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400020A
公开(公告)日:2013-11-20
申请号:CN201310149959.7
申请日:2013-04-16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IPC: G06F1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算多条相交离散裂缝流动状况的油藏数值模拟方法,首先将油藏储层划分为连续介质和离散裂缝介质;为了消除极小网格,创建油藏网格时,将离散裂缝端点变形或忽略厚度简化为线段,然后建立岩层面网格,再建三维油藏网格;将实测孔、渗、饱等油藏参数录入模拟器,其中离散裂缝宽度用真实值而非网格显示值,确保变形处理不降低测算结果的准确性;忽略离散裂缝相交区的体积,建立离散裂缝在相交区域的流量公式;用历史拟合法修正油藏参数;然后测算油井产量、剩余油气分布及储量。本发明能防止离散裂缝数值模拟技术易中断、易失败、测算耗时长的问题,使这种技术能够测算实际全三维油藏开发的全过程,提高测算结果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400020B
公开(公告)日:2016-03-16
申请号:CN201310149959.7
申请日:2013-04-16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 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1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算多条相交离散裂缝流动状况的油藏数值模拟方法,首先将油藏储层划分为连续介质和离散裂缝介质;为了消除极小网格,创建油藏网格时,将离散裂缝端点变形或忽略厚度简化为线段,然后建立岩层面网格,再建三维油藏网格;将实测孔、渗、饱等油藏参数录入模拟器,其中离散裂缝宽度用真实值而非网格显示值,确保变形处理不降低测算结果的准确性;忽略离散裂缝相交区的体积,建立离散裂缝在相交区域的流量公式;用历史拟合法修正油藏参数;然后测算油井产量、剩余油气分布及储量。本发明能防止离散裂缝数值模拟技术易中断、易失败、测算耗时长的问题,使这种技术能够测算实际全三维油藏开发的全过程,提高测算结果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256045B
公开(公告)日:2016-03-16
申请号:CN201310055324.0
申请日:2013-02-21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 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
IPC: E21B4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层气储层煤粉产生、运移、沉降、堵塞动态评价仪,包括岩心驱替模块、抽真空模块、可视化岩心夹持模块、底水模拟模块、围压模块、回压模块、计量模块、显微数码影像分模块、温控及数据采集模块;该动态评价仪模拟矿场近井条件下观察、评价煤层气储层煤粉产生、运移、沉降、堵塞等运动规律的实验设备,能够用来分析、观察煤层气井煤粉来源,煤粉运移通道,定量评价煤粉沉降、堵塞对储层渗透率及生产的影响,并确立排水采气参数与产出煤粉之间的关系,为减少煤粉产出,降低设备磨损率,优化排采制度提供实验基础;可以观察煤粉在岩心中的运动规律,探索煤粉运移条件下的最优排采制度,获取最大资源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03410502A
公开(公告)日:2013-11-27
申请号:CN201310335496.3
申请日:2013-08-05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网络状缝洞型油藏的三维渗透率场的获取方法,首先建立网络状油藏三维孔隙度场,确定油藏孔隙度与渗透率之间的数量关系;获得平板状、圆管状缝洞体的等效渗透率,确定最小临界渗透率值,然后将临界渗透率值作为最大值将该值渗透率做截断处理,得到等效渗透率值;用示踪剂和干扰试井测试结果对截断处理后的渗透率场做校正;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渗透率场进行的校正。本发明获取的渗透率对于油藏开发规律认识、油藏产量预测、生产层位优化与调整、井网井距优化与调整、研究剩余油采出规律、调剖堵水、注气注水方案具有决定性作用,降低油气藏的开采成本,提高油气藏采收率,最终达到增加油藏开发的经济效益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3256045A
公开(公告)日:2013-08-21
申请号:CN201310055324.0
申请日:2013-02-21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IPC: E21B4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层气储层煤粉产生、运移、沉降、堵塞动态评价仪,包括岩心驱替模块、抽真空模块、可视化岩心夹持模块、底水模拟模块、围压模块、回压模块、计量模块、显微数码影像分模块、温控及数据采集模块;该动态评价仪模拟矿场近井条件下观察、评价煤层气储层煤粉产生、运移、沉降、堵塞等运动规律的实验设备,能够用来分析、观察煤层气井煤粉来源,煤粉运移通道,定量评价煤粉沉降、堵塞对储层渗透率及生产的影响,并确立排水采气参数与产出煤粉之间的关系,为减少煤粉产出,降低设备磨损率,优化排采制度提供实验基础;可以观察煤粉在岩心中的运动规律,探索煤粉运移条件下的最优排采制度,获取最大资源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03035029A
公开(公告)日:2013-04-10
申请号:CN201210515828.1
申请日:2012-12-06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离散裂缝端点变形消除油藏数值模型极小化网格的方法,将方形裂缝端部变形为尖形端部,将极小长度的线段CD变成一点,从而消除了网格剖分区域边界上的极小线段,在线段AC线上,找出一点E,CE的长度为平均的网格边长;在线段BD上,找出一点F,DF的线段长度与CE相当;然后确定线段CD的中点C’,将E、C’、F顺序相连,删除EC、DF、CC’、C’D四条线段,这样裂缝的端点就由方形端点变成了尖形。为了消除离散裂缝形态改变可能产生的计算误差,将离散裂缝的真实宽度以属性值的方式输入油藏数值模型。油藏模拟在采用裂缝宽度值时采用输入的属性质,而不是依照网格系统来计算裂缝的宽度。本发明所述方法既消除了极小化网格,又不改变数值计算结果。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