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974472B
公开(公告)日:2018-09-14
申请号:CN201610321726.4
申请日:2016-05-13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G01V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反射信号的巷道超前探测速度建模方法,该方法通过常规线性观测系统获取X、Z分量地震信号;根据地震波负速度特征,确定i个X、Z分量反射同相轴并选取最大偏移距地震道的X、Z分量反射波组;从反射波组中选取一个负相位的最大值振幅时间t1,并计算t1主偏振方向θ1;在地震记录中,选取t1±1个周期长度的时间窗口;基于选取的时间窗口地震信号,以假设速度Vi进行偏移;对比得出最大偏移能量的V1max;计算L1=V1max×t1,以主偏振方向θ1、V1max及L1,依次构建出i层速度,从而构建最终速度模型。该方法不需要打钻增加横向偏移距,节省人力、时间资源;通过对有效反射波组的提取及时窗范围限定,有效避免了前后异常界面能量团的相互干扰,保证了速度建模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057334A
公开(公告)日:2018-05-22
申请号:CN201710110642.0
申请日:2017-02-28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化学吸收液超声雾化喷淋消除受限空间中的CO的方法,属于超声雾化喷雾的化学吸收方法。将超声雾化装置与化学吸收方法相结合,实现快速有效地降低受限空间CO的浓度的目的。选取常温常压下高效吸收CO的CuCl/MgCl2混合液,应用压缩空气冲击共振腔产生超声波,把混合液雾化成浓密的、直径50μm以下的微细雾滴,雾滴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增加溶液和空气的接触面积,保障化学吸收液的吸收效率。该装置在20min内能将400ppm一氧化碳降至20ppm以下,在120h内维持一氧化碳浓度低于20ppm。该设备应用条件温和,储藏简易,安全无毒,满足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此外,该设备操作简单,成本低廉,轻巧便携,给矿下救生舱、避难硐室、地铁交通等受限空间内的气体净化提供了良好的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05756697B
公开(公告)日:2018-01-02
申请号:CN201610294380.3
申请日:2016-05-05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矿井通风系统动态分阶段安全调节控制方法。根据当前所求得的矿井通风网络风量优化调节方案,采用主要通风机集合与风窗队列交替联合安全调节控制策略,同时利用调风过程中风流监测数据,检验修正通风网络分支风阻值、风窗风阻值和主要通风机特性参数,并结合采掘接替计划,对下一阶段矿井通风系统状态变化和风量优化调节方案进行预测,形成一个完整的调节控制循环,能够在通风系统不出故障的前提下,保证风量过剩的用风点风量单调减少至所需值,相反风量不足用风点风量单调增加至所需值,从而使矿井通风系统调节变得更加安全可靠。本发明既可用于现场人工调节也可用于远程监控,可以有效地提高矿井通风系统调风的安全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927268B
公开(公告)日:2017-12-15
申请号:CN201610251238.0
申请日:2016-04-21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诱导抽采后期钻孔孔内瓦斯燃爆煤层增透的抽采方法,将瓦斯抽采管(7)插入钻孔内;井下负压抽采主管路(1)与三通球阀(5)的管路上设有瓦斯浓度监测装置(2)、一氧化碳监测装置(3)、温度监测装置(4),瓦斯抽采管上有火花发生器(6),当瓦斯浓度监测装置监测到瓦斯抽采管中瓦斯浓度在9%‑10%范围内,火花发生器接通电源使钻孔内瓦斯发生燃爆;对钻孔内气体进行抽采;当监测到抽采气体内一氧化碳浓度超过警戒值或抽采气体温度超过警戒值后,向钻孔内注水防止煤自燃。该方法利用瓦斯抽采钻孔浓度的自然衰减特性多次诱爆,能够增加孔壁周围煤体裂隙发育,持续提高煤层瓦斯透气性,适用于高瓦斯低透气性煤层。
-
公开(公告)号:CN105257335B
公开(公告)日:2017-11-14
申请号:CN201510673960.9
申请日:2015-10-16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E21F7/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地面钻井抽采卸压煤层与采空区瓦斯效果评价及控制方法,步骤一:控制终端基于钻井地质数据直接获取钻井直径、各卸压煤层厚度及其距钻井底部的高度,并通过流量传感器、瓦斯浓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获取监测数据;控制终端中建立地面钻井抽采卸压煤层和采空区瓦斯质量计算模型,能适时求解采空区瓦斯抽采浓度与流量,以及第1~i层卸压煤层的瓦斯抽采流量,进而获得相对应的瓦斯抽采率;步骤二:当采空区瓦斯抽采浓度低于15%时,控制终端逐步调整阀门的阀口开度及抽采泵的转速。该方法能有效的提高地面井瓦斯抽采效率,同时能保障采空区瓦斯抽采的安全性,可显著缩短瓦斯抽采达标时间,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推广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6026778B
公开(公告)日:2017-10-24
申请号:CN201610626875.1
申请日:2016-08-02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142
Abstract: 一种煤田火区热能可持续利用与煤火治理系统及方法,由真空液体容罐、散热器、散热风扇、水平钻孔、耐高温循环泵、温差发电模块、稳压增压模块、蓄电池和逆变器构成。主要操作方法是采用机器开挖手段隔离煤田火区,在独立煤田火区内布置水平钻孔,热载体通过水平钻孔吸收火区热量形成高温热载体,并在耐高温循环泵的作用下进入真空液体容罐,其底部温差发电模块利用自身顶底两端温差进行发电。本系统可循环持续利用热载体提取煤田火区热量,经过温差发电将热能转化为电能,减少了资源浪费,同时隔离煤田火区防止了火源扩散,达到了废弃能源回收利用和煤火治理的双重效果,具有广泛的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525939B
公开(公告)日:2017-10-10
申请号:CN201610038719.3
申请日:2016-01-20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巷道掘进工作面干式过滤除尘系统,抽出式风机(5)、干式过滤除尘器(4)均固定安装在支架(7)上,支架(7)嵌套在皮带输送机(10)上方并安装在移动架(8)上面;抽出式风机(5)依次连接干式过滤除尘器(4)、负压风筒(3)、吸尘罩(2);负压风筒(3)通过单轨吊(9)悬挂于巷道(1)的顶部;吸尘罩(2)环绕式支撑在切割头(14)后端的摇臂(13)上。该除尘系统除尘效率高,不占用单独移动动力,可与掘进工序相协调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7152400A
公开(公告)日:2017-09-12
申请号:CN201710554532.3
申请日:2017-07-10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C19/00 , B01F1/0011 , B01F7/16 , E21F7/00 , F04C2210/12 , F04C221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瓦斯抽放泵运行效率的闭式循环系统,气动隔膜泵进液口与高分子减阻溶液罐的出液口相连,气动隔膜泵出液管通入循环水池内。高分子减阻溶液罐内部设有气动搅拌器,顶部设有加料漏斗。潜水泵出液口通过三通分别与高分子减阻溶液罐进液口和瓦斯抽放泵进液口连接,瓦斯抽放泵排液管接入循环水池。利用气动搅拌器和气动隔膜泵高速运转,使高分子减阻溶液混合均匀后被送入循环水池内,同时潜水泵出液管向高分子减阻溶液罐供水,通过加料漏斗添加高分子减阻剂,实现减阻溶液的连续配液、即配即用。瓦斯抽放泵以高分子减阻溶液作为工作介质,可大幅提升瓦斯抽放泵运行效率。该系统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实现了减阻溶液供应的闭式循环。
-
公开(公告)号:CN105536418B
公开(公告)日:2017-06-16
申请号:CN201610107241.5
申请日:2016-02-26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煤层气集输管道粉尘净化装置,包括滤筒(1)、旋风筒(2)、气包(5)、喷吹管(6)、脉冲阀(7)、气泵(8)和隔离筒(10);旋风筒的顶部为圆筒形,中上部为圆台形,中下部为漏斗形,底部连通灰斗(13);旋风筒的顶部侧壁上设置有出气口(4),中上部侧壁上设置进气口(3);滤筒固定在旋风筒中上部的顶端,滤筒内径与旋风筒的顶端口直径一致;滤筒外套有隔离筒,隔离筒的侧壁上设置有螺旋状导流板(11);喷吹管的一端设置有气包,中端设置有脉冲阀和与脉冲阀相并联的气泵,喷吹管的管口端穿过旋风筒的顶部侧壁,喷吹管的管口端设有喷嘴(9)。本发明的运行阻力低,除尘效率高,清灰周期长,在脉冲清灰过程中不引入外界气体。
-
公开(公告)号:CN106787951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218039.6
申请日:2016-12-26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N11/002 , F28D15/02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新型热管煤田火区热能提取发电系统,包括煤田火区(1),其特征在于:包括钻孔(2)、重力导热热管(3)、温差发电片组(4)、热管冷却器(5),所述的重力导热热管(3)由吸热段(3‑1)、隔热段(3‑2)、冷凝段(3‑3)三部分构成,所述的多个温差发电片(4)构成温差发电模块,所述热管冷却器(5)由导热铜块(5‑1)、散热热管(5‑2)两部分构成。本系统结构简单实用,便于移动与维护,体积小制作成本低,可适应复杂的煤田火区条件;热能提取速率快、发电量大,本系统减少了热能浪费,减轻了煤火对环境的破坏,同时较好的解决了火区工人施工、生活及偏远地区居民用电的难题,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和开发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