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棚式空气调节机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209584C

    公开(公告)日:2005-07-06

    申请号:CN02120675.9

    申请日:2002-05-28

    Inventor: 崔皓善 曹宽埴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顶棚式空气调节机及其控制方法。通过把能测定室内的多个位置的辐射温度的辐射温度检测器附着在设置在上述顶棚式空气调节机的本体底面上的前面板的一侧或上述顶棚式空气调节机的排出口导向片上,利用上述辐射温度检测器测定上述室内多个位置的辐射温度,在根据该温度计算上述多个位置的舒适度的同时,通过根据上述计算出的舒适度调节上述室内的排出量来对室内空气进行均匀调节,可以通过根据从不是室内温度的辐射温度计算出的舒适度控制排出量来提高舒适性。

    空调系统
    1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573237A

    公开(公告)日:2005-02-02

    申请号:CN200410003613.7

    申请日:2004-01-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包括室外单元、室内单元及空气供入和排出管道的空调系统。室外单元包括压缩机和室外热交换器,而天花板内的室内单元包括室内热交换器、风扇、导向装置和预热交换器。室内热交换器具有与房间相通的空间,该空间内的风扇用于驱动空气并经过室内热交换器排出空气。导向装置设置在室内热交换器的下方,用于引导室外空气经过风扇进入室内,以及引导室内空气排出到室外。与导向装置相邻布置并且与导向装置相通的预热交换器,用于经过此处的室外空气和室内空气之间的间接热交换。空气供入管道和空气排出管道分别与预热交换器连接,用于引导室外空气进入室内和将室内空气导向室外。

    空调系统
    1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573235A

    公开(公告)日:2005-02-02

    申请号:CN200410001949.X

    申请日:2004-0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系统,包括室外机、紧凑的室内机、送风管道、排风管道和预热交换器。在室内机中的室内热交换器具有一个与房间连通的空间,设置在该空间内的风机通过室内热交换器抽吸和排放空气。设置在室内热交换器的下侧的通风导管用于引导外部空气通过风机进入室内,并将室内空气引向室外。送风管道和排风管道具有与通风导管相连的一端,分别用于将外部空气引向室内和将室内空气引向室外。预热交换器设置在送风管道和排风管道的中间位置,用于使通过送风管道和排风管道的外部空气与室内空气进行间接热交换。

    空调机的控制方法
    1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35335C

    公开(公告)日:2004-01-21

    申请号:CN99109008.X

    申请日:1999-06-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调机的控制方法,判别室内外的致冷负荷来决定空调机的设定温度和风向及风量,由此得到舒适致冷运转,抑制成为空调病的原因的过度致冷。本发明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致冷负荷判别步骤,致冷负荷对应步骤,人体适应度判别步骤,人体适应度对应步骤。

    顶棚型空调机
    1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438456A

    公开(公告)日:2003-08-27

    申请号:CN02154279.1

    申请日:2002-12-29

    Inventor: 朴钟汉 崔皓善

    Abstract: 通过使可转动地设置在配设在顶棚型空调机壳体底面上的底部面板的空气排出口中的风向调节部件的中央部的宽度形成得比两侧端部的宽度小,而使从所述空气排出口中排出的热交换过的空气形成上下立体气流,从而能在短时间内,使室内空气的温度差最小化,并防止热交换后排出的空气直接吹到人体上。

    空调机的控制方法
    1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239211A

    公开(公告)日:1999-12-22

    申请号:CN99109008.X

    申请日:1999-06-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调机的控制方法,判别室内外的致冷负荷来决定空调机的设定温度和风向及风量,由此得到舒适致冷运转,抑制成为空调病的原因的过度致冷。本发明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致冷负荷判别步骤,致冷负荷对应步骤,人体适应度判别步骤,人体适应度对应步骤。

    通风系统
    1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417869C

    公开(公告)日:2008-09-10

    申请号:CN200510008339.7

    申请日:2005-02-17

    Abstract: 公开一种具有空气净化功能的紧凑型通风系统,其包括:壳体,设置于房间内部;供气通道,用以穿过天花板下的壳体而穿透墙壁,以通过将房间外部、该壳体和房间内部相互连通,将室外空气引入到房间内部;排气通道,用以通过该天花板下的该壳体穿透该墙壁,以通过将房间内部、该壳体和房间外部相互连通,将室内空气排放到房间外部;空气循环通道,用以将房间内部与该壳体中的该供气通道的一点连通,以将室内空气引入到壳体内部,以及将所引入的室内空气重新供给到房间内部;以及风扇,设置于该壳体中,用以将通过该供气通道而引入到该壳体的室外空气供给到房间内部,或者将通过空气循环通道而引入到该壳体的室内空气重新供给到房间内部。

    表面放电型空气净化装置
    1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404968C

    公开(公告)日:2008-07-23

    申请号:CN200510109717.0

    申请日:2005-0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表面放电型空气净化装置,其包括:绝缘介电体,其形成为板状;放电电极,其形成于该绝缘介电体的上表面;以及接地电极,其形成于该绝缘介电体的下表面。该放电电极由在该绝缘介电体的上表面上具有预定区域的闭合图案形成;并且形成该放电电极的该闭合图案内设置有至少一个非图案部分。各所述非图案部分包括:沿该放电电极的图案的纵向延伸的线性部分;以及形成于该线性部分上的多个圆形部分。该放电电极的图案形成为凹陷结构。因此,可以降低起始电压和输入能,以实现均匀和稳定的等离子体的形成,因此氢氧自由基和负离子的数量增加且臭氧的量降低。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