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配线机
    1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069251A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0967951.X

    申请日:2024-07-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配线机,所述自动配线机包括控制箱体、三轴移动机构、设置在所述控制箱体顶部表面上的入料输送带、配线输送带、配线修整机构、配线机构和治具回传送机构,在所述控制箱体表面前侧且由右端向左端水平延伸设置所述治具回传送机构,在治具回传送机构后侧的控制箱体表面上由左相右依次水平过渡衔接设置所述入料输送带和配线输送带,所述配线修整机构分布设置于入料输送带的前后两侧,在配线输送带的后侧设置用于支撑移动所述配线机构在配线输送带两侧边缘移动的三轴移动机构。本发明的自动配线机能对治具上的电感线圈进行快速定位并进行配线作业,能够提高配线作业精度,从而保证线圈引脚配线质量和产品合格率。

    一种自动过条清洗设备
    1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3053648B

    公开(公告)日:2023-03-10

    申请号:CN202110382464.3

    申请日:2021-04-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过条清洗设备,包括机箱、入料皮带、清洗机构、过条机构、控制箱、空治具流出机构和出料皮带,在机箱上设置所述入料皮带,在靠近入料皮带的入料端一侧上方设置所述清洗机构,在所述入料皮带的出料端一侧设置所述空治具流出机构,在清洗机构与入料皮带的出料端之间且位于所述入料皮带的上方设置所述过条机构,所述控制箱通过支撑柱支撑设置在清洗机构后侧的机箱后侧边上,在过条机构的下前方且靠近入料皮带出料端传输方向的外侧边缘设置所述出料皮带。本发明能对电感制品进行全自动化清洗和过条处理,从而实现自动化代替手工作业的目的。

    一种线圈与磁环装配机
    1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451026A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2110847317.9

    申请日:2021-07-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线圈与磁环装配机,包括控制箱体、第一送料机构、第二送料机构、切线机构、搬运机构和组装机构,在所述控制箱体表面的前后边缘上分别水平平行设置所述第一送料机构和第二送料机构,在第一送料机构的入料一侧的正上方设置所述切线机构,在所述第一送料机构出料一侧的正上方和第二送料机构出料一侧的正上方之间设置有前后往返移动的搬运机构,在第二送料机构的出料一侧的上方且位于搬运机构的后方设置可上下移动的组装机构,所述控制箱体分别与第一送料机构、第二送料机构、切线机构、搬运机构和组装机构电气连接。本发明对线圈与磁环的整个装配过程完全实现自动化送料、搬运、矫正和组装处理,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

    一种电感器件自动组装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3345704A

    公开(公告)日:2021-09-03

    申请号:CN202110524809.4

    申请日:2021-05-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感器件自动组装设备,包括控制箱体、供料机构、取料机构、送料机构、组装机构和出料机构,在控制箱体内的另一侧设置供料机构,该供料机构的下端设置在控制箱体内的底部,该供料机构的上端竖直向上延伸至控制箱体的顶端开口处,在控制箱体上分别设置送料机电感器件构、送料机构、组装机构和出料机构,取料机构纵向设置于供料机构右侧的控制箱体表面上,在供料机构顶端与取料机构之间的上方设置所述送料机构,在送料机构的出料端后侧的控制箱体表面上横向设置出料机构,在取料机构的后侧与出料机构之间的上方设置所述组装机构。本发明对电感器件进行自动装配和矫正对齐,减少磁芯与绕组之间的间隙,提高了装配误差。

    多功能治具
    1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962065A

    公开(公告)日:2020-04-07

    申请号:CN201911322635.2

    申请日:2019-12-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多功能治具,属于治具领域,包括治具本体,所述治具本体上设置有若干个相间设置的制品存放座,制品存放座与制品存放座之间设置有制品定位槽,每个制品存放座的两侧设置有制品左右卡槽,治具本体的侧边上设置有若干个治具侧边送料定位孔,所述治具本体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治具底部送料定位孔,所述治具本体的两端底部设置有治具上下夹起定位槽。本发明在完成卷线、半田、弯脚、文字捺印、外观检查和封装等工艺时,只要使用本方案的治具即可完成,可以从第一个工序开始,到最后面的工序,中间不需要转换治具条及翻转制品,再配合新设计的自动化设备,使整条生产线工序变得更简易,大大降低了作业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一种线圈座自动组装机
    1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549066A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311767191.X

    申请日:2023-12-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线圈座自动组装机,包括组装移动台、控制箱体、磁芯上料机构、磁芯搬运机构和线圈座搬运机构,在组装移动台一端的前侧设置所述磁芯输送机构,在组装移动台另一端设置所述控制箱体,在磁芯输送机构的顶端后侧横向设置有延伸至控制箱体上的治具输入传送带,在治具输入传送带的中部前方设置可横向往返移动的磁芯搬运机构,在控制箱体的顶端表面且位于治具输入传送带出料端前侧设置有治具输出传送带,在治具输出传送带后侧的控制箱体顶端表面设置所述线圈座搬运机构,在控制箱体顶端表面且靠近磁芯上料机构一侧沿纵向方向设置有第一直振送料器。本发明对线圈座进行自动装配和定位对齐组装,减少磁芯与线圈座之间的间隙,提高了装配质量。

    一种自动上治具装置
    1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741016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513060.4

    申请日:2022-11-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自动上治具装置,包括主体机箱,在主体机箱上分别设置有载货治具运送机构、触摸屏、盖条运送机构、盖条搬运机构和制品组装机构,在所述主体机箱内设置有PLC、马达控制器和电磁阀电器元件并电性连接;在载货治具运送机构的一端连接制品组装机构,在与制品组装机构的垂直端连接盖条运送机构,在盖条运送机构和制品组装机构的上端设置盖条搬运机构;在载货治具运送机构的另一端固定连接触摸屏,触摸屏与主体机箱内的PLC电性连接。本发明通过将载货治具通过载货治具运送机构,运送到制品组装机构内,在通过盖条运送机构和盖条搬运机构的配合,将盖条搬至制品组装机构内,实现载运治具和盖条的组装,实现制品的全自动化组装。

    一种电感器件自动组装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3345704B

    公开(公告)日:2022-12-23

    申请号:CN202110524809.4

    申请日:2021-05-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感器件自动组装设备,包括控制箱体、供料机构、取料机构、送料机构、组装机构和出料机构,在控制箱体内的另一侧设置供料机构,该供料机构的下端设置在控制箱体内的底部,该供料机构的上端竖直向上延伸至控制箱体的顶端开口处,在控制箱体上分别设置送料机电感器件构、送料机构、组装机构和出料机构,取料机构纵向设置于供料机构右侧的控制箱体表面上,在供料机构顶端与取料机构之间的上方设置所述送料机构,在送料机构的出料端后侧的控制箱体表面上横向设置出料机构,在取料机构的后侧与出料机构之间的上方设置所述组装机构。本发明对电感器件进行自动装配和矫正对齐,减少磁芯与绕组之间的间隙,提高了装配误差。

    一种一体化治具
    1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4065677U

    公开(公告)日:2021-08-27

    申请号:CN202023263409.2

    申请日:2020-12-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治具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一体化治具。其包括顶盖以及安装在所述顶盖底端的底部夹持装置,所述底部夹持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内侧设置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内侧安装有内板,所述内板底端开设有若干卡孔,两所述卡孔之间设置有连接槽。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多个连接块,在进行电感外壳烘干时,能够进行多个电感外壳夹持烘干操作,提高生产效率。

    一种电感线圈用干燥炉
    2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6019231U

    公开(公告)日:2017-03-15

    申请号:CN201621024355.5

    申请日:2016-08-31

    Inventor: 欧志华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感线圈用干燥炉,所述工作台通过支撑柱与万向轮固定连接,所述工作台上设有传送机构,所述传送机构上设有干燥装置,所述干燥装置的上端依次设有真空泵和真空表,所述干燥装置的内部顶端设有电加热装置,所述电加热装置的两侧对称设有隔真空门,所述隔真空门的上端设有硬泡聚氨酯保温层,所述隔真空门的下端设有维纳隔热层,所述维纳隔热层通过胶黏剂与玻璃纤维隔热层粘性连接。该实用新型设计科学合理,自动化程度高,方便进行大批量干燥,大大地降低了人工成本,隔热和保温性能比较稳定,避免电感线圈在高温发生氧化,从而可以保证电感线圈干燥后的质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