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性薄板
    23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010319B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1610194278.6

    申请日:2016-03-30

    Abstract: 【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粘合薄片,其特征在于,对各种被粘合物具有很高的粘合力,具有优良的耐发泡性和高低顺从性。【解决方法】本发明的粘合薄片,其特征在于,(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是由单体构成聚合物,包括脂环构造单体,氮原子构造单体,粘合剂组成物包含活性能量射线硬化物等成分。所述的单体构成上述(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的推荐量为,上述脂环构造单体占总质量3%‑20%,上述氮原子单体占总质量1%‑20%。

    粘着片
    23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033795B

    公开(公告)日:2021-02-23

    申请号:CN201610875824.2

    申请日:2016-09-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发挥优异的防眩性的同时抑制产生眩光及退色的粘着片。本发明的粘着片(1)具备基材(11)、设置于基材(11)的一个面侧的防眩性层(12)、及设置于基材(11)的另一面侧的粘着剂层(13),其中防眩性层(12)含有第一微粒(121),防眩性层(12)在防眩性层(12)中的与基材(11)相反一侧的面具有凹凸结构,粘着剂层(13)含有第二微粒(131),粘着片(1)的雾度值为35%以上且95%以下。

    粘着性组合物、粘着剂、粘着片及显示体

    公开(公告)号:CN107227132B

    公开(公告)日:2020-11-10

    申请号:CN201710144266.7

    申请日:2017-03-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金属布线的电阻值变化同时、具有优异的无色透明性及抗起泡性的粘着性组合物、粘着剂、粘着片及显示体。所述粘着性组合物含有(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A)、具有下述结构式(1)表示的骨架的化合物(B)、及具有下述结构式(2)表示的骨架的化合物(C),式(2)中,R1及R2各自独立地为任选具有取代基或杂原子的碳原子数为1~20的烷基、任选具有取代基或杂原子的碳原子数为6~14的芳基、或氢原子,此外,R3为氢原子、碳原子数为1~4的烷基、碳原子数为1~4的烷氧基、或卤素原子。

    粘着性组合物、粘着片及显示体

    公开(公告)号:CN106318281B

    公开(公告)日:2020-10-09

    申请号:CN201610472169.6

    申请日:2016-06-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地防止并抑制迁移的粘着性组合物、粘着片及显示体。该粘着性组合物形成用于将第一显示体构成构件与第二显示体构成构件进行贴合的粘着剂,所述第一显示体构成构件至少在贴合侧的面上具有段差,其中,第一显示体构成构件及/或第二显示体构成构件至少在贴合侧的面上具有电极,粘着性组合物含有(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A)、具有巯基的硅烷偶合剂(B)、及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成分(C)。

    粘着性组合物、粘着剂、粘着片以及显示体

    公开(公告)号:CN107033814B

    公开(公告)日:2020-08-14

    申请号:CN201610954873.5

    申请日:2016-10-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维持作为显示体用粘着剂的性能且再加工性优异的粘着性组合物、粘着剂、粘着片以及显示体。一种粘着性组合物,其用于形成贴合一显示体构成构件与另一显示体构成构件的粘着剂层,其含有(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A)、交联剂(B)及化合物(C),(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A)含有分子内具有与交联剂(B)发生反应的反应性基的含反应性基单体作为构成该聚合物的单体单元,且重均分子量为40万以上且130万以下,化合物(C)具有环氧烷部位,且不具有或具有一个与交联剂(B)发生反应的反应性基。

    背光源贴附用粘着片、背光源单元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378400A

    公开(公告)日:2020-07-07

    申请号:CN201911274913.1

    申请日:2019-12-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背光源贴附用粘着片,其能够以无空隙地密封发光体的方式,贴附于在基板上设有多个所述发光体的背光源上。所述背光源贴附用粘着片(1)中,粘着剂层(11)由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粘着剂构成,该粘着剂的凝胶分率为10~80%,上述粘着剂层(11)在50℃下的储能模量为0.001~0.15MPa,上述粘着剂层(11)的厚度为170μm以上,以400g的力、将半球状的压针按压在层叠于上述粘着剂层(11)的PET膜面上10秒,形成压入部,然后,通过活性能量射线照射使该粘着剂层(11)固化,制成固化后粘着剂层(11’),将结束活性能量射线照射3分钟后测定的压入部的深度设为D3(μm)、结束活性能量射线照射24小时后测定的压入部的深度设为D24(μm),此时通过以下的式(1)计算的压入恢复率为80%以下。压入恢复率(%)={(D3-D24)/D3}×100···(1)。

    双面粘着片
    24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133084B

    公开(公告)日:2020-03-06

    申请号:CN201480077665.0

    申请日:2014-03-31

    Abstract: 本发明的双面粘着片(1),其用于第一硬质体(4)与第二硬质体(5)之间的粘接,其中,双面粘着片(1)具备:第一粘着面(11S),其粘接于第一硬质体(4);及第二粘着面(12S),其粘接于第二硬质体(5),当将第一粘着面(11S)相对于第一硬质体(4)的粘着力设为F1,并将第二粘着面(12S)相对于第二硬质体(5)的粘着力设为F2时,F1相对于F2之比即F1/F2为0.0001~0.1。这种双面粘着片(1)的再加工性优异,当剥离使用该双面粘着片(1)贴合的第一硬质体(4)和第二硬质体(5)时,能够至少使第一硬质体(4)可再利用地进行剥离。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