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绝缘操作杆支撑装置
    1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829273B

    公开(公告)日:2020-09-08

    申请号:CN201911271347.9

    申请日:2019-12-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绝缘操作杆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框、支撑杆、支撑座和连接结构,支撑框与支撑杆可拆卸连接,截面为正六边形结构,形成供绝缘操作杆通过的开口;支撑杆为伸缩式支撑杆,一端与支撑框连接,另一端与支撑座转动连接,并且通过卡扣结构实现在上下方向的位置调节;卡扣结构包括设置在支撑杆上的卡扣件和设置在支撑座上的卡止件,通过卡扣件和卡止件的相互配合实现支撑杆在竖直方向的转动角度调节;连接结构一端与支撑座连接,另一端与电线杆连接。本发明的绝缘操作杆支撑装置能够在带电作业时为绝缘操作杆提供支撑点,分担作业人员承担的重量,操作精准,带电作业时安全系数更高,省时省力。

    一种绝缘操作杆支撑装置
    1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829273A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1911271347.9

    申请日:2019-12-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绝缘操作杆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框、支撑杆、支撑座和连接结构,支撑框与支撑杆可拆卸连接,截面为正六边形结构,形成供绝缘操作杆通过的开口;支撑杆为伸缩式支撑杆,一端与支撑框连接,另一端与支撑座转动连接,并且通过卡扣结构实现在上下方向的位置调节;卡扣结构包括设置在支撑杆上的卡扣件和设置在支撑座上的卡止件,通过卡扣件和卡止件的相互配合实现支撑杆在竖直方向的转动角度调节;连接结构一端与支撑座连接,另一端与电线杆连接。本发明的绝缘操作杆支撑装置能够在带电作业时为绝缘操作杆提供支撑点,分担作业人员承担的重量,操作精准,带电作业时安全系数更高,省时省力。

    一种便携式低压并网箱
    1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595388A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311474575.2

    申请日:2023-11-07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便携式低压并网箱,属于电网设备技术领域,包括第一线缆、第二线缆、框架断路器和并网控制器;第一线缆通过第一接入插拔头与市电连接,且通过接出插拔头与负载连接;第二线缆通过第二接入插拔头与发电车连接,且通过框架断路器连接到第一线缆上;第一线缆上设置有第一检测模块,第二线缆上设置有第二检测模块;并网控制器电控连接发电车的ECU控制器,ECU控制器电控连接发电车的调压单元和调速单元。并网控制器通过第一检测模块和第二检测模块采集市电和发电车的电压、频率等信号,并将发电车的电压、频率等信号调整到与市电端一致,控制框架断路器闭合,实现发电车与市电并网,整个并网过程无需人工调整参数,减少了意外事故的发生。

    一种旁路开关电动操作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110729A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310012333.5

    申请日:2023-01-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旁路开关电动操作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涉及旁路开关操作装置领域,包括:电机模块,与上拐臂通过插销钉固定连接,用于控制上拐臂的输出转矩;上拐臂、下拐臂,上拐臂一端与电机模块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下拐臂固定连接,下拐臂与旁路开关的手柄通过插销固定连接,用于控制旁路开关的分合闸;控制模块,用于实现通信、电池离线告警、电池状态评估、短路保护或过流保护功能;用户终端,用于用户远程控制旁路开关分合闸;外壳,用于保护装置。本发明实现了旁路开关的分合闸控制,简化了操作机构,保证可靠性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带电作业时的安全性,维修简单,可复制性强,降低了成本。

    一种配网带电作业路径两阶段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734333B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1810272838.4

    申请日:2018-03-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配网带电作业路径两阶段优化方法,包括:步骤S1:获取下一周期带电作业工作计划或紧急任务需求,并根据该计划或需求采集作业点任务信息;步骤S2:进行周前作业任务组合,按照同一区域内(区域与工作日一一对应,下同)的作业点在地理位置上尽量相近且具有相同的工作日时限要求原则,将作业点划分至若干区域;步骤S3:进行日前作业路径滚动优化,更新日前紧急任务需求,对于某区域,以完成该区域内作业点任务所需全部车辆行驶里程最小为目标,计算该区域最优作业路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采用两阶段优化方法,先将工作任务分解至工作日,再确定每个工作日作业车辆行驶路径,分阶段解决了配网带电作业工作计划的编制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