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377731A
公开(公告)日:2013-10-30
申请号:CN201210127352.4
申请日:2012-04-27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有分离式空气冷却热阱的安全壳。其在安全壳内壁周围固定多根蒸发端热管,这些蒸发端热管分成若干组;每组蒸发端热管的顶部出口连通一路上升连接管的入口,该路上升连接管延伸出安全壳并且出口连通包括多根冷凝端热管的一组冷凝端热管的顶部入口,该组冷凝端热管的底部出口连通一路下降连接管的入口,该路下降连接管延伸进入安全壳并且出口连通一组蒸发端热管的底部入口。本发明为安全壳提供分离式热阱装置,使安全壳具备有最终热阱的功能,对于预应力混凝土安全壳,可以使原本不具备最终热阱的安全壳,具备一定的最终热阱能力;对于有最终热阱能力的钢制安全壳,也可以通过分离式热阱增加冷却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3377726A
公开(公告)日:2013-10-30
申请号:CN201210127036.7
申请日:2012-04-27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3/0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外侧带有分离式空气冷却热阱的安全壳,其在安全壳的外壁周围固定多根蒸发端热管,这些蒸发端热管被分成若干组;每组蒸发端热管的顶部出口连通一路上升连接管的入口,该路上升连接管的出口连通包括多根冷凝端热管的一组冷凝端热管的顶部入口,该组冷凝端热管的底部出口连通一路下降连接管的入口,该路下降连接管的出口连通一组蒸发端热管的底部入口。本发明提出了外侧带有分离式空气冷却热阱的安全壳,其使安全壳具备有最终热阱的功能,对于预应力混凝土安全壳,可以使原本不具备最终热阱的安全壳,具备一定的最终热阱能力;对于有最终热阱能力的钢制安全壳,也可以通过分离式热阱增加冷却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3377724A
公开(公告)日:2013-10-30
申请号:CN201210127015.5
申请日:2012-04-27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核电站事故后I型堆外熔融物滞留装置,包括内墙、固定于内墙内侧的底部开口的蒸汽通道壁、置于蒸汽通道壁之内的压力容器,还包括围于内墙之外的外墙、固定于内墙底部的堆芯熔融物滞留装置、位于堆芯熔融物滞留装置下方的固定于底板之上的堆芯熔融物冷却装置;内墙与外墙之间形成冷却剂下降通道,内墙与堆芯熔融物滞留装置之间设有冷却剂通道;堆芯熔融物滞留装置上表面设有堆芯熔融物滞留凹槽,堆芯熔融物滞留装置下表面为平面;堆芯熔融物滞留装置由无机非金属耐火材料构成。本发明采用堆外的熔融物滞留设计,用不同的材料包容熔融物,用冷却剂环路和堆芯熔融物冷却装置对熔融物进行冷却,提高了核电站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920527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0981797.1
申请日:2024-07-22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核电站制氢调峰系统,包括发电流路、第一分支流路和第二分支流路,发电流路一端连接核电机组,另一端连接电网;第一分支流路一端连接发电流路,第一分支流路上设有电解制氢设备和储氢罐;第二分支流路一端连接发电流路,第二分支流路上设有储能设备;其中,储能设备与电解制氢设备之间设有辅助供电流路,辅助供电流路上设有释能设备,释能设备用于发电并供至电解制氢设备。上述核电站制氢调峰系统,核电机组与储能技术相关联,一方面可以在输出功率波动最小的情况下,实现并网功能灵活调控;另一方面可以将多余的电能以其他形式储存起来,实现能量利用最大化。
-
公开(公告)号:CN116045336B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310089102.4
申请日:2023-01-29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热疏水回收喷雾冷却的核电厂抽汽供热系统,包括核岛系统、常规岛系统和热网首站系统,常规岛系统中设置水‑水换热器和喷雾冷却泵,水‑水换热器利用热网换热器产生的冷凝疏水加热来自凝汽器的凝结水,加热后的凝结水经过低压加热器加热进入除氧器,降温后的冷凝疏水进入凝汽器;喷雾冷却泵将部分降温后的冷凝疏水泵送到凝汽器水室内上部空间内雾化,实现对凝汽器中凝结水的降温;本发明通过设置的水‑水换热器和喷雾冷却泵,降低进入凝汽器的热回水温度后,采用喷雾冷却的方式对凝汽器进行冷却,可以有效控制凝汽器温升,并最大限度回收热回水焓,保证发电出力最大,消除冬季凝汽器过冷现象,提升机组热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6931817B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1710283566.3
申请日:2017-04-26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移动式空气热阱,其包括:第一集装箱和第二集装箱;所述第一个集装箱分为上下两层,下部是水池也是被冷却的循环水流过的通道,重力式热管将水池内热量带入上部,在上部再用喷雾风机进行冷却;所述第二个集装箱在第一个集装箱设计的基础上在下面再增加一层进行鼓泡冷却,在上面流体被热管冷却后溢流到最底层,利用鼓泡式冷却的方法对流体再进一步冷却。本发明提供的移动式空气热阱,具有可靠性、经济性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835702A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310821788.1
申请日:2023-07-05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2F1/06 , C02F1/04 , B01D3/00 , B01D3/06 , C02F10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核电厂海水高温的海水淡化系统及方法,包括核电厂冷水组件、热泵机组和海水淡化组件,所述核电厂冷水组件与热泵机组的蒸发端进行耦合,所述海水淡化组件与热泵机组的冷凝端进行耦合,海水经过热泵机组的蒸发端进行降温后,为核电厂冷水提供冷量;循环水经过热泵机组的冷凝器加热后,进入闪蒸罐,一部分汽化为蒸汽进入低温多效蒸馏组件,为低温多效蒸馏组件提供蒸汽,一部分冷凝为液态水;本发明将热泵技术、闪蒸技术与低温多效蒸馏技术耦合,热泵为核电机组厂用水系统降温的同时,可以产出高温水,高温水通过闪蒸后,形成约70℃低温蒸汽,耦合低温多效蒸馏海水淡化技术,可以实现海水淡化。
-
公开(公告)号:CN116308256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211648415.0
申请日:2022-12-21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时链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6Q10/20 , G06Q10/0631 , G06Q10/0635 , G06F18/2431 , G06F16/2458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供热网故障检测及维护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供热网中各供热管道及供热设备的位置信息和实时运行数据;根据获取的实时运行数据和历史运行数据的对比进行故障分析,评估安全系数等级,根据位置信息、故障分析结果和安全系数等级,匹配最适合的运维人员,并下发预警信息;在完成供热网故障维修后,根据实时运行数据和历史运行数据再次对比,判断故障是否解决,若否,则更新安全系数等级,重新匹配运维人员,直至故障解决。本发明实现了对供热网的实时监测与故障检测,并能够对故障进行及时响应与预警,提高维修效率,避免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16261060A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2211648179.2
申请日:2022-12-21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时链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4Q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通道热量表数据采集器、远程抄表系统及方法,包括有主控模块、时钟模块、存储模块、用于通信连接远程抄表服务器的通讯模块、M‑Bus信号收发模块、M‑Bus通道切换模块和多个用于物理对接支持M‑Bus协议的热量表的M‑Bus接口,其中,主控模块用于通过定时唤醒、醒后主动抄表检查、通道切换抄表、抄后主动上传检查和自动上传数据等流程环节,实现热量表数据的超低功耗采集并转发上传,解决了热量表抄收数据存在供电困难和功耗高的问题,提高热量表数据抄收成功率和热量表数据响应速度,使得远程抄表网络可更加快速及灵活,使采集器支持热量表数量大幅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6045336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310089102.4
申请日:2023-01-29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热疏水回收喷雾冷却的核电厂抽汽供热系统,包括核岛系统、常规岛系统和热网首站系统,常规岛系统中设置水‑水换热器和喷雾冷却泵,水‑水换热器利用热网换热器产生的冷凝疏水加热来自凝汽器的凝结水,加热后的凝结水经过低压加热器加热进入除氧器,降温后的冷凝疏水进入凝汽器;喷雾冷却泵将部分降温后的冷凝疏水泵送到凝汽器水室内上部空间内雾化,实现对凝汽器中凝结水的降温;本发明通过设置的水‑水换热器和喷雾冷却泵,降低进入凝汽器的热回水温度后,采用喷雾冷却的方式对凝汽器进行冷却,可以有效控制凝汽器温升,并最大限度回收热回水焓,保证发电出力最大,消除冬季凝汽器过冷现象,提升机组热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