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122524A
公开(公告)日:2017-09-01
申请号:CN201710202632.X
申请日:2017-03-30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09 , G06F17/5086 , G06F2217/34 , G06F2217/78 , G06T17/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将管道力学分析结果转换成三维模型的方法,先求出所有节点的绝对坐标,然后根据节点类型绘制对应原始模型,再提取应力分析结果,将偏移量加载到原始模型中生成加载应力之后的三维模型。本发明提供的将管道力学分析结果转换成三维模型的方法,可以实现将管道模型通过PipeStress进行应力分析前和分析后的结果重构成.dgn模型。工程设计人员可以将重构的模型与其他物项的模型一起在Microsation或者Navisworks软件中检查受力之后的管道模型对周围物项的影响,使工程设计人员能直观地判断管道偏移或形变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06446468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610997143.3
申请日:2016-11-11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IPC: G06F17/5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09 , G06F2217/3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核电厂可视化电缆辅助设计的系统,其包括几何模型转换解析模块,其经配置以实现对原始设计三维模型的解析,以满足后续功能模块的使用需求,是整个系统三维化图形界面的基础,并形成了独立的三维模型库,实现三维模型库管理功能模块;及属性数据库管理模块和电缆数据库管理模块,其各自经配置以分别实现从多系统来源获取的电缆设计必需的各类属性数据库和电缆信息数据库的维护和管理,是整个系统后台数据组成部分。本发明提供的核电厂可视化电缆辅助设计的系统,能够为电缆设计各个工作环节提供集三维模型和多种数据为一体的辅助设计工具,在项目实践中显著地提高了电缆设计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并降低出错率。
-
公开(公告)号:CN105549551A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510875867.6
申请日:2015-12-02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IPC: G05B19/4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5B19/41845 , G05B2219/31018 , G05B2219/311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三维虚拟电站与运行数据的交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首先接收数据;然后通过中转接口对虚拟电厂和运行数据中的数据进行缓存、管理、协调;S2,首先发送运行数据;然后,虚拟电厂接收运行数据并进行三维可视化,提供用户界面,接收用户指令;S3,首先反馈用户指令;然后,然后通过中转接口对虚拟电厂端通讯模块的数据进行缓存、管理、协调;S4,反馈更改申请。本发明提供的三维虚拟电站与运行数据的交互方法,是国内首创,以计算机软件形式在服务器及工作站硬件系统中实施。该系统采用实时操作系统,以多任务方式实现数据的双向数据传输,并能在三维模型场景中进行核电站运营数据的可视化,用户界面友好。
-
公开(公告)号:CN105354393A
公开(公告)日:2016-02-24
申请号:CN201510875855.3
申请日:2015-12-02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核电厂三维数字地图的实现系统,包括:虚拟现实仿真模块、模型渲染优化模块、路径规划算法实施模块、路径规划分析模块、仿真人物行走控制模块、路径节点设置模块和外部数据存储数据库。本发明提供的核电厂三维数字地图的实现系统及方法,利用核电三维设计模型,结合虚拟现实技术和Dijkstra路径规划算法,参考核岛厂房人员进出各房间的路径以及应急逃生路径布置算法路径节点,根据辐射分区剂量率以及厂房内部加锁、屏蔽门等控制信息设置路径点属性,创建核电厂三维数字地图的系统和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4951630A
公开(公告)日:2015-09-30
申请号:CN201510414963.0
申请日:2015-07-15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PDS三维数据转换为PIPESTRESS建模代码的系统及方法,本发明能够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通过建立一套三维数据模型用于解析和存储PDS三维数据,并基于该三维数据模型实现将PDS三维数据转换为PIPESTRESS建模代码。利用系统的图形展示模块可以方便的呈现转换后的三维图形,使使用人员可以直观的查看系统的转换效果,增强了使用人员与转换接口的交互性。该系统及方法能够帮助生成规范的PIPESTRESS建模代码,减少力学分析人员人工编写PIPESTRESS建模代码的工作量,从而减少人为错误,提高设计质量。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