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825155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1435198.7
申请日:2022-11-16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工程接地防腐蚀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综合评价电力接地腐蚀的方法及装置。综合评价电力接地腐蚀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土壤样品的第一宏观参数组与第二宏观参数组中的每个参数进行打分,获得对应的分值;对每个参数所对应的分值求和,获得评分结果;通过预设的腐蚀率与评分结果的对应关系,确定土壤样品的腐蚀率;通过接地电位差、入地交流电流强度、入地直流电流强度与第一、第二、第三腐蚀率增加值的关系确定接地体的第一、第二、第三腐蚀率增加值,并与土壤样品的腐蚀率进行求和,获得接地体腐蚀情况的最终评价结果;本发明能够将土壤自身的腐蚀性质与输变电领域的接地特点相结合,使得评价结果更加准确、更加贴近真实工况。
-
公开(公告)号:CN115436270A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2211214588.1
申请日:2022-09-30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N17/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接地腐蚀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测试电力接地入地电流腐蚀性的系统、方法及设备。本发明通过入地电流监测装置获取接地网上方设备向接地网主网注入的直流电流强度或工频交流电流强度,根据直流电流强度利用法拉第定律计算对应腐蚀速率,根据工频交流电流强度查询所存储的腐蚀速率表以得到对应腐蚀速率,其中监测装置包括直流零阻电流计、交流霍尔传感器与数据采集传输模块,直流零阻电流计一端通过电缆连接与接地网上方设备连接的接地引下线,直流零阻电流计另一端通过电缆连接与接地网主网连接的接地引上线,交流霍尔传感器套设于电缆且位于接地引下线和接地引上线之间;本发明能够直接准确地测量电力接地的入地电流腐蚀状况。
-
公开(公告)号:CN115436270B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211214588.1
申请日:2022-09-30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N17/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接地腐蚀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测试电力接地入地电流腐蚀性的系统、方法及设备。本发明通过入地电流监测装置获取接地网上方设备向接地网主网注入的直流电流强度或工频交流电流强度,根据直流电流强度利用法拉第定律计算对应腐蚀速率,根据工频交流电流强度查询所存储的腐蚀速率表以得到对应腐蚀速率,其中监测装置包括直流零阻电流计、交流霍尔传感器与数据采集传输模块,直流零阻电流计一端通过电缆连接与接地网上方设备连接的接地引下线,直流零阻电流计另一端通过电缆连接与接地网主网连接的接地引上线,交流霍尔传感器套设于电缆且位于接地引下线和接地引上线之间;本发明能够直接准确地测量电力接地的入地电流腐蚀状况。
-
公开(公告)号:CN115420791A
公开(公告)日:2022-12-02
申请号:CN202211218057.X
申请日:2022-09-30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N27/416 , G01N27/4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接地腐蚀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输变电接地网宏电池腐蚀检测方法、系统及设备。本发明系统包括测试模块和腐蚀评估模块;测试模块包括电极单元、高阻电压测量单元和零阻电流测量单元;两土壤宏电池腐蚀测试点上分别设置一电极单元;电极单元包括参比电极和与接地网接地极材料相同的工作电极,同一电极单元内的工作电极和参比电极之间连接一高阻电压测量单元;两电极单元之间设置零阻电流测量单元;本发明通过腐蚀评估模块获取零阻电流测量单元在两高阻电压测量单元测得的电极自腐蚀电位不同时测得的对应两工作电极间的电流强度,并根据所述电流强度计算对应的宏电池腐蚀速率;本发明能够准确地检测输变电接地网宏电池腐蚀程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688504A
公开(公告)日:2021-11-23
申请号:CN202110847203.4
申请日:2021-07-26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20 , G06F30/18 , G06F113/1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线路电磁干扰的参数化建模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分别对输电线路参数及油气管道参数进行结构化处理,以得到对应的输电线路结构化数据及油气管道结构化数据;读取所述输电线路结构化数据,并采用参数化程序生成交流输电线路的几何模型,以得到输电线路模型;读取所述油气管道结构化数据,并采用参数化程序生成油气管道的几何模型,以得到油气管道模型;将所述输电线路模型和油气管道模型,以及输电线路沿线的土壤模型导入电磁仿真软件,以进行电磁干扰参数的计算。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能够提高建模效率及精度、减少模型错误,从而提高了用户建模体验,满足了实际应用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2729926A
公开(公告)日:2021-04-30
申请号:CN202110060064.0
申请日:2021-01-18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N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非扰动土壤采样器和土壤采样方法,所述采样器包括方柱切刀、上盖和下盖;上盖上设有排气盖,切刀上沿的对侧的两个边长大于其他两个对侧边长,形成上沿凸轨,上盖设有与上沿导轨对应的两个上盖导槽,上盖通过导槽与导轨与切刀保持滑动,能够封住切刀上部;切刀下沿为刀锋状、且两条对侧切边长于其他两个对边,形成下沿凸轨,下盖上设有两条与下沿凸轨对应的下盖导槽,下盖与切刀能平行滑动,下盖中与下盖导槽垂直的一条边为刀锋状,方柱切刀内侧壁内嵌有用于测量土壤理化参数的电极。通过本发明的土壤采样方法进行采样,能够保持土壤结构的完整土壤,对土壤扰动小,并且能够在非扰动情况下精准测量的理化参数。
-
公开(公告)号:CN215897273U
公开(公告)日:2022-02-22
申请号:CN202121862926.3
申请日:2021-08-10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接地网防腐蚀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异金属接地材料混接的连接卡具,所述连接卡具包括底座以及上盖,所述上盖与所述底座扣合在异金属连接点上;其中,所述上盖包括包覆腔体、紧固平台以及注胶口;所述包覆腔体用于包覆在异金属连接点上;所述紧固平台用于将所述底座与所述上盖紧固在异金属连接点上;所述注胶口设置于所述包覆腔体上,且与所述包覆腔体连通,用于向所述包覆腔体注入快干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异金属接地材料混接的连接卡具,能够降低异金属接地材料混接的电偶腐蚀效应,提高混接接地网的使用寿命,保证输变电运行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9001923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136120.4
申请日:2024-08-19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屈路 , 邬蓉蓉 , 廖民传 , 刘刚 , 黄志都 , 李珊 , 贾磊 , 陈怀飞 , 胡上茂 , 崔志美 , 吴泳聪 , 胡泰山 , 赵林杰 , 陈喜鹏 , 刘浩 , 梅琪 , 姚成 , 孟森 , 蔡汉生 , 胡健 , 姚露露 , 田松 , 王玉贺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自动自然雷电观测系统及其应用方法,通过天气预报模块识别观测点观测区域内是否有云闪和/或地闪发生来控制闪电图像识别装置的启动和关闭,若有云闪和/或地闪发生,则发出一级预警到服务器并控制闪电图像识别装置启动,在一级预警时,通过大气电场测量模块检测大气电场强度是否超过设定阈值且电场发生极性反转,若是,则发出二级预警到服务器并向智能控制装置发送控制雷电参量监测装置启动的指令。解决了现有的全自动雷电观测系统雷电预警模式数据来源单一,存在误预警情况,以及雷电观测设备触发模式采用光强阈值进行触发,容易受到环境光和非视线范围内的闪电强光干扰,导致误触发和数据误存储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826291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1005000.0
申请日:2024-07-25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Inventor: 刘浩 , 余子彬 , 廖民传 , 钟聪 , 屈路 , 王学峰 , 蔡汉生 , 陶金龙 , 陈怀飞 , 苏健成 , 梅琪 , 方铭章 , 胡泰山 , 刁飞虹 , 王健 , 刘刚 , 胡上茂 , 姚成 , 吴泳聪 , 孟森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OPGW的配网监测系统和方法,涉及OPGW监控技术领域,系统包括后台服务器和与后台服务器通信连接的多个监测终端;后台服务器,用于获取各个监测终端的坐标数据和信道参数,并基于坐标数据和信道参数,得到多个监测区域的传输中心;各个监测区域内传输中心与监测终端通信连接,各个监测终端和各个传输中心均与OPGW导线相连;监测终端,用于对获取OPGW导线的配网监测数据进行数据转换操作,输出目标监测数据;传输中心,用于接收目标监测数据和获取配网监测数据并反馈至后台服务器,解决了现有监测系统由于覆盖面积广泛,无法实时的对配电网进行监测,降低了配电网运行的可靠性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537639A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410623805.5
申请日:2024-05-20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电力科研院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杨跃光 , 屈路 , 廖玉琴 , 陈怀飞 , 秦浩东 , 廖民传 , 王敩青 , 胡上茂 , 李文荣 , 刘刚 , 刘小兵 , 贾磊 , 蔡汉生 , 胡泰山 , 梅琪 , 刘浩 , 吴泳聪 , 姚成 , 孟森
IPC: G06V10/764 , G06V10/40 , G06V10/77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雷电电场波形的分类方法、系统、设备和介质,涉及雷电电场波形分类技术领域,获取训练电场波形数据,对训练电场波形数据进行数据预处理,生成电场波形特征集,采用电场波形特征集对预设的电场波形分类模型进行训练,生成目标电场波形分类模型,其中,目标电场波形分类模型包括特征提取网络和分类网络,当接收到待分类波形数据时,根据待分类波形数据构建待分类波形图像,通过特征提取网络对待分类波形图像进行特征提取,生成波形特征图,采用分类网络对波形特征图进行分类检测,得到分类结果。解决了现有通过深度学习算法对雷电电场波形进行识别分类,但深度学习算法对系统算力要求较高,响应速度慢的技术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