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430389A
公开(公告)日:2013-12-04
申请号:CN201280011586.0
申请日:2012-03-02
Applicant: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福岛宏高
IPC: H01R13/504 , H01R10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516 , B60L11/1818 , H01R4/26 , H01R13/5045 , H01R13/64 , H01R2107/00 , H01R2201/26 , Y02T10/7005 , Y02T10/7072 , Y02T90/14
Abstract: 一种连接器(10),包括:连接器壳体(30)和外壳(20)。外壳(20)的壳体固定部(21)包括在壳体固定部的周向上延伸的第一肋(21C)。连接器壳体(30)包括在周向上延伸的第二肋(30M)。在周向上延伸的内周槽(21M)形成在第一肋(21C)的内周面上。在第二肋插入到内周槽内的方向上延伸的竖直突起(21V)形成在多个位置,在限定内周槽的垂直侧壁的至少一个上。竖直突起(21V)的顶部变形,以在当第二肋(30M)插入到内周槽(21M)内时,使第二肋(30M)与内周槽(21M)接合。
-
公开(公告)号:CN104823331A
公开(公告)日:2015-08-05
申请号:CN201380059107.7
申请日:2013-11-08
Applicant: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08 , B60L11/1818 , H01R13/506 , H01R13/6315 , H01R2201/26 , Y02T10/7005 , Y02T10/7072 , Y02T90/14
Abstract: 提供一种连接器(100),包括:端子(10),其通过相对于匹配侧端子移动而连接;连接器壳体(110B),其用于支撑端子(10);以及端子移位部(30),其用于在与相对匹配侧端子移动的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上能够移位地支撑端子(10)。
-
公开(公告)号:CN104737377A
公开(公告)日:2015-06-24
申请号:CN201380052995.X
申请日:2013-10-09
Applicant: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L11/1818 , H01R13/502 , H01R13/506 , H01R13/562 , H01R13/567 , H01R13/74 , H01R13/748 , H01R2201/26 , Y02T10/7005 , Y02T10/7072 , Y02T90/14
Abstract: 本发明的充电插孔装置(1、2、3)包括:插孔壳体(10),其朝向车身外侧开有充电口(11A)并固定于车身面板(P);端子(20),其配置在充电口(11A)内;及后部连接器(50),其在充电口(11A)的相反侧被安装于插孔壳体(10),并具有将端子(20)和排布在车身侧的电线(W)连接的电线引出用端子(52)。
-
公开(公告)号:CN104685727A
公开(公告)日:2015-06-03
申请号:CN201380051845.7
申请日:2013-10-04
Applicant: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506 , B60L11/1816 , B60L11/1818 , H01R13/516 , H01R13/639 , Y02T10/7005 , Y02T10/7072 , Y02T90/14 , H01R13/46 , H01R43/00 , H01R43/20
Abstract: 本发明的充电连接器(1)具有连接器外壳(10)和连接器主体(20)。连接器外壳(10)是通过将一对外壳分割体(10A)、(10B)相互组装而形成的。连接器主体(20)被容纳于连接器外壳(10),并且在连接器壳体(21)内容纳有与电线(W)连接的充电端子。在连接器壳体(21)设置有旋转方向限制突起(23C)。在外壳分割体(10A)、(10B)设置有卡合于旋转方向限制突起(23C)的旋转方向限制孔(14B)。在外壳分割体(10A)设置有在连接器壳体(21)的临时容纳位置进行保持的临时保持部(16)。在连接器壳体(21)设置有卡止于临时保持部(16)的临时被保持部(26)。
-
公开(公告)号:CN104662743A
公开(公告)日:2015-05-27
申请号:CN201380049371.2
申请日:2013-09-17
Applicant: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端子,其具有固定于导电性的端子主体(7)并具有比端子接触部(72)的前端向前方突出的绝缘性的前端绝缘部(8),端子接触部(72)被形成为具有在轴向贯通的杆贯通孔(71)的筒形状,前端绝缘部(8)被形成为绝缘部件(82)的一部分,该绝缘部件(82)具有贯通于杆贯通孔(71)并突出到杆贯通孔(71)的后端侧的贯通杆部(81),前端绝缘部(8)和贯通杆部(81)的后端侧对于端子主体(7)分别在脱出方向被卡止从而绝缘部件(82)被固定于端子主体(7)。
-
公开(公告)号:CN103329362A
公开(公告)日:2013-09-25
申请号:CN201280006452.X
申请日:2012-02-28
Applicant: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1083 , H01R13/111 , H01R13/2421 , H01R13/426 , H01R13/521 , H01R13/6315 , H01R2103/00 , H01R2201/26
Abstract: 连接器端子(12)设置有:端子接触部(12S)、电线连接部(12C),和凸缘部(12F)。接触壳体(10)设置有:电线接触容纳部(10C),其能够容纳电线连接部(12C);以及端子接触部容纳部(10S),其能够容纳端子接触部(12S)。肋保持器覆盖连接器壳体(10)的开口部,并且电线连接部(12C)的部分插通肋保持器中的贯通孔。形成容纳空间,使得供电线连接部(12C)插入的筒状间隔器(S)或弹簧(C)能够布置在该容纳空间中。
-
公开(公告)号:CN203707418U
公开(公告)日:2014-07-09
申请号:CN201320865014.0
申请日:2013-12-25
Applicant: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IPC: H01R13/40 , H01R13/213 , H01R13/502 , H01R13/5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器,其能够防止端子接头相对于壳体的松动,并使得端子接头相对于壳体位于正确的位置。该连接器(1)具有:设置有端子收容室(11)和抵接部(13)的壳体(3);设置有被抵接部(15)的端子(5),当该端子(5)被收容并设置于端子收容室(11)时,被抵接部(15)与抵接部(13)抵接;设置有弹性凸部(17)、被收容并设置于端子收容室(11)的密封部件(7);和被设置于壳体(3),将弹性凸部(17)压缩,从而对端子(5)施加力,以使得被抵接部(15)推压抵接部(13)的后支架(9)。
-
公开(公告)号:CN301894986S
公开(公告)日:2012-04-25
申请号:CN201130240484.4
申请日:2011-07-25
Applicant: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1.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电连接器;2.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用于电动车或充电式混合动力车等(广义的电动车)充电时所使用的充电器的连接器,右视图的本体的左上端部连接于设置在电动车上供电口,右下端部连接于供电器的电源线,给电动车的电池充电;3.设计要点:该电连接器的形状、构造,特别是除去供电口的电气连接端子部分外的形状、构造;4.最能表现设计要点的图:立体图;5.由于左视图与右视图对称,在此省略左视图。
-
公开(公告)号:CN301914061S
公开(公告)日:2012-05-16
申请号:CN201130240800.8
申请日:2011-07-25
Applicant: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1.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电连接器;2.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该电连接器安装于电动车或充电式混合动力车等(广义的电动车)充电时所使用的充电连接器的前端,使用时作为连接送电口的部分,用于将供电器传送的电力提供到电动车的电池;3.设计要点:该电连接器的形状和构造,特别是,除去盖有盖子的端子部分外的形状和构造,即,连接器的外壳、盖子的形状和构造;4.最能表现设计要点的图:设计1立体图;5.本申请包括两项外观设计,其中设计1是基本设计,设计2是相似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301976507S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130241996.2
申请日:2011-07-26
Applicant: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1.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电连接器用帽;2.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在电动车或充电式混合动力车等充电时,用于覆盖所使用的与充电用电气接口的供电口相连的部分,并且在该部分上能够自由装卸;3.设计要点:该电连接器用帽的形状、构造,特别是帽的本体,即,除去与供电器相连的带部分之外的形状、构造;4.最能表明设计要点的图片:立体图;5.由于左视图与右视图对称,在此省略左视图。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