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07183276U
公开(公告)日:2018-04-03
申请号:CN201720736562.1
申请日:2017-06-23
Applicant: 株式会社日本显示器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33305 , G02F1/13452 , G02F1/136227 , G02F1/136286 , H01L27/3276 , H01L51/5012 , H01L51/5234 , H01L2251/5338
Abstract: 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显示装置为,具备:第一基板,具有包括排列有像素的显示区域在内的第一区域、与上述第一区域相邻接的第二区域、以及多条布线;以及外部电路,安装于上述第一基板的上述第二区域。上述多条布线与上述外部电路电连接,配置在上述第一区域与上述第二区域,沿着第一方向排列。上述多条布线的至少一部分,在上述第二区域的第一部分,相对于与上述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倾斜。在上述第一部分,上述第一基板弯曲。
-
公开(公告)号:CN207096630U
公开(公告)日:2018-03-13
申请号:CN201720926045.0
申请日:2017-07-27
Applicant: 株式会社日本显示器
IPC: G02F1/1333 , G02F1/13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K1/115 , G02F1/13306 , G02F1/133345 , G02F1/13338 , G02F1/134309 , G02F1/13439 , G02F1/13458 , G02F1/136227 , G02F1/136286 , G02F1/1368 , G02F2201/121 , G02F2201/123 , G02F2201/124 , G06F3/0412 , G06F3/0416 , G06F3/044 , H05K1/144 , H05K2201/1013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显示装置及基板间导通结构,显示装置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以及连接部件。第一基板包括第一基体和第一导电层。第二基板包括第二基体和第二导电层。第二基体具有第一主面和第二主面。在第二基板形成有孔。第一主面与第一导电层相对且与第一导电层分离。设于第二主面的第二导电层包括第一凸条部。连接部件与第一凸条部及第一导电层接触。第一凸条部配置于孔的周围,并将填充有连接部件的孔包围。
-
公开(公告)号:CN207009056U
公开(公告)日:2018-02-13
申请号:CN201720729464.5
申请日:2017-06-21
Applicant: 株式会社日本显示器
Inventor: 胜田忠义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3624 , G02F1/136286 , G02F1/1368 , G02F1/167 , G02F2001/136245 , G09G3/344 , G09G3/3614 , G09G3/3677 , G09G2300/0814 , G09G2300/0823 , G09G2300/0842 , G09G2330/021 , G09G2330/02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实现低耗电驱动的显示装置。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和驱动显示面板的驱动部,该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像素,具有像素电容及像素晶体管;扫描线,与各像素连接并被供给扫描信号;以及影像信号线,与各像素连接并被供给影像信号。所述像素晶体管包括:至少一个NMOS晶体管,连接于影像信号线与像素电容之间;以及至少一个PMOS晶体管,与该NMOS晶体管并联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206920769U
公开(公告)日:2018-01-23
申请号:CN201720543592.0
申请日:2017-05-16
Applicant: 株式会社日本显示器
Inventor: 安达浩一郎
IPC: G02F1/133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33514 , G02F1/133345 , G02F1/133509 , G02F1/133512 , G02F1/133553 , G02F1/13394 , G02F1/134309 , G02F1/13473 , G02F1/1368 , G02F2203/01 , G02F2203/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抑制显示图像的白平衡偏差的显示装置用基板及显示装置。显示装置用基板具备:第一基板、以及与第一基板重叠的至少一层透光性着色层。透光性着色层与显示图像的显示区域的整面重叠。一层透光性着色层的颜色在显示区域的整面均相同。
-
公开(公告)号:CN206584142U
公开(公告)日:2017-10-24
申请号:CN201621462302.1
申请日:2016-12-28
Applicant: 株式会社日本显示器
IPC: G02F1/133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显示装置。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显示装置包括:覆盖面板;显示面板,与覆盖面板相对;粘着层(AD),介于覆盖面板与显示面板之间,用于使显示面板贴附于覆盖面板;背光单元,与显示面板相对设置;以及壳体,容纳显示面板及背光单元。粘着层具有用于固定显示面板的第一区域和位于显示面板的外周缘的外侧的第二区域,壳体的至少一部分经由粘着层的第二区域而固定于覆盖面板。
-
公开(公告)号:CN206363060U
公开(公告)日:2017-07-28
申请号:CN201621271166.8
申请日:2016-11-25
Applicant: 株式会社日本显示器
Inventor: 宫本素明
IPC: G02F1/1362 , G02F1/134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3394 , G02F1/133345 , G02F1/133512 , G02F1/133514 , G02F1/133528 , G02F1/1337 , G02F1/133707 , G02F1/1339 , G02F1/1343 , G02F1/134363 , G02F1/136227 , G02F1/136286 , G02F2201/121 , G02F2201/123
Abstract: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具备:第1基板,其具备扫描线、具备第1中继电极的第1开关元件、具备第2中继电极的第2开关元件、具有与上述第1中继电极对置的第1接触部的第1像素电极、以及具有与上述第2中继电极对置的第2接触部的第2像素电极;与上述第1基板对置的第2基板;保持在上述第1基板与上述第2基板之间的液晶层;以及位于上述第1基板与上述第2基板之间的间隔件。用于将上述第1中继电极和上述第1接触部连接的第1接触孔位于上述扫描线的一侧,用于将上述第2中继电极和上述第2接触部连接的第2接触孔位于上述扫描线的另一侧,上述间隔件位于上述第1接触孔与上述第2接触孔之间。
-
-
公开(公告)号:CN205621412U
公开(公告)日:2016-10-05
申请号:CN201620331258.4
申请日:2016-04-19
Applicant: 株式会社日本显示器
IPC: G09G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3458 , G02F1/1345 , G02F1/13452 , G02F1/136259 , G02F1/136286 , G02F2001/1345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显示装置。能够提高显示装置的可靠性。显示装置具有基板和显示功能层,所述基板具有第1面。另外,第1面具有设置有显示功能层的显示部、输入向显示部供给的信号的输入部(IPC)、和将显示部与输入部(IPC)电连接的引出布线部(LD)。另外,输入部(IPC)具有由多个端子(第1端子)(TMS)排列而成的第1端子组。另外,引出布线部(LD)具有与多个端子(TMS)连接的多条布线(第1引出布线)(WLS)。另外,多条布线(WLS)中形成于排列端部的端部布线(WLS1)具有:沿着与之相邻的布线(WLS)的延伸方向延伸的干线(WLm1)、沿着干线(WLm1)延伸的旁路线(WLb1)、及将干线(WLm1)与旁路线(WLb1)连接的分支部(BR1)及分支部(BR2)。
-
公开(公告)号:CN205537694U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520817991.2
申请日:2015-10-21
Applicant: 株式会社日本显示器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3/044 , G06F2203/04103 , G06F2203/0411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接触式传感器以及具有该接触式传感器的显示装置,该接触式传感器具有:绝缘基板;形成在上述绝缘基板上的透明的检测电极;和形成在上述绝缘基板上且具有狭缝的透明的对准标记。
-
公开(公告)号:CN205450518U
公开(公告)日:2016-08-10
申请号:CN201521101069.X
申请日:2015-12-25
Applicant: 株式会社日本显示器
Inventor: 大沼高裕
IPC: G02F1/1362 , G02F1/133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337 , G02F1/133345 , G02F1/13338 , G02F2001/133388
Abstract: 一种显示装置,具备:安装部,在位于显示图像的显示区域的周边的非显示区域中配置在其一端侧;第1金属层,形成在显示区域与安装部之间,在第1方向上延伸;第2金属层,形成在非显示区域的另一端侧,在第1方向上延伸;层间绝缘膜,覆盖第1及第2金属层,非显示区域中的膜厚比显示区域中的膜厚薄;多个配线部,在显示区域中与第1方向交叉的第2方向上延伸,排列于第1方向;第1端部,隔着层间绝缘膜与第1金属层对置,与第1金属层及多个配线部电连接;第2端部,隔着层间绝缘膜与第2金属层对置,与第2金属层及多个配线部电连接;第1端部及第2端部的至少一方沿着第2方向从接近于显示区域的一侧向显示区域侧相反侧形成有狭缝。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