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流体传输管线
    1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030182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580010354.7

    申请日:2015-02-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L59/141 F16L59/075 F16L59/08

    Abstract: 披露了低温流体传输管线,该低温流体传输管线包括容纳至少两个内部流体传输管(3)的管状外护套(2)以及形成围绕这些内部管(3)安排的隔热壁的热屏(4),该外护套(2)包括连接到泵送构件(6)的侧向泵送开口(5),该泵送构件旨在于该外护套(2)中抽真空,其特征在于,该热屏(4)包括邻近该开口(5)安置的孔口(14)、以及光学盖(7),该光学盖(7)被定位成面向该孔口(14)并位于与该热屏(4)的壁的平面不同的平面中,以便防止或限制从该外护套(2)朝向这些内部管(3)的直接热辐射。

    软管端部配件的改进
    1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883945B

    公开(公告)日:2013-06-05

    申请号:CN200880116138.0

    申请日:2008-09-15

    Inventor: J·A·维茨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L9/12 F16L11/14 F16L59/141

    Abstract: 一种用于复合软管(100)的端部配件(200),所述复合软管的类型包括设置于内部和外部夹紧构件(102,104)之间的柔性材料管状主体(106)。端部配件(200)包括适于放置在软管(100)内的第一构件(202)和适于放置在软管(100)外周围的第二构件(208),借此软管(100)的端部可以被密封在第一和第二构件(202,208)之间,并且其中第一构件(202)的至少一部分和/或第二构件的至少一部分是由复合材料制成。

    加固型软管
    1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996922A

    公开(公告)日:2013-03-27

    申请号:CN201210383508.5

    申请日:2007-08-10

    Abstract: 一种软管,包括:a.第一夹紧构件;b.覆于所述第一夹紧构件上的柔性材料第一管体,所述第一管体包括覆于所述管体上的第一加固层、覆于所述第一加固层上的密封层、覆于所述密封层上的第二加固层;c.覆于所述第二加固层上的第二夹紧构件;d.围绕所述第二夹紧构件布置的柔性材料第二管体;以及e.覆于所述第二管体上的第三夹紧构件。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制造软管的方法。

    超导电缆
    1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545955C

    公开(公告)日:2009-09-30

    申请号:CN200580041390.6

    申请日:2005-10-31

    Abstract: 提供一种超导电缆,该超导电缆能够通过热绝缘管提高热绝缘功能,以及即使当运输中热绝缘管的外部被破坏时也能够以最小程度保持热绝缘管的热绝缘功能保持。包含有超导电缆(1)的电缆芯(3)的热绝缘管(2)包括在径向上从内侧设置的第一金属管(21)和第二金属管(22)和第三金属管(23)。内侧热绝缘部分(5)形成在第一金属管(21)和第二金属管(22)之间,外侧热绝缘部分(7)形成在第三金属管(23)的内侧上和内侧热绝缘部分(5)的外侧上。外侧的热绝缘部分的热绝缘功能设置为比其内侧的热绝缘部分的热绝缘功能低。

    加固型软管
    2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529144A

    公开(公告)日:2009-09-09

    申请号:CN200780037802.8

    申请日:2007-08-10

    Abstract: 一种软管(10),其包括设置于内部和外部螺旋缠绕的线(22,24)之间的柔性材料管体(12)。软管(10)进一步包括细长构件(130),所述构件具有相反的纵边缘,细长构件螺旋地缠绕在管体周围,从而使层与纵向相对的边缘处于相邻或搭接的设置形式,其中每个纵边缘包括结构,该结构能够与相反的纵边缘上的配合结构咬合,其中细长构件配有至少一个加固构件(135),所述加固构件沿着细长构件的纵向轴线延伸。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