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799117A
公开(公告)日:2017-06-06
申请号:CN201710046793.4
申请日:2013-01-29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Abstract: 除湿装置具有:第一热交换器,其与水分吸附机构相比设置在第一风路的空气流动方向的上游侧,使空气与制冷剂进行热交换;第二热交换器,其与水分吸附机构相比设置在第一风路的空气流动方向的下游侧,使空气与制冷剂进行热交换;第三热交换器,其与第二热交换器相比设置在第一风路的空气流动方向的下游侧,使空气与制冷剂进行热交换;第一节流机构,其设置在第一热交换器与第二热交换器之间,使制冷剂减压;及压缩机,其喷出侧与第三热交换器连接,对制冷剂进行压缩,除湿装置使第一热交换器及第二热交换器选择性地作为冷凝器及蒸发器发挥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05228726A
公开(公告)日:2016-01-06
申请号:CN201380075911.4
申请日:2013-04-24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11/0015 , B01D53/0438 , B01D53/261 , F24F3/14 , F24F3/1411 , F24F3/153 , F24F11/30 , F24F11/65 , F24F2003/144 , F24F2003/1446 , F24F2110/20 , F25D21/02 , F25D21/14 , F28F1/126
Abstract: 本发明的除湿装置串联地配置第1热交换器(4)、干燥剂块(7)以及第2热交换器(6)。而且,在除湿运转中交替地反复进行第1运转模式和第2运转模式,在上述第1运转模式中,使第1热交换器(4)作为冷凝器或者散热器动作,且第2热交换器(6)作为蒸发器动作,在上述第2运转模式中,第1热交换器作为蒸发器动作,且第2热交换器(6)作为冷凝器或者散热器动作。另外,通过使第1热交换器(4)和第2热交换器(6)的各自的多个翅片(201a)的翅片表面彼此的间隔在1.5mm以上、3.0mm以下,提高翅片表面的结露的排水性,降低翅片表面的结露的滞留量,使除湿量增加。
-
公开(公告)号:CN104487778A
公开(公告)日:2015-04-01
申请号:CN201380038901.3
申请日:2013-07-12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IPC: F24F1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11/0034 , F24F11/30 , F24F11/46 , F24F11/56 , F24F11/61 , F24F2120/10 , G05D23/19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调装置以及空调控制方法,空调装置(A)根据在室前环境检测机构的检测结果,使预冷运转或者预热运转的开始时刻以及使用者的在室开始预定时刻的目标温度亦即在室开始时设定温度(Ts)变化。
-
公开(公告)号:CN102245983A
公开(公告)日:2011-11-16
申请号:CN200980150221.4
申请日:2009-12-02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H4/04 , F24D2200/12 , F25B13/00 , F25B47/022 , F25B2313/003 , F25B2313/0234 , F25B2313/0274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100),其制冷剂回路(100c)具有压缩机(1)、四通阀(2)、水热交换器(3)、收容在蓄热水箱(8)内的蓄热传热管(7)、膨胀阀(4)及空气热交换器(5),依次连接它们而形成冷冻循环。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100)的水回路(100w)具有将水供给到水热交换器(3)的水入口配管(11)、热水储箱(13)、连通水热交换器(3)与热水储箱(13)的水出口配管(12),能够经由从水入口配管(11)分支了的蓄热水箱供水管(14)(打开蓄热水箱供水开闭阀(15))向蓄热水箱(8)供水,并且能够经由蓄热水箱排水管(22)(打开蓄热水箱排水开闭阀(23))将蓄热水箱(8)内的水排出。
-
公开(公告)号:CN114930091B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080092511.4
申请日:2020-01-14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IPC: F24F9/00 , F24F11/65 , F24F11/74 , F24F120/10
Abstract: 控制装置(500)控制在空间中相邻配置的多个空气调节机(2)。指定部(501)将多个空气调节机(2)中的、配置在检测到有人存在的空间内的区域的空气调节机(2)指定为第一空气调节机,将配置在第一空气调节机的旁边的空气调节机(2)指定为第二空气调节机。控制部(503)使第一空气调节机实施制冷运转和制热运转中的任一个作为空气调节运转,使第二空气调节机以与第一空气调节机的空气调节运转同等的风量和风向实施送风运转。
-
公开(公告)号:CN115667815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080101142.0
申请日:2020-05-28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IPC: F25B1/00 , F24F5/00 , F24F11/84 , F24F110/12 , F24F140/20
Abstract: 制冷循环装置具备:压缩机,其对制冷剂进行压缩;第一热交换器,其利用室外空气将由压缩机压缩后的制冷剂冷却;减压装置,其使制冷剂的压力下降;第二热交换器,其利用由减压装置减压后的制冷剂将载热体冷却;第三热交换器,其利用室外空气将载热体冷却;第一载热体通路,其将第三热交换器的载热体出口与第二热交换器的载热体入口连接;第一旁通阀,其使载热体从第一载热体通路流入第一负载装置;第二载热体通路,其使从第二热交换器流出的载热体流入第二负载装置;第二旁通阀,其使从第二热交换器流出的载热体流入第一负载装置;返回通路,从第一负载装置返回的载热体和从第二负载装置返回的载热体在该返回通路中通过;以及流路切换阀,其切换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在该第一模式中,载热体从返回通路不通过第三热交换器而流入第一载热体通路,在该第二模式中,载热体从返回通路流入第三热交换器。
-
公开(公告)号:CN115552180A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080100539.8
申请日:2020-05-12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IPC: F24F7/08
Abstract: 加热控制装置(700)具备:估计部(711),其估计存在于成为换气对象的换气对象空间内的空气的潜热负荷;以及加热控制部(712),其根据由估计部(711)估计出的潜热负荷,借助热交换器(26)中的制冷剂的冷凝温度的控制来控制热交换器(26)对外部气体的加热温度,其中,该热交换器(26)对向换气对象空间供给的外部气体进行加热。估计部(711)根据△X来估计潜热负荷,该△X是从由设定作为换气对象空间的室内(500)的目标湿度的温度/湿度设定装置(520)设定的目标绝对湿度(X0)减去由室内湿度传感器(501)检测的室内(500)的绝对湿度(Xi)而得到的值。
-
公开(公告)号:CN115516253A
公开(公告)日:2022-12-23
申请号:CN202080100756.7
申请日:2020-05-22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IPC: F24F11/46 , F24F11/63 , F24F11/64 , F24F120/10
Abstract: 第1耗电量估计部(122)将在第1运转方式下产生的耗电量估计为第1耗电量,在所述第1运转方式下,在不再使用设置有空调机的房间的定时停止空调机的运转,在使用房间的定时,以使房间的温度成为设定温度的方式重新开始空调机的运转。第2耗电量估计部(123)将在第2运转方式下产生的耗电量估计为第2耗电量,在所述第2运转方式下,在不使用房间的期间也继续空调机的运转。判定部(124)比较第1耗电量和第2耗电量,判定在不再使用房间的定时是停止空调机的运转还是继续空调机的运转。
-
公开(公告)号:CN109844413B
公开(公告)日:2021-04-06
申请号:CN201680090079.9
申请日:2016-10-21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Abstract: 在空调系统(101)中,冷却塔(2)对冷却水进行冷却。热源机利用由冷却塔(2)冷却了的冷却水生成冷水。冷却水循环路(A)使冷却水在冷却塔(2)与热源机之间循环。第1热交换器(5)在由热源机生成的冷水与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冷水循环路(B)使冷水在热源机与第1热交换器(5)之间循环。第2热交换器(6)在由冷却塔(2)冷却了的冷却水的一部分与在第1热交换器(5)中跟冷水进行了热交换的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冷却水分支路(A’)将在冷却水循环路(A)中从冷却塔(2)被导向热源机的冷却水的一部分朝第2热交换器(6)引导,将在第2热交换器(6)中跟空气进行了热交换的冷却水的一部分朝冷却水循环路(A)引导。
-
公开(公告)号:CN110462295A
公开(公告)日:2019-11-15
申请号:CN201780089094.6
申请日:2017-04-10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IPC: F24F1/0038 , F24F1/0063 , F24F11/89 , F24F11/74 , F24F12/00 , F24F13/30 , F24F110/10 , F24F110/12 , F24F110/20 , F24F110/22
Abstract: 控制部(40)基于传感器(48a、48b)检测出的温湿度,判别将室外的空气导入室内的室外空气制冷是否有效。当控制部(40)判别为室外空气制冷有效时,打开挡板(47),并且使配置在供气风路(41)中的供气风扇(42)停止。由此,通过排气风路(43)的室内空气(RA)通过旁通风路(46),从而绕过全热交换器(45),作为排出空气(EA)排出到室外。另一方面,由于停止供气风扇(42),所以室外空气(OA)不流过供气风路(41),但是室外空气(OA)从建筑物的开口部流入。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