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码垛设备
    12.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0702601U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322290133.4

    申请日:2023-08-2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码垛设备,包括:操作平台,操作平台的顶部具有第一工作面和第二工作面;第一工作面和第二工作面分别位于基准面的相对两侧;机器人,机器人用于抓取并转运产品,以使产品具有到达第一工作面上方的第一工位和到达第二工作面上方的第二工位;翻转组件,翻转组件位于第一工作面的上方,以使从第一工位掉落的产品与翻转组件接触后发生翻转;导向组件,导向组件位于第一工作面上,导向组件用于将发生偏转后的产品引导至第二工作面上,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对钣金件进行加工时劳动量大的技术问题。

    喷涂齐套挂具
    1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0371351U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321112952.3

    申请日:2023-05-0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喷涂齐套挂具,包括主杆和用于吊挂不同的待喷涂部件的多个挂架,所述多个挂架包括:第一挂架,所述第一挂架设置在所述主杆的第一侧;第二挂架,所述第二挂架设置在所述主杆的第二侧,所述第二侧与所述第一侧相对设置。本实用新型的喷涂齐套挂具,通过在不同挂架上悬挂不同的待喷涂部件,从而实现多个零部件同时进行悬挂喷涂,在进行空调壳体组件喷涂时不需要切换挂具,节省了工作时间、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和操作复杂度,并且由于待喷涂部件能同时喷涂完成,因而减少了后级组装工艺的部件等待时间,使工位安排与空调壳体组件组装的需求更加匹配,生产工序之间更加平衡。

    一种自动取放装置及加工设备

    公开(公告)号:CN222311983U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21229015.0

    申请日:2024-05-3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取放装置及加工设备,该装置包括:出料装置,用于规整物料;出料轨道,一端连接于出料装置的出料口;送料装置,设置于出料轨道的另一端,用于将出料轨道上的物料推送至取料位置;取料机器人,取料机器人包括移动部和夹持部,夹持部包括多个夹爪装置,多个夹爪装置可夹取取料位置上的物料并由移动部输送至物料工作位置。本实用新型通过出料装置对物料规整降低了物料获取难度,通过出料轨道和送料装置的结合,实现了物料自动化传输,降低了人工成本,提高了自动化程度,通过取料机器人中移动部和夹持部的协同工作,实现了对物料的精准夹取和输送,还能够提高工作效率,无需人工参与物料输送工作,能够减少安全事故风险。

    一种定位结构及生产线
    1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1018350U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322966250.8

    申请日:2023-11-0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定位结构及生产线,定位结构包括:安装座,安装座上设置有沿第一预设方向沿伸的第一导向槽,和沿第二预设方向沿伸的第二导向槽;多个相间隔设置地第一定位部件,多个第一定位部件均与第一导向槽连接,多个第一定位部件均在第一导向槽内可移动地设置;多个第一定位部件围成用于容纳工件的定位空间;调节块,调节块与第二导向槽连接,调节块在第二导向槽内可移动地设置;其中,第一导向槽具有连通至安装座外部的第一连通口,以使第一定位部件经过第一连通口移出第一导向槽;第二导向槽具有连通至安装座外部的第二连通口,以使调节块经过第二连通口移出第二导向槽。本实用新型的定位结构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产品在制造时中转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无铆钉铆接设备
    1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9786312U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321214933.1

    申请日:2023-05-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铆钉铆接设备,包括:两个下模座移动机构,用于放置待铆接物料,且可移动到压铆工位或上料工位;两个压铆机构,用于在压铆工位将待铆接物料进行压铆,得到成品物料;物料移动机构,设置于两个压铆机构之间,用于将下模座移动机构上的成品物料取下,且可移动到压铆工位或下料工位;控制装置,用于控制上述各机构的运行。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采用自动化程度更高的无铆钉铆接设备,单台机折合减少2人以上的操作人员投入,改善了操作人员的作业环境,将生产节拍由低于50PCS/H提升至200PCS/H,极大地提升了生产效率,同时还为产品一致性的保障提供了有利条件,提升了产品的竞争力。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