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布式光伏并网发电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2723732A

    公开(公告)日:2012-10-10

    申请号:CN201210207025.X

    申请日:2012-06-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6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布式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包括n个并网发电单元和n个并网逆变器,n≥2且n为正整数,每个并网发电单元通过与其对应的并网逆变器接入所述交流电网,其中:任一并网发电单元包括m个光伏阵列、m个光伏汇流箱以及一直流配电柜,m≥1且m为正整数;每个光伏阵列通过与其对应的光伏汇流箱连接所述直流配电柜的输入端;所述直流配电柜的输出端连接与其所属并网发电单元对应的并网逆变器。本发明结构简单,易于实现,能按照不同的供电需求情况进行配置,具有很强的拓展性,并且能对电网的电能质量和安全稳定起到积极地作用。

    一种直流升压电路
    2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2713149U

    公开(公告)日:2013-01-30

    申请号:CN201220294544.X

    申请日:2012-06-2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直流升压电路,包括断路器、第一电感、第二电感、第一MOSFET、第二MOSFET、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和电容,其中:第一电感的一端连接断路器并且通过该断路器接收输入电压,另一端分别连接第一二极管的正极和第一MOSFET的漏极;第二电感的一端连接断路器并且通过该断路器接收输入电压,另一端分别连接第二二极管的正极和第二MOSFET的漏极;电容的一端分别连接第一二极管的负极和第二二极管的负极,另一端分别连接第一MOSFET的源极和第二MOSFET的源极。本实用新型具有两套相互独立的升压电路,可以同时工作也可以轮流工作,并且在其中一套损坏的时候整体还能正常工作,延长了电路的使用时间。

    一种蓄电池储能和光伏发电混合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2712956U

    公开(公告)日:2013-01-30

    申请号:CN201220333349.3

    申请日:2012-07-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6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蓄电池储能和光伏发电混合系统,包括光伏阵列、蓄电池组、开关直流升压电路、DC/DC变换器、直流母线、第一电容、三相逆变器和交流母线。其中,开关直流升压电路的两个输入端分别连接光伏阵列的两端;开关直流升压电路的两个输出端分别连接直流母线;DC/DC变换器的两个输入端分别连接蓄电池组的两端;DC/DC变换器的两个输出端分别连接直流母线;三相逆变器的两个输入端分别连接直流母线,其输出端与交流母线连接;第一电容接在三相逆变器的两个输入端之间。本实用新型使发电单位太阳能发电输出功率的稳定性以及转换效率显著提高,对于缓解用电高峰时段电力紧张的情况起到有益的帮助。

    一种分布式光伏并网发电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2712875U

    公开(公告)日:2013-01-30

    申请号:CN201220294027.2

    申请日:2012-06-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6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分布式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包括n个并网发电单元和n个并网逆变器,n≥2且n为正整数,每个并网发电单元通过与其对应的并网逆变器接入所述交流电网,其中:任一并网发电单元包括m个光伏阵列、m个光伏汇流箱以及一直流配电柜,m≥1且m为正整数;每个光伏阵列通过与其对应的光伏汇流箱连接所述直流配电柜的输入端;所述直流配电柜的输出端连接与其所属并网发电单元对应的并网逆变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实现,能按照不同的供电需求情况进行配置,具有很强的拓展性,并且能对电网的电能质量和安全稳定起到积极地作用。

    一种大容量离网型光储发电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2712893U

    公开(公告)日:2013-01-30

    申请号:CN201220293740.5

    申请日:2012-06-2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容量离网型光储发电系统,包括直流母线、若干光伏组件、与各光伏组件一一对应的若干电力电子控制器、若干储能装置以及与所述各负载一一对应的若干逆变器,其中:所述各光伏组件分别通过各自对应的电力电子控制器连接所述直流母线;所述各储能装置分别连接所述直流母线;所述各逆变器分别连接直流母线和各自对应的负载。本实用新型显著增加了系统的备用容量,改善了系统合理的功率分布,从而保证了系统供电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