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985528A
公开(公告)日:2018-12-11
申请号:CN201810990482.8
申请日:2018-08-28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雨水总量控制的海绵城市设计方法及系统,预设雨水源头控制设施数据库,获取待设计城市的背景信息,确定设计降雨量;用户在地图上框选基地范围,系统自动识别基地范围内的下垫面类型,并分别提供各种下垫面类型对应的雨量径流系数;采用自动或手动方法在各下垫面上设计对应的雨水源头控制设施,计算并显示各设施的储蓄雨量,显示当前设计状态下控制雨量总体积、设计降雨量、实际控制率及所需增设的雨量控制体积;通过修改使当前设计状态下控制雨量总体积对应的实际设计降雨量≥设计降雨量,完成海绵城市设计。本发明具有很强的便捷性、高效性及准确性,能大大提高设计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06013624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549364.4
申请日:2016-07-13
Applicant: 苏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30/254 , Y02B80/32 , E04D11/02 , A01G22/00 , A01G24/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植草板改造的绿色海绵屋顶的技术方法,具体为:在屋顶铺设防水材料;在防水层上铺设隔根材料;然后铺置生态植草板,然后在排蓄水层上铺设隔离过滤材料;在所述过滤层上掩埋种植土;将草本植物种子播种入植草板上方的种植土中,经过浇水、养护,待草本植物形成自身生态群落即完成屋顶绿化,形成绿色屋顶。该绿色屋顶技术施工工艺简单、易于操作,通过植草板作为排蓄水层和植物种植的基面,相比传统绿色屋顶的粗砂滤层、砾石(卵石、陶粒)排水层的做法,施工难度小很多,施工稳定性高,从而确保最后的施工质量与效果,所形成的景观不仅生态而且美观。
-
公开(公告)号:CN103866739B
公开(公告)日:2016-01-27
申请号:CN201410118745.8
申请日:2014-03-27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nventor: 翟俊
IPC: E02B3/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植草板的生态护坡方法,具体为在夯实的土壤里打入杉木桩形成桩基,将生态植草板嵌入桩基中,覆土掩埋,然后播种草本植物,待植物长成即完成护坡。本发明的方法不需要制备专门的装置,具有施工难度小、环境友好、成本低的特点,可在目标坡体快捷高效定植草本植物,改善坡体结构,促进生态系统稳定,适合于沙质土壤河岸景观、市政地形改造工程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6050876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211443691.3
申请日:2022-11-18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G06Q10/0639 , G06Q50/00 , G06Q50/26 , G06F16/9536 , G06F16/95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态系统文化服务潜在供应评价及分布的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从社交媒体平台获取带地理标记的照片,进行筛选生成照片数据集;步骤二:将处理好的13个环境因子数据输入Arcgis统一坐标系及范围,转化为asc格式;第三步将照片数据集及环境因子库输入Maxent软件,设置5000次运算,25%作为训练,75%作为测试,重复10次,其他参数为默认,AUC值平均值大于0.9,说明MaxEnt模型预测结果精度高,能够准确评估城市生态系统文化服务潜在供应分布状况。通过刀切检验图评价13个环境因子的权重,并结合响应曲线对贡献度大的环境因子进行进一步分析;第四步,运用Arcgis采用自然断点方式将城市生态系统文化服务供应能力分为强、中、弱三个等级。
-
公开(公告)号:CN106930396B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1710261629.5
申请日:2017-04-20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绵城市用模块化道路雨水径流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包括模块化路缘石与处理池;处理池分为三级,分别为一级处理池,二级处理池,三级处理池。雨水流入一级处理池,滞留大量固体垃圾,并选择性地过滤固体悬浮颗粒物杂质,后进入二级处理池,通过“S”型流向起到减速处理,种植不同种类的湿生植物净化水质,对固体杂质进行二次过滤,并降低雨水径流的有机污染物浓度,进入三级处理池蓄积下渗,多余雨水缓和干净地排入临近绿地。本系统解决了下雨路面积水的问题,便于路缘石的装卸与运输,建设灵活性高,并能实现雨水的初期净化,削减暴雨时期洪峰、洪量,有效利用雨水资源,将雨水作为地下水补充,同时可以减少绿地灌溉水量。
-
公开(公告)号:CN110306392A
公开(公告)日:2019-10-08
申请号:CN201910369035.5
申请日:2019-05-05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E01C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U形转弯立交结构,将U形转弯引入到立体交叉口当中,通过设置内侧直连右转弯匝道实现各方向车辆右转,并将左转车流远引到交叉口下游路段,通过设置在车道中央分隔带上的转弯车道进行调头实现左转。U形转弯的立交形式,在保证交叉道路之间直行、右转以及左转等各类交通的不间断运行,减少了各类车辆的等候时间且减少交叉口的事故发生率的同时,最大程度的缩减了立交的占地面积,长远来看,可以更好地适应未来无人驾驶汽车的普及。
-
公开(公告)号:CN110005043A
公开(公告)日:2019-07-12
申请号:CN201910199757.0
申请日:2019-03-15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道路雨水导口预制砼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能够有效地缓解洪涝灾害、补给地下水源,是减少水污染、涵养水源和促进生态系统可持续循环的有效手段。通过特定坡度的多级预制砼模板对道路雨水进行拦截与导流,再通过道路铸铁篦流入地下或直接排入邻近绿化带。本发明预制砼装置方便运输与装卸,灵活度高,在排水过程中也可实现道路雨水的初级过滤,减少暴雨气候下的道路积水问题,减轻城市区域内的防涝压力,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进行地下水的补给,同时可以减少绿地的灌溉水量。从而有效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并减少政府投入的排洪防涝设施资金。
-
公开(公告)号:CN106703164A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611154974.0
申请日:2016-12-14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海绵城市做法的人行道雨水导口截污过滤装置,包括第一长方形网篮、第二长方形网篮、垂直设置在第一长方形网篮内的第一分隔网、垂直设置在第二长方形网篮内的第二分隔网、第一过滤介质、第二过滤介质、第三过滤介质,所述第一长方形网篮、第二长方形网篮均呈顶部开口的箱体结构,所述第一分隔网将第一长方形网篮分隔成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所述第二分隔网将第二长方形网篮分隔成第三空腔和第四空腔,所述第一过滤介质设置于所述第二空腔内,所述第二过滤介质设置于所述第三空腔内,所述第三过滤介质设置于所述第四空腔内。本发明装置可反复多次使用,当杂质垃圾承载过高时,可利用提手将装置取出清洗,洗净后置回重新使用,符合绿色理念。
-
公开(公告)号:CN116029880A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211691366.9
申请日:2022-12-27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G06Q50/26 , G06Q10/0631 , G06F18/23 , G06F16/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生态系统文化服务供需评估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生态系统文化服务评估领域。该生态系统文化服务供需评估方法,包括:收集社交媒体照片及评论数据,确定影响生态系统文化服务分布的环境及社会经济要素并构建环境因子图层;绘制CES供应与需求的空间分布图并进行空间相关性分析以识别供需热点及冷点。利用GeoDa软件对生态系统文化服务的供需进行双变量空间自相关的计算,获得双变量聚类地图。分析供需之间的空间相关性进而识别供需空间分布的匹配与错配状况。解决了现有评估方法常难以在空间上衡量供需的分布状况,且由于时间及人力成本的限制,难以获取多时的数据,因此不适用于供需关系动态变化的分析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700186B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1910867972.3
申请日:2019-09-15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对水文变化的消落带生态护坡系统,包括径流处理系统及生态浮岛系统;所述径流处理系统包括植草边沟和蓄水坑塘;所述生态浮岛系统包括生态浮岛和生态石笼基底;所述生态浮岛包括柔性基体、水生植物;所述生态石笼基底位于生态浮岛下方。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消落带由径流处理系统、可分离的生态浮岛系统组成的生态护坡系统,净化、收集岸坡雨水,稳固水土的同时应对消落带回水水位变化,为植物、生物、鱼类等提供生长空间,随着水位的变化,丰富消落带的生态环境,提升景观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