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及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

    公开(公告)号:CN115039253A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2180012149.X

    申请日:2021-02-17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抑制负极合剂层的裂纹、剥离且循环特性良好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本发明的一个方案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具备卷绕型的电极体。负极(12)具有:负极集电体(40)和负极合剂层(42),所述负极合剂层(42)形成于负极集电体(40)的两侧面上,并且至少包含负极活性物质和粘合剂。负极合剂层(42)具有:位于负极集电体(40)的内周侧的内侧负极合剂层(42‑2)、和位于外周侧的外侧负极合剂层(42‑1)。而且,外侧负极合剂层(42‑1)中所含的粘合剂的溶胀度高于内侧负极合剂层(42‑2)中所含的粘合剂的溶胀度,外侧负极合剂层包含溶胀度为150~250%的粘合剂。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2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175348A

    公开(公告)日:2022-03-11

    申请号:CN202080052593.X

    申请日:2020-07-20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抑制在充电状态下暴露于高温环境下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电池温度的上升。本发明的一个方案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具备:具有正极、负极和设于上述正极与上述负极之间的具有耐热层和基材层的间隔件的电极体;及非水电解质,上述正极具备包含正极活性物质和用在100℃以上且150℃以下熔融的树脂被覆金属系粒子而成的树脂被覆粒子的正极合剂层,上述金属系粒子包含在4.3V(vs.Li/Li+)以下向上述非水电解质溶出的金属粒子和金属化合物粒子中的至少任一者,上述金属系粒子的平均粒径超过1μm,上述树脂被覆粒子的含量相对于上述正极合剂层的总量为0.5质量%以上且少于10质量%,上述耐热层包含填料和粘结材。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