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252255B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210722271.2
申请日:2022-06-24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疗辅助器械领域。一种集成有经穴按摩的颈部自牵引矫正器,包括充气背心,充气背心的内侧固定有按摩球;还包括用于调整下颌骨后伸牵引角度调整的牵引机构,牵引机构包括驱动手柄、基座以及用于支撑下颌骨的下颌骨承托;基座与充气背心可拆卸连接;下颌骨承托的左右两侧连接有弧形设置的导向板以及传动杆;驱动手柄上连接有向上弧形设置的弧形板,驱动手柄与弧形板的连接处与基座铰接;基座的左右两侧均铰接有驱动手柄,左右两侧的驱动手柄的后端部与传动杆的下端部铰接;弧形板上设有滑块,导向板上开设有滑动连接滑块的弧形导向槽。本发明通过牵引机构,便于实现驱动手柄的操作,实现下颌骨承托的后伸。
-
公开(公告)号:CN116270184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425981.3
申请日:2023-04-20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新型复合式推拿器,包括中筒,所述中筒的内部开设有放置腔,所述中筒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三组等角度分布的容纳柱,所述容纳柱的内部密封安装有伸缩柱,位于上侧所述伸缩柱的另一端弹性连接有适配环,所述适配环的外表面活动套接有外套,所述中筒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连通柱,所述连通柱的外表面转动安装有压筒,所述压筒的内部开设有容纳腔。本发明通过反推密封筒,使传动液部分回流至放置腔和伸缩腔内部,此时,伸缩柱会受到传动液的反作用力并向外侧复位部分,此时,使用者只需把握外套的握持力,就能灵活调整凸块的凸出程度,避免凸块与体表刚性接触施压,提高装置在进行推拿时的舒适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081800A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申请号:CN202110383348.3
申请日:2021-04-09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拇指按摩辅助发力器,包括:虎口套、拇指板、固定带;所述虎口套由硅胶材料制成,其上的虎口槽与拇指根处的虎口及大鱼际肌肉相适配;所述拇指板采用弹性钢板制成,其外还设有有硅胶材料制成的保护套,所述拇指板包括直板、弯曲板,所述直板其一端与所述虎口套相连,另一端与所述弯曲板平滑过渡相连;所述直板其上设有固定带,所述固定带为环形弹力带,所述弯曲板其上亦可设有固定带,所述弯曲板其弧度与拇指指肚相适配,其优点在于,简便实用,体积小,易携带,使用方便,能有效分担指骨的承压,辅助拇指发力的拇指按摩辅助发力器。
-
公开(公告)号:CN107997937A
公开(公告)日:2018-05-08
申请号:CN201711398912.9
申请日:2017-12-22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IPC: A61H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推拿手法模拟系统,所述的推拿手法模拟系统包括力传感器、电动伸缩器、伸缩驱动器、控制器、电脑、A/D转换器、应变放大器;所述力传感器用于采集电动伸缩器的压力信号,并将该压力信号依次经应变放大器和A/D转换器传递给电脑的输入端;所述电动伸缩器的输出端还连接推拿机构。其优点表现在:本发明的一种推拿手法模拟系统,通过计算机加载系统、电控拉压作动加载、压力传感反馈系统等控制加载,实现了模拟推拿手法加载力大小、方向、频率的时时可控,同时保障了推拿手法模拟的标准统一,达到了有效的,定量、定时加载推拿手法干预,为推拿疗法治疗相关疾病的基础动物实验,提供了良好可靠的推拿手法干预器械。
-
公开(公告)号:CN106815482A
公开(公告)日:2017-06-09
申请号:CN201710038801.0
申请日:2017-01-19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IPC: G06F1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9/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字母与数字组合的中医术语编码方法。所述的中医术语编码由英文字母和数字组成,包括8位项目标识符、7位维护机构标识符、2位表标识符、1位校验位。校验位算法为:对每一个特定的字母数字序列,按位加权累加,和mod 37,产生余数;权重系数序列:从最后一位开始,给予每一位字母或数字对应的权重,即2,4,8,16,32,27…,28,19,1;字母值对应序列为:A‑10,B‑11,C‑12…Z‑35;建立余数与字符对照表,若余数为36,给予一个特定的字符表示:Π,通过对照表,产生最后的校验位。本发明可校验出所有的一位错误和相邻两位交换错误;还可进行二次校验,从而使代码错误的发生率大大降低。
-
公开(公告)号:CN104161601B
公开(公告)日:2016-03-30
申请号:CN201410413604.9
申请日:2014-08-21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IPC: A61D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变式方形固定器,所述固定器设有底座、移动挡板、固定筒身、移动筒身;所述的固定筒身和移动筒身位于底座上且二者于中间形成圆弧空腔;所述的移动筒身设有径向滑轨,与底座上的径向滑块配合从而可在底座上径向移动;所述固定筒身一端设有锥形的限位板;所述的移动挡板设有固定插板和阶梯形支撑板;所述的阶梯形支撑板上端设有U形槽,下端设有移动导轨;所述的移动导轨与底座的轴向滑块配合使得移动挡板可在底座上轴向移动;所述固定插板上设有鼠尾槽且嵌合在固定筒身和移动筒身的圆弧空腔内。其优点表现在:固定空间可调,适合固定不同尺寸的大鼠固定;固定大鼠身体可暴露,便于实验研究;结构简单,固定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04069006A
公开(公告)日:2014-10-01
申请号:CN201410319848.0
申请日:2014-07-08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IPC: A61H39/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用家用多功能艾灸治疗仪,所述的艾灸治疗仪由固定装置、调节臂、分散面板、金属软管和艾灸筒组成,所述的固定装置固定在病床边缘或者支架车上,调节臂的一端与固定装置连接,另一端与分散面板连接,调节臂可以上下前后移动,移动完成后能够固定在该位置上,分散面板上分布有内置的螺纹孔供金属软管与其连接,金属软管为常规金属定型软管,一端与分散面板连接,另一端与艾灸筒相连接。其优点表现在:艾灸治疗仪在施灸过程中位置固定保证了安全性,可以自由调节艾条与皮肤之间的距离,适用于多部位或穴位同时施灸,操作简单,使用方便,体积小巧,容易拆卸组装,适合在医疗机构和家中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19770341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510053906.8
申请日:2025-01-14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IPC: A61H39/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调节的实验用假针刺装置,包括针头,针头上端贯穿连接有调节块,调节块侧面设置有滑槽,滑槽内壁滑动连接有滑杆,滑杆贯穿连接有凸轮块,凸轮块抵接有活动环,活动环内壁与针头外壁固定连接,活动环有两个,且活动环之间设置有转动块,在进行角度调节时,可滑动滑杆,使得滑杆上的凸轮块与活动环进行抵接,接着可转动凸轮块,活动环在受到挤压后带动针头进行偏移,同时,针头沿着转动块上的限位槽进行转动可防止在转动过程中针头脱离转动块,在偏移过程中带动限位环以及弹簧进行偏移,实现针头的角度调节,调节结束后转动凸轮块,此时第一弹簧复位带动限位环以及针头复位。
-
公开(公告)号:CN118576208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0619018.3
申请日:2024-05-18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核磁共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卒中后抑郁用的康复检测试验系统。该卒中后抑郁用的康复检测试验系统包括核磁共振组件、移动组件、吊挂组件、吊瓶组件、固定组件与压缩组件,核磁共振组件放置于地面上,移动组件安装于核磁共振组件的一侧,且移动组件与核磁共振组件相连,压缩组件包括固定件与压缩件。核磁共振组件能够检测患者的脑部,移动组件能够将患者移动至核磁共振组件中,吊挂组件能够承接吊瓶组件,并启动压缩组件的压缩件,吊瓶组件用于给患者进行输液,固定组件用于防止吊瓶组件的底部偏移,压缩件与固定件用于加紧吊瓶组件的底部,防止吊瓶组件输液完成后,患者无法动弹,血液发生倒流。
-
公开(公告)号:CN117976200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311321246.4
申请日:2023-10-12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 陕西中科通大生命科学技术有限公司
IPC: G16H50/30 , G16H50/70 , G06F16/901 , G06F18/214 , G06F18/23
Abstract: 本发明属风险预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脑卒中风险的预测方法及系统。所述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抓取脑卒中风险评估知识大数据和历史临床大数据;进行数据预处理;构建脑卒中风险知识图谱;进行数据二次处理;使用深度学习算法,构建脑卒中风险预测模型;对实时临床数据进行数据降维;进行脑卒中风险预测;获取脑卒中预防措施。所述的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大数据抓取模块、数据预处理模块、知识图谱构建模块、数据二次处理模块、脑卒中风险预测模型构建模块、数据降维模块、脑卒中风险等级预测模块以及脑卒中预防措施获取模块。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效率低,准确性差,医疗资源浪费以及数据价值低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