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可吸收医用人体腔道内支架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908216A

    公开(公告)日:2013-02-06

    申请号:CN201210424030.6

    申请日:2012-10-3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可吸收医用人体腔道内支架及其制备方法,采用单根或多根可降解镁合金长丝材经交叉编织和表面涂层处理而成,具有很好的柔顺性,将支架对血管、食道等内壁的刺激、损伤降到最低;可在手术愈合后能被人体降解吸收,避免了不可降解支架在体内长期存在导致的内皮增生再狭窄问题;表面可降解陶瓷涂层与高分子薄膜双保护层能有效改善镁合金丝材的耐腐蚀性能,控制镁合金丝材的降解速度,所携带药物能通过缓释形成长期治疗作用,所携带显影剂很好的解决了轻金属镁合金的X射线显影困难问题,可用于扩张和支撑狭窄的血管、食管、胆管、肠道或尿道等人体内管腔道,属于医疗器械制造的技术领域。

    可降解合成聚合物球形多孔颗粒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401954B

    公开(公告)日:2013-01-02

    申请号:CN200810235071.4

    申请日:2008-11-0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降解合成聚合物球形多孔颗粒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设备。制备步骤为:第一步,配制可降解聚合物的二氧六环溶液;第二步,将溶液从加料口加入储料罐,压力为0.08~0.5MPa,溶液从管径为φ0.5~3mm的导液管以10~60滴/min的速度均匀流出。从导液管流出的可降解聚合物的二氧六环溶液在管口处长大到约φ0.8~4mm的近球形颗粒后滴落,而后滴入保温容器内的温度为-(10~20)℃的冷凝液中冷凝,形成球形度好、粒径均一的可降解聚合物的二氧六环球形多孔颗粒材料。第三步,分离、冷冻干燥,得到可降解合成聚合物球形多孔颗粒材料。这种球形颗粒材料具有均一的粒径分布,内部含有大量的互通微孔,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可在组织修复和药物缓释中得到应用。

    具有微纳米分级拓扑表面结构的人工牙根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743789A

    公开(公告)日:2012-10-24

    申请号:CN201210244907.3

    申请日:2012-07-1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具有微纳米分级拓扑表面结构的人工牙根及其制备方法,该人工牙根由纯钛或钛合金基体、微弧氧化方法制备的多孔二氧化钛表面层及其表面孔壁上沉积生长的氧化锌纳米棒或纳米锥复合而成,即首先在人工牙根钛基体表面通过调节微弧氧化参数获得孔径可调控的多孔二氧化钛生物活性表面层,进一步通过调节电沉积参数,在二氧化钛生物活性表面层上沉积制备氧化锌纳米棒/锥,形成具有微纳米分级拓扑表面结构的人工牙根。该人工牙根可利用表面丰富的二氧化钛微米孔结构及其孔壁上沉积生长的氧化锌纳米拓扑结构,增强表面成骨细胞的粘附、生长、增殖等生物学效应,实现元素锌的缓释,大大提高了植入初期表面的抑菌能力、生物活性、生物相容性、细胞调控能力。

    载银抗菌型的人工关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66839B

    公开(公告)日:2012-10-24

    申请号:CN200910264761.7

    申请日:2009-12-3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载银抗菌型的人工关节及其制备方法,这种人工关节由纯钛或钛合金人工关节基体以及负载有微量元素银和骨形态发生蛋白(BMP)的微孔钛酸钠生物活性层组成。所述及的具有微孔结构的钛酸钠层生物活性层与金属基体表面结合,由钛或者钛合金基体表面与氢氧化钠溶液水热反应生成的钛酸钠微孔结构相互交替堆叠而成,银元素与钠进行阳离子交换掺入涂层,BMP通过离心力与毛细管作用复合于微孔结构中。制备的方法为:首先选用纯钛或钛合金加工好人工关节;然后采用碱液水热合成技术在钛人工关节表面获得具有微孔结构的钛酸钠层;再通过溶液浸渍离子交换在微孔钛酸钠层内掺入微量元素银;最后采用离心负载技术在掺银的微孔钛酸钠层内负载骨形态发生蛋白。

    铝合金制品表面耐磨增韧型复合陶瓷层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605402A

    公开(公告)日:2012-07-25

    申请号:CN201210084381.7

    申请日:2012-03-2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铝合金制品表面耐磨增韧型复合陶瓷层的制备方法,该耐磨增韧型复合陶瓷层是在工业用铝制品表面采用微弧氧化技术和冷封孔方法制备,首先,通过微弧氧化处理在铝合金表面形成以氧化铝为基体、以弥散分布的纳米碳化硅颗粒和纳米氧化锆颗粒为增强相的复合陶瓷膜层;然后,对该复合陶瓷膜层在微弧氧化过程中形成的微孔进行冷封孔处理,在微孔内生成氢氧化镍和氢氧化铝填充相,以致密化复合陶瓷膜层。该复合膜层可以显著的提高材料的耐磨性能、耐蚀性能和强韧性,进而达到工业使用的目的,同时该复合膜层可以扩大材料的工业应用范围。

    生物可吸收医用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397589A

    公开(公告)日:2012-04-04

    申请号:CN201110360930.4

    申请日:2011-11-1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生物可吸收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是以可吸收高分子材料为基体,并在该基体中通过经微弧氧化后的镁合金丝材或纤维形成定向分散排列或在基体中镁合金丝材或纤维编织构成二维网格状或三维管网格状以增强可吸收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将聚乳酸等可降解聚合物基体与镁合金丝材或纤维增强相混合,并在压力下模压或挤压成棒材和板材,并通过后续机加工获得各种可降解生物医用复合材料。该方法具有工艺条件温和、操作简单的特点,其产品机械性能优良、生物相容性好、产品降解安全稳定可控,适合于各种形状的骨科内固定制品,避免了现有骨科产品需要二次手术或提前失效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磷酸盐定向排列孔结构多孔陶瓷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423379B

    公开(公告)日:2011-07-06

    申请号:CN200810234359.X

    申请日:2008-11-1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磷酸盐定向排列孔结构多孔陶瓷的制备方法,由水性陶瓷浆料经定向凝固、冷冻干燥处理后,高温烧结得到,所述的水性陶瓷浆料由壳聚糖、陶瓷骨料、磷酸和稀醋酸组成;水性陶瓷浆料中,陶瓷骨料的质量百分比为30~50%,组成为氢氧化铝6~10%,三氧化二铝78~86%,耐火粘土8~12%;壳聚糖占陶瓷骨料总量的质量百分比为3~15%,磷酸占陶瓷骨料总量的质量百分比为8~18%。本发明方法采用定向凝固和冷冻干燥技术对陶瓷浆料进行处理,在陶瓷中形成定向排列孔结构,从而制备出各向异性的定向排列孔结构多孔陶瓷。

    一种球形成型活性炭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531364B

    公开(公告)日:2011-06-22

    申请号:CN200910031228.6

    申请日:2009-04-2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球形成型活性炭及其制备方法,该成型活性炭是由无机粘结剂硅溶胶和均为粉末状的活性炭、凹凸棒土、膨润土组成,上述粉状材料按质量百分比的组成为:活性炭30~80%、膨润土10~60%、凹凸棒土10~60%,无机粘结剂硅溶胶占粉状材料总质量的4~15%,所述硅溶胶中二氧化硅的质量浓度为15%~50%。球形成型活性炭采用无机粘结剂制备,其抗压强度高,耐压、耐磨损性好,可防止活性炭碎屑、粉末的掉落;无机粘结剂固化后不再具有水溶性,遇水后不会发生软化,仍能保持较高的强度;该活性炭外表为球形,表面光滑,耐磨性好,填充密度高,颗粒分布和孔隙均匀,流体流动阻力小,有利于对其流体等参数的控制。

    镍钛管状骨内固定器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91440A

    公开(公告)日:2010-08-04

    申请号:CN201010119958.4

    申请日:2010-03-0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表面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Ti/ZrTi(C,N)梯度涂层的镍钛记忆合金管状骨内固定器及其制备方法,其金属基体表面有一层生物相容性良好的Ti/ZrTi(C,N)梯度涂层,该Ti/ZrTi(C,N)梯度涂层具有双层结构,由与镍钛管状骨内固定器表面接触的Ti过渡层和ZrTi(C,N)表面层组成,Ti过渡层厚度为0.1-0.5μm;ZrTi(C,N)表面层厚度为1.0-5.0μm。制备方法为:1)首先用镍钛记忆合金加工好管状骨内固定器;2)将镍钛记忆合金管状骨内固定器进行表面预处理,然后通过两步磁控溅射处理,在管状骨内固定器表面获得由Ti过渡层和ZrTi(C,N)表面层依次组成的Ti/ZrTi(C,N)梯度涂层。

    能缓释稀土元素铈的生物活性人工牙根

    公开(公告)号:CN101791267A

    公开(公告)日:2010-08-04

    申请号:CN201010017104.5

    申请日:2010-01-0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能缓释稀土元素铈的生物活性人工牙根,这种人工牙根由纯钛或钛合金人工牙根基体以及负载有稀土元素铈和骨形态发生蛋白(BMP)的微孔钛酸钠生物活性层组成。所述及的具有微孔结构的钛酸钠层生物活性层与金属基体表面结合,由钛或者钛合金基体表面与氢氧化钠溶液水热反应生成的钛酸钠微孔结构相互交替堆叠而成,铈与钠进行阳离子交换掺入涂层,BMP通过离心力与毛细管作用复合于微孔结构中。制备的方法为:首先选用纯钛或钛合金加工好人工牙根;然后采用碱液水热合成技术在人工牙根表面获得具有微孔结构的钛酸钠层;再通过溶液浸渍离子交换在微孔钛酸钠层内掺入稀土元素铈;最后采用离心负载技术在掺铈的微孔钛酸钠层内负载骨形态发生蛋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