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由金属硅精炼高纯硅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156024B

    公开(公告)日:2022-10-21

    申请号:CN201910514944.3

    申请日:2019-06-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由金属硅精炼高纯硅的方法,通过本发明特定的三种造渣剂依次处理,能够有效除去金属硅中的Fe、Al等金属杂质以及P、B、C等非金属杂质,精炼金属硅,再结合定向凝固操作,得到纯度高达99.999%以上的高纯硅。本发明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值得推广使用。

    粒度砂回收装置
    2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117460A

    公开(公告)日:2017-09-01

    申请号:CN201710289726.5

    申请日:2017-04-27

    Inventor: 吕军超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5G53/24 B65G2201/04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粒度砂回收装置,包括主机体;主机体顶部通过L形的上支撑架与顶部转动电机连接,所述顶部转动电机底部通过竖直设置的主支撑撑杆与碗形吸料嘴连接,所述碗形吸料嘴底部外边沿均匀设置有四个半圆形开口,所述碗形吸料嘴的侧壁上设置有环形导轨,所述环形导轨上设有沿所述环形导轨滑动的滑块,所述滑块与套设在所述环形导轨外部的密封布条连接;滑块上接有伸入所述碗形吸料嘴内部的橡胶软管,所述橡胶软管的另一端与设置在所述主机体内部对吸气泵连通,所述吸气泵与存料腔体连通;存料腔体的一端设有滤气板,所述滤气板底部设有底部开门。

    一种碳化硅切割刃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357480A

    公开(公告)日:2013-10-23

    申请号:CN201310279211.9

    申请日:2013-07-04

    Inventor: 吕军超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化硅切割刃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制粉步骤,其中,所述制粉步骤包括如下操作:将碳化硅粒度砂送至雷蒙磨粉机的主磨机中进行研磨,得到细粉;利用雷蒙磨粉机的风机产生的气流将所述细粉送至雷蒙磨粉机的分级机中进行分选,得到粒度为4.8-13.5μm的碳化硅粉体。本发明所述碳化硅切割刃料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能够制备得到粒径分布较窄的碳化硅粉体,而且产率较高。本发明还提供了由上述碳化硅切割刃料的制备方法得到的碳化硅切割刃料。

    一种石墨负极材料的烘干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7686485U

    公开(公告)日:2022-10-28

    申请号:CN202221675330.7

    申请日:2022-07-0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石墨负极材料的烘干装置,目的是解决现有石墨负极材料在烘干时易堆积,烘干不均匀,烘干效果差的技术问题。该装置包括:烘干箱;集风罩,设置于烘干箱顶部;进料斗,设置于集风罩一侧,且进料斗贯穿集风罩与烘干箱相连通;传送带,设置于烘干箱内;分散机构,设置于进料斗和传送带之间;加热片,设置于传送带下方;循环风机,位于烘干箱一侧,其一端与集风罩相连通,另一端经干燥剂箱后与烘干箱相连通,干燥剂箱内部设有干燥剂;其中,烘干箱一侧设置有出料口,出料口紧邻传送带的传输末端设置。本实用新型可有效避免石墨颗粒堆积在一起而出现烘干不均匀的现象,且有效提高了烘干效率,保证了烘干质量。

    金属硅冶炼炉尾气回收净化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2017106U

    公开(公告)日:2020-11-27

    申请号:CN201922436302.4

    申请日:2019-12-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金属硅冶炼炉尾气回收净化系统,包括依次设置的余热回收装置、硅微粉收集装置、引风机、有害物质吸附装置以及再处理装置,冶炼尾气进入换热器降温后经过旋风分离器将颗粒较大的硅微粉收集至集尘箱,剩余尾气进入硅微粉收集箱对超细硅微粉进行收集,再依次经过第一活性炭吸附板、碱液喷淋箱和吸附箱对尾气中的有害物质进行清除,处理后的尾气经探测达到排放标准时排出,未达到排放标准时通过再处理装置重回系统中进行二次处理。本系统妥善处理了金属硅冶炼炉尾气中的排放物,既对硅微粒和废气余热进行了有效回收,同时以较低的成本对含硫气体进行吸附,保证了排放至环境中的废气符合环保标准。

    一种金属硅浇铸用的快速冷却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1516041U

    公开(公告)日:2020-09-18

    申请号:CN201922436305.8

    申请日:2019-12-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金属硅浇铸用的快速冷却装置,涉及硅材料加工技术领域。包括底座,冷却箱,进液口和出液口,冷却箱顶部设置有圆形通孔,所述圆形通孔内壁上固定安装有滑轨,滑轨内滑动设置有浇铸下模,所述浇铸下模底部伸入冷却箱内部,浇铸下模顶部位于冷却箱外部,位于所述冷却箱内部的浇铸下模表面圆周上固定安装有支杆,且浇铸下模由驱动电机进行驱动转动,驱动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底座两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杆,支撑杆顶部固定安装有横板,横板顶部中间固定安装有驱动气缸,所述驱动气缸的活塞杆上连接有浇铸上模,所述浇铸上模与所述浇铸下模正对设置。本实用新型具有快速冷却,且冷却均匀的效果,能有效保证金属硅的质量。

    一种金属硅清洗装置
    2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1515355U

    公开(公告)日:2020-09-18

    申请号:CN201922440325.2

    申请日:2019-12-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金属硅清洗装置,涉及硅材料加工技术领域。包括预清洗装置和清洗装置,所述预清洗装置包括预清洗腔,进料口,出料口,所述清洗装置包括清洗腔,在预清洗腔内部两侧间隔均匀相互交错设置有多个向下倾斜设置的下料板,预清洗腔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布水板,布水板内部中空设置,布水板底部间隔均匀连通有多个喷头;所述清洗腔内部间隔均匀设置有隔板,隔板将清洗腔分隔成多个清洗域,清洗域内设置有搅拌装置,清洗域内部转动安装有至少两根水平放置的喷水管,喷水管与水箱连通,喷水管上设置有多个喷水口。本实用新型通过两级清洗结构,使得硅矿石表面的杂质能被完全清除,清洗效果较好,有利于后续的冶炼或加工。

    粒度砂回收装置
    2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6969722U

    公开(公告)日:2018-02-06

    申请号:CN201720457643.8

    申请日:2017-04-27

    Inventor: 吕军超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粒度砂回收装置,包括主机体;主机体顶部通过L形的上支撑架与顶部转动电机连接,所述顶部转动电机底部通过竖直设置的主支撑撑杆与碗形吸料嘴连接,所述碗形吸料嘴底部外边沿均匀设置有四个半圆形开口,所述碗形吸料嘴的侧壁上设置有环形导轨,所述环形导轨上设有沿所述环形导轨滑动的滑块,所述滑块与套设在所述环形导轨外部的密封布条连接;滑块上接有伸入所述碗形吸料嘴内部的橡胶软管,所述橡胶软管的另一端与设置在所述主机体内部对吸气泵连通,所述吸气泵与存料腔体连通;存料腔体的一端设有滤气板,所述滤气板底部设有底部开门。(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新型溢流虹流分级设备

    公开(公告)号:CN205462687U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620246301.7

    申请日:2016-03-26

    Inventor: 吕军超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溢流虹流分级设备,由控制中心、连接线一、连接线二、动力设备以及流量监控装置组成的控制动力结构中,控制中心和流量监控装置用来解决动力设备动力过剩问题,移动轮由固定架、刹车片、橡胶轮以及连接轴组成,方便本实用新型移动,保护结构由透明防护罩一、透明防护罩二、透明防护罩三、透明防护罩四、透明防护罩五以及连动轴组成,解决工作时异物飞溅和落尘受潮问题,还方便维护和修理,清洁结构由两个单元上的喷淋头、管道以及控制阀一组成,方便清洁,该一种新型溢流虹流分级设备可防止异物飞溅,防尘,方便于维护修理,可以移动,清洁方便。

    一种硅碳负极复合材料的搅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7725309U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2221697971.2

    申请日:2022-07-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硅碳负极复合材料的搅拌装置,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搅拌机构,存在难以将碳材料和硅材料充分混合及搅拌时间较长的技术问题。该搅拌装置包括:缸体,其内部为空心区间,设为搅拌部;搅拌轴,一端转动连接在搅拌部的底部,且从搅拌轴的此端为空心状的驱动部,搅拌轴的另一端位于缸体的口部,并与一个驱动系统动力连接,搅拌轴的柱面上设有与驱动部连通通孔;驱动杆,位于驱动部内,且其一端固定连接在搅拌部的底部,另一端与驱动部的顶部转动连接,驱动杆的周向上设有环形的滑道;搅拌杆,一端穿过通孔并与滑道匹配,另一端横置在搅拌部内。该搅拌装置具有可快速将碳材料和硅材料充分混合的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