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156886A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2010827196.7
申请日:2020-08-17
Applicant: 西安许继电力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柔性直流背靠背系统直流电流谐波抑制方法及装置,该方法通过对各相子模块级联电压和的控制实现直流电流谐波抑制。该方法的实现包括以下几个步骤:计算各相子模块级联电压和的参考值和瞬时值;对各相子模块级联电压和的参考值和瞬时值作差,并经过比例控制器生成各桥臂的参考电压叠加量;将生成的各叠加量与各桥臂的原始参考电压叠加生成终版的参考电压,并生成开关器件的触发脉冲,实现对系统直流电流谐波的抑制。该方法能够在不增大开关频率及其他电气量波动率的基础上实现直流电流谐波的抑制。
-
公开(公告)号:CN113300620A
公开(公告)日:2021-08-24
申请号:CN202110500700.7
申请日:2021-05-08
Applicant: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西安许继电力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IPC: H02M7/483 , H02M7/5375 , H02M7/5387 , H02J3/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块化多电平矩阵换流器的启动方法及其系统,方法包括:对模块化多电平矩阵换流器进行初始化;对模块化多电平矩阵换流器进行不控充电;根据实时排序的均压策略,将子模块电压均衡充电至额定值Vsm;当桥臂支路模块的平均电压达到预设额定值U1后,完成子模块充电,闭锁所有桥臂支路模块,再闭合另一侧的交流断路器KM;解锁模块化多电平矩阵换流器,保持换流器输出的初始脉冲与换流器两侧的交流电压差一致。系统包括模块化多电平矩阵换流器、初始化模块、不控充电模块、子模块充电模块和解锁模块。本发明可以降低模块化矩阵换流器从合闸启动至解锁的电气冲击,保护了模块化矩阵换流器设备的安全,提高了所接入系统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821439A
公开(公告)日:2021-05-18
申请号:CN201911122075.6
申请日:2019-11-15
Applicant: 西安许继电力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J3/3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柔性直流换流器的前馈控制方法及装置,其主要是当电网电压发生小信号扰动时,前馈控制处于静止模式,前馈控制的输出值恒定;当电网电压突变时,前馈控制处于跟踪模式,前馈控制的输出值跟随其输入值的变化而变化。即本发明通过在柔性主流换流器的电流内环控制之前加入前馈控制处理环节,实现电网电压的快速跟踪,能够在交流故障时跟随三相交流电压进行调节,降低换流阀过流风险,在电网电压出现小信号扰动时,维持输出恒定,提高系统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491035A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申请号:CN202011157105.X
申请日:2020-10-26
Applicant: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 西安许继电力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晶闸管的直流耗能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其中装置包括:开关单元包括第一晶闸管阀、第二晶闸管阀、第三晶闸管阀、第四晶闸管阀和晶闸管关断电容;第一晶闸管阀和第二晶闸管阀串联,第三晶闸管阀和第四晶闸管阀串联;晶闸管关断电容一端与第一晶闸管阀和第二晶闸管阀的连接端连接,其另一端与第三晶闸管阀和第四晶闸管阀的连接端连接;开关单元的正极通过第一隔离开关与直流线路正极连接,开关单元的负极通过耗能电阻和第二隔离开关与直流线路负极连接;反并联二极管的负极与开关单元的负极连接。当由于交流系统或换流站临时性故障导致的直流测盈余功率问题,通过耗能装置对盈余功率进行了泄放,避免系统过压停运,实现故障穿越。
-
公开(公告)号:CN119382172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584830.3
申请日:2024-11-07
Applicant: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 西安许继电力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IPC: H02J3/1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SVG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构网级联角形连接SVG及其控制方法和计算机设备。在发生交流系统不对称金属性接地或者非金属性接地故障时,本发明从子模块电压和电网电压电流中的至少一方面考虑来生成最终的零序电流指令,这两方面分别旨在发生故障时导致的子模块电压不均衡情况考虑在内来进行补偿和将故障引起的电网电压电流不平衡情况考虑在内来进行补偿,在故障期间能使SVG能够完成交流侧不对称故障时的无功支撑,且不会发生闭锁。
-
公开(公告)号:CN112448572B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1910803507.3
申请日:2019-08-28
Applicant: 西安许继电力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柔性直流输电领域,特别是一种混合式换流器直流侧短路的充电方法与充电控制装置,该充电方法是在换流器直流侧短路状态下,投入软启限流电阻,闭锁所有子模块,进行充电;当换流器的子模块充电达到稳态后,将软启限流电阻切除,并将换流器每个桥臂中设定数量电压较高的子模块切除,其余子模块保持闭锁。充电过程仅包括自然充电和主动充电两个阶段,自然充电阶段所有子模块闭锁;主动充电阶段初始时刻将软启限流电阻切除,且将各桥臂中电压较高的子模块以特定的方式切除设定数量,减少软启电阻投入时间,降低了软启电阻功率和能量需求,简化了半桥全桥子模块混合式换流器在直流正负母线短接的特殊工况下的启动步骤。
-
公开(公告)号:CN114156930B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010927349.5
申请日:2020-09-07
Applicant: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西安许继电力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逆变侧交流故障恢复方法,包括:检测逆变侧交流电压,判断交流故障恢复,置位交流故障恢复信号Uacfr=1,交流故障恢复过程开始;设置逆变侧直流电压参考值Udref_INV=Udref_REC‑Udneu_INV‑Rdc·Idc_INV;切换直流电流参考值Idc_INV,启动逆变侧第一重降压;VSC换流器降低直流电压参考值,启动逆变侧第二重降压;检测逆变侧直流电流,判断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逆变侧直流电流恢复正常,则清零交流故障恢复信号Uacfr=0。本发明能够有效降低逆变侧交流故障恢复过程中的直流电压,切实加快直流系统功率恢复速度,同时能够保证逆变侧交流故障恢复过程的及时开始和平稳退出。
-
公开(公告)号:CN117543662A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311339586.X
申请日:2023-10-17
Applicant: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 西安许继电力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上风电直流输电系统及其故障穿越方法,属于直流输电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对换流阀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对送端换流阀采用单电流闭环控制策略进行故障穿越,从而使换流阀发出容性无功,支撑电网电压进行故障穿越;对直流输电系统的故障穿越特性进行了优化,同时还提出了另一种故障穿越策略,丰富了故障穿越方法,本发明考虑了直流输电系统可能存在的故障并对其提出了故障穿越方法,提高了直流输电系统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054547B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1910488405.7
申请日:2019-06-05
Applicant: 西安许继电力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受端多落点混合直流输电系统启动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在受端LCC、送端换流器、定直流电压控制的VSC和定有功功率控制的VSC均控制解锁后,检测受端LCC的直流极线电流;当受端LCC的直流极线电流小于设定的直流电流门槛值时,定有功功率控制的VSC的直流电流指令值跟随直流极线电流实际值;当受端LCC的直流极线电流大于或者等于直流电流门槛值时,定有功功率控制的VSC的直流电流指令值设定为系统受端总直流电流指令值与正常启动的VSC个数的比值。该启动方法能够避免定直流电压控制的VSC有功功率反送及功率剧烈变化,确保各VSC有功功率均衡分配,避免造成并联VSC直流电压出现较大波动。
-
公开(公告)号:CN112491026B
公开(公告)日:2023-06-16
申请号:CN202011114448.8
申请日:2020-10-15
Applicant: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 西安许继电力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流耗能装置动态均压控制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获取子模块的故障数量;获取故障子模块的临界值;判断子模块的故障数量是否小于故障子模块的临界值;如子模块的故障数量小于故障子模块的临界值,则切除正常状态的子模块用于动态均压控制;如子模块的故障数量大于或等于故障子模块的临界值且小于故障子模块的上限值,则切除预设数量的子模块用于动态均压控制。通过监测耗能阀中不同的故障子模块数,动态调整参与均压控制的子模块个数,在保证均压特性的前提下,实现了在耗能装置不增加冗余子模块条件下的子模块均压控制,避免了通过增加更多的子模块数量来实现子模块均压,降低了耗能阀结构复杂度和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