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478647A
公开(公告)日:2019-03-15
申请号:CN201780042889.1
申请日:2017-07-10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IPC: H01M4/587 , H01M4/36 , H01M4/38 , H01M4/133 , H01M10/0525
Abstract: 公开了用于可再充电锂电池的负极活性物质和包括所述负极活性物质的可再充电锂电池,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包括结晶碳基材料的一次颗粒和作为一次颗粒的组装体的二次颗粒,其中,二次颗粒的平均颗粒直径(D50)相对于一次颗粒的平均颗粒直径(D50)的比(二次颗粒的平均颗粒直径(D50)/一次颗粒的平均颗粒直径(D50))在大约1.5至大约5的范围内,并且一次颗粒的长径比在大约1至大约7的范围内。
-
公开(公告)号:CN113169417B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1980083245.6
申请日:2019-08-09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IPC: H01M50/417 , H01M50/414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锂二次电池的隔板和包括其的锂二次电池。隔板包括多孔基板,和在多孔基板的至少一个表面上的涂层,其中涂层包括包含(甲基)丙烯酸共聚物的粘结剂,该(甲基)丙烯酸共聚物包括源自(甲基)丙烯酰胺的第一结构单元以及包括源自(甲基)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酯的结构单元和源自(甲基)丙烯酰胺基磺酸或其盐的结构单元中的至少一种的第二结构单元;第一无机颗粒;和第二无机颗粒,其中第一无机颗粒具有400nm至600nm的平均颗粒直径,第二无机颗粒的平均颗粒直径小于第一无机颗粒的平均颗粒直径。
-
公开(公告)号:CN116154158A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310359343.6
申请日:2017-07-10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IPC: H01M4/583 , H01M4/587 , H01M10/052
Abstract: 公开了用于可再充电锂电池的负极活性物质和包括所述负极活性物质的可再充电锂电池,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包括结晶碳基材料的一次颗粒和作为一次颗粒的组装体的二次颗粒,其中,二次颗粒的平均颗粒直径(D50)相对于一次颗粒的平均颗粒直径(D50)的比(二次颗粒的平均颗粒直径(D50)/一次颗粒的平均颗粒直径(D50))在大约1.5至大约5的范围内,并且一次颗粒的长径比在大约1至大约7的范围内。
-
公开(公告)号:CN109565075B
公开(公告)日:2022-06-21
申请号:CN201780045914.1
申请日:2017-07-12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6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锂金属电池的电解质和包括该电解质的锂金属电池,该电解质包括:第一无机粒子,其具有约10nm至约100nm的平均尺寸;第二无机粒子,其具有的平均尺寸大于第一无机粒子的平均尺寸;离子导电聚合物;和锂盐,其中第一无机粒子与第二无机粒子的尺寸比为约1:9至约1:20。
-
公开(公告)号:CN109755496B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1811317715.4
申请日:2018-11-07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IPC: H01M4/36 , H01M4/583 , H01M4/62 , H01M4/38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可再充电锂电池的负极活性物质以及包含该负极活性物质的可再充电锂电池,并且该负极活性物质是包括含结晶碳和硅颗粒的硅碳复合材料的用于可再充电锂电池的负极活性物质,其中硅碳复合材料进一步包括碱金属或碱土金属,并且基于硅碳复合材料的含量,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的含量为大于等于约500ppm且小于约5000ppm。
-
公开(公告)号:CN113261153A
公开(公告)日:2021-08-13
申请号:CN201980087928.9
申请日:2019-08-09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IPC: H01M50/446 , H01M50/449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锂二次电池的隔板以及包括该隔板的锂二次电池,该隔板包括多孔基板和位于多孔基板的至少一个表面上的涂层,其中涂层包括耐热粘结剂、具有核‑壳结构的粘合性粘结剂和无机颗粒,该耐热粘结剂包括(甲基)丙烯酸共聚物,该(甲基)丙烯酸共聚物包括衍生自(甲基)丙烯酰胺的第一结构单元、衍生自(甲基)丙烯腈的第二结构单元和衍生自(甲基)丙烯酰胺磺酸、(甲基)丙烯酰胺磺酸盐或其组合的第三结构单元,粘合性粘结剂的平均粒径为0.2μm至1.0μm,且无机颗粒的平均粒径为0.2μm至1.0μm。
-
公开(公告)号:CN113228397A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1980085835.2
申请日:2019-08-09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IPC: H01M50/414 , H01M50/431 , H01M50/443 , H01M50/449 , H01M10/42 , H01M10/052 , C08L33/26 , C08L33/02 , C08L33/08 , C08L33/14 , C08L25/14 , C08K3/0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锂二次电池的隔板和包括其的锂二次电池。隔板包括多孔基板,以及放置在多孔基板的至少一个表面上的涂层,其中涂层包括:包含(甲基)丙烯酸共聚物的耐热粘结剂,(甲基)丙烯酸共聚物具有衍生自(甲基)丙烯酰胺的第一结构单元,以及包括衍生自(甲基)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酯的结构单元和衍生自(甲基)丙烯酰胺基磺酸或其盐的结构单元中的至少一种的第二结构单元;具有核‑壳结构的粘合粘结剂;和无机颗粒,其中粘合粘结剂的平均粒径为0.2μm至1.0μm,并且无机颗粒的平均粒径为0.2μm至1.0μm。
-
公开(公告)号:CN113166518A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1980077457.3
申请日:2019-07-16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IPC: C08L33/26 , C08L33/02 , C08L33/08 , C08L33/20 , C08F220/56 , C08F220/06 , C08F220/18 , C08F220/46 , C08K5/00 , H01M50/449 , H01M50/417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耐热层组合物、由其形成的耐热层和用于锂二次电池的隔板,以及包括其的锂二次电池,其中耐热层组合物包括:丙烯酸共聚物,该丙烯酸共聚物包括源自(甲基)丙烯酰胺的第一结构单元,以及包括源自(甲基)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酯的结构单元的第二结构单元、源自(甲基)丙烯腈的结构单元和源自(甲基)丙烯酰胺基磺酸或其盐的结构单元中的至少一种;交联剂,该交联剂包括醛基、环氧基、酰胺基、酰亚胺基、胺基和硅烷类基团中的至少一种官能团;和溶剂。
-
公开(公告)号:CN101295614A
公开(公告)日:2008-10-29
申请号:CN200810092524.2
申请日:2008-04-18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J11/24 , H01J11/12 , H01J11/22 , H01J2211/2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形成电极的组成物及利用其制造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和电极,该电极组成物包含:金属,按组成物的重量计金属的量约为52%至62%;玻璃绝缘材料,按组成物的重量计玻璃绝缘材料的量约为5%至7%;着色剂,按组成物的重量计着色剂的量约为3%至9%;载体。
-
公开(公告)号:CN113261153B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1980087928.9
申请日:2019-08-09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IPC: H01M50/446 , H01M50/449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锂二次电池的隔板以及包括该隔板的锂二次电池,该隔板包括多孔基板和位于多孔基板的至少一个表面上的涂层,其中涂层包括耐热粘结剂、具有核‑壳结构的粘合性粘结剂和无机颗粒,该耐热粘结剂包括(甲基)丙烯酸共聚物,该(甲基)丙烯酸共聚物包括衍生自(甲基)丙烯酰胺的第一结构单元、衍生自(甲基)丙烯腈的第二结构单元和衍生自(甲基)丙烯酰胺磺酸、(甲基)丙烯酰胺磺酸盐或其组合的第三结构单元,粘合性粘结剂的平均粒径为0.2μm至1.0μm,且无机颗粒的平均粒径为0.2μm至1.0μm。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