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低损耗的超导电机
    2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532345A

    公开(公告)日:2014-01-22

    申请号:CN201310503312.X

    申请日:2013-10-2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低损耗的超导电机,包括机壳、定子和转子,所述转子为无铁芯结构,主要是由极靴、转子支架以及空心转轴构成;在极靴上绕制有励磁绕组,所述励磁绕组为超导线圈;定子是在传统结构的基础上,在每一个定子槽内设置有一根冷却管;所述机壳包括壳体,在壳体的外侧绕制有一层螺旋线管,所述定子齿表面设置有一层防热辐射层;所述螺旋线管、冷却管、汇流管以及空心转轴内通入冷却媒质。本发明提供的超低损耗的超导电机,电机损耗极低,效率可以达到99%以上;气隙内无杜瓦,小气隙成为可能;低漏热;电机功率密度大;制冷成本低。

    一种低温液体管路系统流固耦合试验平台及其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090139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277577.0

    申请日:2024-03-1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温液体管路系统流固耦合试验平台及其试验方法,包括立式低温储罐、卧式低温储罐、感测输配系统;感测输配系统包括第一截止阀、低温泵、并联设置的第一支管道和第二支管道、并联设置的第三支管道、第一盲支管道和第四支管道以及并联设置的第五支管道、第二盲支管道和第六支管道,第一支管道和第二支管道上设置有流量计、调节阀和振动传感器;第三支管道、第四支管道、第五支管道和第六支管道上均依次设置有第二截止阀、振动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第三截止阀;第一盲支管道和第二盲支管道上设置有电动阀、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盲板和振动传感器。本发明可便捷的研究低温液体管路系统运行工况下的流固耦合特性。

    一种太阳能制冷系统
    2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931681B

    公开(公告)日:2020-02-18

    申请号:CN201710243561.8

    申请日:2017-04-14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太阳能制冷系统,包括菲涅尔透镜以及设置在菲涅尔透镜端部的太阳光追踪器;还包括依次串联并形成循环回路的太阳能水蒸汽发生器、泵、冷凝器、节流阀、蒸发器和储液罐,所述太阳能水蒸汽发生器位于菲涅尔透镜的焦点处;其中,所述太阳能水蒸汽发生器为透明玻璃管道,所述透明玻璃管道内流经有水,水面上漂浮有材料,材料由膨胀石墨层和碳泡沫层组成。本发明太阳能制冷系统结构简单,通过凸透镜聚焦原理,并利用碳泡沫和膨胀石墨将水变成水蒸汽从而用于制冷,相比于热源为热水的太阳能吸收式制冷方式,不但简化了系统的结构,而且没有腐蚀发生,同时还具有高的热利用率。

    一种套管式铂电阻温度传感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014513A

    公开(公告)日:2017-08-04

    申请号:CN201710243563.7

    申请日:2017-04-14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套管式铂电阻温度传感装置,从内到外依次为铂电阻温度传感器、包裹在铂电阻温度传感器外的真空脂层、套设在真空脂层外的金属陶瓷层以及套设在金属陶瓷层外的套管组成;其中,铂电阻温度传感器的底部与金属陶瓷层之间设有铜弹簧片;所述套管上端通过法兰封装,铂电阻温度传感器的引线接口从套管上端伸出套管外。本发明套管式铂电阻温度传感装置在测温时能够保证铂电阻温度传感器与套管间的良好接触,避免了套管壁与铂电阻温度传感器外壁是通过空气进行传热,本发明装置套管壁与铂电阻温度传感器外壁是通过真空脂层导热,从而提高了测温效率以及温度测量精度。

    带臭氧去除装置的防PM2.5两用新风空气净化机

    公开(公告)号:CN103982949A

    公开(公告)日:2014-08-13

    申请号:CN201410240340.1

    申请日:2014-05-3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臭氧去除装置的防PM2.5两用新风空气净化机,其特征在于,该空气净化机包括:主机壳(21)和设置在主机壳(21)中的新风通道、排风通道、模式控制器(1)、湿度控制器(16)及设置在新风通道和排风通道交会处的空气热交换器(20),其中,新风通道设置在主机壳(21)上部,排风通道设置在主机壳(21)下部;新风通道中设置有:设置在主机壳(21)外表面的室内新风进气口(3)、新风控制阀(4)、预处理粗过滤组件(5)、颗粒静电除尘器(6)、微颗粒聚合组件(7)、细颗粒静电除尘器(8)等。本发明实现了PM2.5的高效去除。

    一种煤层气的低温高速离心分离脱氧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533368B

    公开(公告)日:2013-09-18

    申请号:CN201210006620.7

    申请日:2012-01-1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低温高速离心分离煤层气的方法,将前级换热器置于密封的真空钢板房中,再将含有甲烷和氧气的煤层气通入换热器并与氮气顺流换热,降温后煤层气进入利用高压氮气消耗自身内能驱动的膨胀机的输出功驱动的离心分离器,高速低温分离煤层气,分离出氧气和主要成分为甲烷的脱氧煤层气,分离后的氧气排入空气中,脱氧煤层气依次经过后级换热器,并与在膨胀机中膨胀降温的氮气换热,第四和第五换热器之间连接节流阀,对氮气进行节流降温,利用降温的氮气将脱氧煤层气冷却至液态储存,出自第五换热器的氮气再次经过各级换热器并进行换热后经氮压缩机、水冷却器和除油器后再次进入换热器预冷来料气,形成循环回路并逆流换热。

    带相位反馈调节的主动活塞式脉冲管制冷机

    公开(公告)号:CN103105018A

    公开(公告)日:2013-05-15

    申请号:CN201310034106.9

    申请日:2013-01-2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相位反馈调节的主动活塞式脉冲管制冷机,包括主动控制系统、压缩活塞、热端散热器、蓄冷器、冷端换热器、冷端层流器、脉冲管、热端层流器和主动活塞;主动控制系统通过压力波传感器采集压缩活塞产生的压力波信号,并依据所述压力波相位生成驱动主动活塞的电压波形,控制主动活塞的运动。本发明以压缩活塞产生的压力波为相位参考点,采用主动控制系统控制主动活塞的运动,能够提高制冷机的效应以及运行工况的切换。本发明主要用于低温冷却、超导冷却、高真空、工业气体产业等装置领域。

    一种高效分离氦气和二氧化碳气体混合物的装置及分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949911A

    公开(公告)日:2013-03-06

    申请号:CN201210471836.0

    申请日:2012-11-2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C10/08 Y02P70/3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效分离氦气和二氧化碳气体混合物的装置及分离方法。该装置包括第一换热器(1)、压缩机(2)、第二换热器(3)、冷凝蒸发器(4)、活性炭吸附器(5)、液氮储罐(6);含有二氧化碳和氦气的混合气体经过第一换热器预冷和压缩机的压缩后,引入第二换热器再冷却,流入冷凝蒸发器,二氧化碳在冷凝蒸发器的冷凝侧被冷却为液体从底部排出,氦气则以气态形式从上部引出,氦气经由活性炭吸附器吸附杂质后得到高纯度的氦气。本装置针对氦气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直接利用液氮储罐供应液氮到冷凝蒸发器分离氦气和二氧化碳,系统简单,维护性高,冷量逐级回收。

    一种自调节方向通风帽
    3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853499A

    公开(公告)日:2013-01-02

    申请号:CN201210268469.4

    申请日:2012-07-3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调节方向通风帽,包括排风管、进风管、轴承座、安装在轴承座上侧的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第二轴承设置在第一轴承内侧并与之同轴,排风管的竖直排风段与第一轴承连接,进风管的竖直进风段位于排风管内并与第二轴承连接,轴承座上设置有连通上下两侧的第一通气孔和第二通气孔,排风管通过第一通气孔与轴承座下侧连通,进风管通过内孔和第二通气孔与轴承座下侧连通。本发明利用自然风、太阳能集热蓄热材料提供的热压来共同驱动室内的进风和排风,以实现双向通风,同时还根据建筑物用途的不同选装全热交换器,利用进风和排风的温度差进行热量的交换从而节省能源,保护环境。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