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927540B
公开(公告)日:2018-02-23
申请号:CN201610281137.8
申请日:2016-05-02
Applicant: 东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涡旋‑旋转式多级变容量压缩机,其特征是,包括低压级涡旋压缩单元、高压级旋转压缩单元、变频电动机、容量卸载通路、气液分离器、级间混合室,低压级涡旋压缩单元和高压级旋转压缩单元与电磁阀和单向阀配合,可构成单级压缩并联运行或双级压缩联合运行两种工作模式,两个压缩单元的容量及其容量比由变频电动机频率和容量卸载机构调节控制。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小于3的压比运行工况可单机单级压缩运行,在大于3的压比运行工况可单机双级压缩运行;压缩机容量及低高压级容量比可调节控制,变工况时响应迅速,适用范围广;压缩机进气直接冷却电机,运行可靠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06595112A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611133141.6
申请日:2016-12-10
Applicant: 东北电力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7/00 , F25B13/00 , F25B27/005 , F25B41/003 , F25B47/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热泵领域,是一种太阳能蓄热型双级压缩空气源热泵系统,包括两台变容量压缩机、两台室外换热器、闪蒸器、电子膨胀阀、蓄热水箱,其特点是,系统具有制冷和制热运行模式,在两种运行模式下具有单独、并联和两级三种压缩运行方式,系统中两个室外换热器并联配置,并设置级间热气体旁通回路和太阳能蓄热装置,与电磁阀、单向阀配合,构成不间断制热的除霜循环。本发明的效果和益处是该系统在制冷、制热和除霜过程中,压缩机容量可调节,太阳能蓄热装置使制冷剂过热,室外换热器并联配置交替除霜,实现了系统在低温气候下平稳地向室内提供热量。该系统在寒冷地区居室内使用,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空间和节能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1156734A
公开(公告)日:2020-05-15
申请号:CN202010040640.0
申请日:2020-01-15
Applicant: 东北电力大学 , 吉林宏日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可变工况运行的全热回收型吸收-压缩式耦合热泵系统合热泵系统,属于余热回收领域,包括双级吸收热泵单元、升温吸收热泵单元、压缩热泵单元、第一烟气换热单元、第二烟气换热单元、第三烟气换热单元和电磁阀组;压缩热泵单元的第二蒸发器与升温吸收热泵单元的第三冷凝器耦合构成升温吸收-压缩耦合热泵模块。根据供暖负荷变化,可通过控制各单元中溶液泵、冷剂泵、压缩机和电磁阀的启闭形成双级吸收热泵单元单独运行、升温吸收-压缩耦合热泵模块单独运行、双级吸收热泵单元和升温吸收-压缩耦合热泵模块联合运行三种运行模式,三种运行模式均能够将烟气从145℃降至40℃以下、采暖热水由45℃升至70℃以上,实现烟气余热梯级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1156732A
公开(公告)日:2020-05-15
申请号:CN202010040636.4
申请日:2020-01-15
Applicant: 东北电力大学 , 吉林宏日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升温型双效吸收-压缩耦合热泵余热回收系统,由双效吸收热泵单元和压缩热泵单元通过管线连接组成。双效吸收热泵单元具有高温蒸发器、低温蒸发器、高温吸收器和低温吸收器;压缩热泵单元的压缩蒸发器设置在双效吸收热泵单元的吸收冷凝器内部,与吸收冷凝器进行耦合,构成升温型双效吸收-压缩耦合模块;供热水通过与双效吸收热泵单元的吸收器和压缩热泵单元的压缩冷凝器进行换热获取高温热水;吸收热泵单元的余热换热器与低温热源水进行换热,回收低温余热的热量。本发明的效果和益处是该系统可利用40℃以上余热,将余热温度降至20℃以下,供热水由45℃升至70℃以上,实现余热深度回收利用和节能减排。
-
公开(公告)号:CN106595112B
公开(公告)日:2019-02-01
申请号:CN201611133141.6
申请日:2016-12-10
Applicant: 东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热泵领域,是一种太阳能蓄热型双级压缩空气源热泵系统,包括两台变容量压缩机、两台室外换热器、闪蒸器、电子膨胀阀、蓄热水箱,其特点是,系统具有制冷和制热运行模式,在两种运行模式下具有单独、并联和两级三种压缩运行方式,系统中两个室外换热器并联配置,并设置级间热气体旁通回路和太阳能蓄热装置,与电磁阀、单向阀配合,构成不间断制热的除霜循环。本发明的效果和益处是该系统在制冷、制热和除霜过程中,压缩机容量可调节,太阳能蓄热装置使制冷剂过热,室外换热器并联配置交替除霜,实现了系统在低温气候下平稳地向室内提供热量。该系统在寒冷地区居室内使用,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空间和节能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1156733B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010040638.3
申请日:2020-01-15
Applicant: 东北电力大学 , 吉林宏日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吉林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生物质烟气余热全热回收型吸收‑压缩耦合热泵系统,属于余热回收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双级吸收热泵单元、升温吸收热泵单元、压缩热泵单元、第一烟气换热单元、第二烟气换热单元和第三烟气换热单元;其中,压缩热泵单元的第二蒸发器与升温吸收热泵单元的第三冷凝器耦合构成升温吸收‑压缩耦合热泵模块;生物质烟气依次经第一、第二和第三烟气换热单元,且第一、第二和第三烟气换热单元分别与双级吸收热泵单元、升温吸收‑压缩耦合热泵模块的第二冷凝器、升温吸收热泵单元连接;该系统可将烟气温度从145℃降至40℃以下,采暖热水由45℃升至70℃以上,实现烟气余热梯级利用,解决烟气“白羽”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156737A
公开(公告)日:2020-05-15
申请号:CN202010041064.1
申请日:2020-01-15
Applicant: 东北电力大学 , 吉林宏日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升温型吸收-压缩耦合热泵余热回收系统,属于余热回收利用技术领域,该系统由吸收热泵单元和压缩热泵单元通过管线连接组成,压缩热泵单元的压缩蒸发器设置在吸收热泵单元的吸收冷凝器内部,与吸收冷凝器进行耦合,构成升温型吸收-压缩耦合模块;供热水通过与吸收热泵单元的吸收器和压缩热泵单元的压缩冷凝器进行换热获取高温热水;吸收热泵单元的余热换热器与低温热源水进行换热,回收低温余热的热量。本发明的效果和益处是该系统可利用40℃以上余热,将余热温度降至20℃以下,供热水由45℃升至70℃以上,实现余热深度利用和节能减排。
-
公开(公告)号:CN109838998A
公开(公告)日:2019-06-04
申请号:CN201910149947.1
申请日:2019-02-28
Applicant: 东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中低风温三层滚筒逐级干燥装置,该干燥装置由干燥滚筒和物料通道两部分构成,所述干燥滚筒由外至内分别设置外层滚筒、中层滚筒和内层滚筒,干燥滚筒左右两侧分别设置第一物料通道、第二物料通道。所述第一物料通道内设置第一环状物料挡板、第二环状通风挡网、第三环状物料挡板;所述第二物料通道中设置第一环状通风挡网、第二环状物料挡板、第三环状通风挡网。本发明特点:适用于中低温干燥过程,所占空间面积小,接触时间长,可充分利用干燥介质的热量提高烘干效率,避免高温干燥所带来的安全隐患,减少干燥废气对环境的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08253615A
公开(公告)日:2018-07-06
申请号:CN201810169493.X
申请日:2018-02-28
Applicant: 东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自身负载可调式磁涡流致热器,包括:壳体、定子、端盖、支撑板、导轨、导槽,流体槽、导体槽、导体棒、短路环、永磁转子、轴、密封罩、流体进口、流体进口管道、流体出口、流体出口管道、转子铁芯、永磁体,其特点是:壳体的两端与端盖连接,端盖与支撑板连接,含有导槽的定子置在壳体内表面的导轨上,在定子径向外表层沿圆周平均设置流体槽,在定子径向内表层沿圆周设置闭口导体槽或者开口导体槽,导体槽内的实芯导体棒在定子轴向两端分别为短路环所短接,定子轴向两端的流体槽与密封罩固连,在密封罩上开有流体进口、流体出口,在定子径向内侧设置的永磁转子置于轴上,轴在端盖上。可作为供暖设备为大型建筑、单体建筑及家庭供暖。
-
公开(公告)号:CN105927540A
公开(公告)日:2016-09-07
申请号:CN201610281137.8
申请日:2016-05-02
Applicant: 东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涡旋‑旋转式多级变容量压缩机,其特征是,包括低压级涡旋压缩单元、高压级旋转压缩单元、变频电动机、容量卸载通路、气液分离器、级间混合室,低压级涡旋压缩单元和高压级旋转压缩单元与电磁阀和单向阀配合,可构成单级压缩并联运行或双级压缩联合运行两种工作模式,两个压缩单元的容量及其容量比由变频电动机频率和容量卸载机构调节控制。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小于3的压比运行工况可单机单级压缩运行,在大于3的压比运行工况可单机双级压缩运行;压缩机容量及低高压级容量比可调节控制,变工况时响应迅速,适用范围广;压缩机进气直接冷却电机,运行可靠性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