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861632A
公开(公告)日:2017-06-20
申请号:CN201710127524.0
申请日:2017-03-06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B01J20/22 , B01J20/28 , B01J20/30 , C02F1/28 , C02F101/30 , C02F103/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性纳米吸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所述改性纳米吸附材料包括载体和修饰在所述载体表面的修饰剂;所述载体包括ZnFe2O4纳米材料;所述修饰剂包括十二烷基磺酸钠。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所述ZnFe2O4纳米材料加入十二烷基磺酸钠的水溶液中,混合反应,水洗,取出沉淀,所述沉淀即为所述改性纳米吸附材料。本发明改性纳米吸附材料吸附染料的性能提高;其制备方法简单、易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104659379B
公开(公告)日:2017-05-17
申请号:CN201510080569.8
申请日:2015-02-13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一种纳米铁锰复合氧化物负载的气体扩散电极,在电极的气体扩散层上增加催化层构成了催化气体扩散电极,所述催化层由聚四氟乙烯和负载纳米尺度的铁氧化物和锰氧化物的基底材料构成,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纳米铁锰复合氧化物负载的气体扩散电极的制备方法,该纳米铁锰复合氧化物负载的气体扩散电极可应用于劣质水处理中,本发明通过共沉淀法制备负载在活性炭粉末上的纳米尺度的铁锰复合氧化物,并最终制备出纳米铁锰复合氧化物负载的催化气体扩散电极,通过负载纳米铁锰复合氧化物提高了电极在催化反应中的催化效率,其可在中性介质条件下适用,拓宽了电极的适用范围,提高了催化气体扩散电极的催化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5738711A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610096689.1
申请日:2016-02-22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郑州大学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R29/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29/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间电荷测量用高压电极装置,所述高压电极装置包括:接地金属屏蔽罩、高压金属电极、高压直流绝缘套管、高压直流导电杆、高压脉冲绝缘套管、高压脉冲导电杆和内部电路,其中,接地金属屏蔽罩内设有隔板,隔板在接地金属屏蔽罩内限定出空气绝缘层和充有绝缘树脂的树脂绝缘层;高压直流导电杆设在高压直流绝缘套管内并穿过接地金属屏蔽罩的顶壁和隔板伸入到树脂绝缘层内与高压金属电极连接;高压脉冲导电杆设在高压脉冲绝缘套管内并穿过接地金属屏蔽罩伸入到空气绝缘层内;内部电路分别与高压脉冲导电杆和高压金属电极相连。根据本发明的空间电荷测量用高压电极装置,可以实现绝缘树脂的快捷更换,降低制作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4935462A
公开(公告)日:2015-09-23
申请号:CN201510295684.7
申请日:2015-06-02
Applicant: 清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L67/18 , H04L41/0806 , H04L41/12 , H04L61/2007 , H04L61/609 , H04L67/04 , H04L41/0823 , H04L41/0826 , H04L61/25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端服务器部署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待部署端服务器的目标用户的IP地址;将所述目标用户的IP地址分别映射到几何空间中;参考所述目标用户在所述几何空间中的用户坐标,对所述目标用户进行聚类,以得到若干个用户群;依据各个用户群中的用户坐标,确定所述各个用户群对应的各个端服务器位置。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部署端服务器可以同时考虑成本最低以及用户成本最低,从而得到最合适的端服务器部署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02641722B
公开(公告)日:2013-10-16
申请号:CN201210122816.2
申请日:2012-04-24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B01J20/20
Abstract: 一种电化学强化碳纤维负载纳米铁锰吸附除砷材料及方法,该材料包括基底材料和其表面通过电化学电沉积负载的纳米铁锰氧化物,所述基底材料为碳纤维丝、碳纤维毡或石墨碳纤维毡,形状为圆筒形或平板形,使用三维电极时,所述基底材料为活性碳;其制备方法为通过对基底材料加电进行表面电沉积铁锰金属盐制备而成;其除砷方法:在化学吸附除砷过程中耦合电吸附,在吸附过程中利用充电电容的电吸附作用强化对砷的去除效果;在再生过程中施加反向电流促进铁锰水合氧化物表面砷解吸,同时施加高电压水解产氢析氧以促进铁锰氧化物的活性再生;采用本发明材料和方法既能够强化高吸附效果又能够强化快速再生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1741904B
公开(公告)日:2013-01-02
申请号:CN200910238509.9
申请日:2009-11-27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中心 , 清华大学
IPC: H04L2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布式空间计算服务节点的构建方法及网关装置,以融合多种平台提供空间计算服务。其中该方法包括:基于Web服务结构,对空间计算资源进行异步调用;按照先入先出的次序,以多线程的方式对事件进行响应,实现事件相应的功能;通过配置文件来配置实际连接计算资源的连接器,实现与实际计算资源的连接。本发明使得空间计算资源的所有者可以简单地将其所拥有的各种不同平台、不同系统上的计算资源提供出来,由节点构建工具将其服务化,形成具有统一的自描述接口的空间计算服务。
-
公开(公告)号:CN102641722A
公开(公告)日:2012-08-22
申请号:CN201210122816.2
申请日:2012-04-24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一种电化学强化纳米铁锰负载碳纤维吸附除砷材料及方法,该材料包括基底材料和其表面通过电化学电沉积负载的纳米铁锰氧化物,所述基底材料为碳纤维丝、碳纤维毡或石墨碳纤维毡,形状为圆筒形或平板形,使用三维电极时,所述基底材料为活性碳;其制备方法为通过对基底材料加电进行表面电沉积铁锰金属盐制备而成;其除砷方法:在化学吸附除砷过程中耦合电吸附,在吸附过程中利用充电电容的电吸附作用强化对砷的去除效果;在再生过程中施加反向电流促进铁锰水合氧化物表面砷解吸,同时施加高电压水解产氢析氧以促进铁锰氧化物的活性再生;采用本发明材料和方法既能够强化高吸附效果又能够强化快速再生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2605036A
公开(公告)日:2012-07-25
申请号:CN201210096428.1
申请日:2012-04-01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一种污染土壤遗传毒性的原位检测方法,土壤样品不需固液萃取和分离,而直接利用检测遗传毒性的生物传感细胞进行检测,首先将生物传感细胞接种至新鲜培养基培养,使其达到对数增长期,得到细胞悬浊液;然后称取预设质量的土样风干、研磨后,与预设体积的去离子水混合,制备土壤样品悬浊液;随后将细胞悬浮液与土壤样品悬浊液混合,读取并记录混合液的化学发光值;最后定义诱导倍数(IR)=某一时刻污染土样的发光强度/相同时刻阴性对照土样的发光强度;若IR>1,则该土壤样品具有遗传毒性;本方法能降低土壤样品遗传毒性评价的不确定性、减少成本,更准确的评价土壤介质的真实毒性、并且可以将污染物的暴露途径与其毒性相关联,具有很大的科学和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2358637A
公开(公告)日:2012-02-22
申请号:CN201110253733.2
申请日:2011-08-30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C02F1/46 , C02F1/28 , C02F1/58 , C02F101/14
Abstract: 一种电化学强化多功能材料吸附除氟系统及方法,系统由多组反应室连接而成,每组反应室包括多功能吸附材料,多功能吸附材料的一面通过第一配电底板与第一端板连接,多功能吸附材料的另一面依次通过第二隔板、第二配电底板、第三隔板和第二端板连接,配电底板分别与电源连接,配电底板在上侧或下侧开有水流通道,第一配电底板与第二配电底板之间间距为1~10mm,方法是先进行吸附过程,然后是再生过程,通过吸附过程和再生过程循环,转换电极极性,确保出水水质,本发明提高了吸附剂除氟容量、导电性和再生效率,降低能耗,简化操纵流程,降低制水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1503244B
公开(公告)日:2011-06-29
申请号:CN200910080607.4
申请日:2009-03-20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C02F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的一种复合功能的强化自养生物脱硫的装置。该装置主要由阴极室和阳极室两部分构成,阴极室和阳极室通过质子膜分隔,阳极室内放置形稳性阳极,阴极室主要由均匀布水器和多功能三维复合生物阴极构成,所述多功能三维复合生物阴极主要由供氢系统进气腔、膜丝、包被在膜丝表面的导电多孔柔性碳材料及固定在柔性碳材料一侧、便于外电路连接的导流棒组成,硫酸盐还原菌附着在导电多孔柔性碳材料载体及膜丝表面;外电路由电源提供。本发明具有处理效率高、能耗低、操作稳定、投资小的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