铺在浅层培养盘中,接种的密度控制在0.5g/cm2~1g/cm2,接种厚度为1cm-2cm;向培养物上喷淋培养液,控制光照和培养液温度。该系统不需要专门的气泵进行增氧及二氧化碳,该培养方法简化步骤,去掉了通气、清洗、换培养液等过程,可节水60%以上,节约用电50%以上,可有效清除杂藻污染,且葛仙米不易破碎。
-
公开(公告)号:CN117512052B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311624604.9
申请日:2023-11-30
Applicant: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具有防病效果的油茶叶际合成菌群的构建方法和构建的菌群及应用,其包括:(1)采集油茶叶片,分析油茶叶际细菌群落结构,得到细菌群落相对丰度排名;(2)分析油茶叶际细菌群落的互作网络,获得微生物物种中心性排名;(3)从油茶叶际微生物中筛选具有抑菌和产铁载体能力的细菌,结合群落相对丰度以及中心性排名,选择同时具有拮抗及产铁载体能力的油茶叶际细菌构建群落;(4)测定合成菌群的叶面定殖时间以及炭疽病防效,选择最优合成菌群。最优合成菌群的定殖时间、防治效果均明显优于单菌,同时可诱导油茶系统抗性。本发明方法可获得油茶叶际具有长效定殖的合成菌群,并具有防病及诱导抗性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7051144B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211552871.5
申请日:2022-12-06
Applicant: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IPC: C12Q1/6895 , C12Q1/6858 , C12N15/11 , C12R1/6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鉴定果生炭疽菌的非核糖体多肽合成酶dtxS1分子标记、引物、试剂盒及应用。利用与油茶炭疽病密切相关的几种炭疽菌属真菌的全基因组序列信息进行比较基因组分析,获得果生炭疽菌特异的染色体序列和候选基因,并进一步根据候选基因可能的基因功能及是否含有内含子等特征,选定可用于特异性鉴定果生炭疽菌的候选基因作为分子标记,利用该标记对油茶果生炭疽菌进行特异性检测。本发明可用于油茶炭疽病的诊断及预测,同时可用于果生炭疽菌的特异性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9592477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840429.1
申请日:2024-12-13
Applicant: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根际巴塞尔贪铜菌‑10及其在溶磷和促生方面的应用。本发明提供的根际巴塞尔贪铜菌‑10的保藏编号为GDMCC No.65501,该根际巴塞尔贪铜菌‑10可以提高川黄檗幼苗叶中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和总叶绿素含量,增加川黄檗幼苗的株高、地径、总鲜重、根鲜重、茎鲜重、叶鲜重、总根长和粗根数,同时促进根和叶中可溶性糖和有效磷的积累。
-
公开(公告)号:CN115041394B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210666598.2
申请日:2022-06-14
Applicant: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锰尾矿渣绿色治理用初级筛选设备,涉及锰尾矿渣技术领域,包括筛选箱体,所述筛选箱体的顶部连通有进料管,所述筛选箱体内部的上侧安装有筛选组件,所述筛选箱体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导料罐,所述导料罐的内侧安装有导料螺旋叶片,所述导料螺旋叶片的右侧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筛选箱体内侧底部的右侧安装有吸风机构,所述筛选箱体的右侧安装有细灰收集机构。通过细灰收集机构和吸风机构的使用,使得在进行筛选的过程中,锰尾矿渣中的细小颗粒能够通过吸风机构和细灰收集机构进行吸取收集,从而便于在锰尾矿渣筛选的过程中对细小颗粒的收集处理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17512052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624604.9
申请日:2023-11-30
Applicant: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具有防病效果的油茶叶际合成菌群的构建方法和构建的菌群及应用,其包括:(1)采集油茶叶片,分析油茶叶际细菌群落结构,得到细菌群落相对丰度排名;(2)分析油茶叶际细菌群落的互作网络,获得微生物物种中心性排名;(3)从油茶叶际微生物中筛选具有抑菌和产铁载体能力的细菌,结合群落相对丰度以及中心性排名,选择同时具有拮抗及产铁载体能力的油茶叶际细菌构建群落;(4)测定合成菌群的叶面定殖时间以及炭疽病防效,选择最优合成菌群。最优合成菌群的定殖时间、防治效果均明显优于单菌,同时可诱导油茶系统抗性。本发明方法可获得油茶叶际具有长效定殖的合成菌群,并具有防病及诱导抗性的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