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洗衣机筒身卷圆焊接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584008B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611034975.1

    申请日:2016-11-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洗衣机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洗衣机筒身卷圆焊接装置,其包括机架、焊接夹紧机构;焊接夹紧机构设置在所述机架上;还包括左夹爪、右夹爪和伺服装置,左夹爪和右夹爪对称地分别设置在所述机架两侧,并可沿所加工料片的夹持部位限定的路径在料片初始位置到卷筒形成位置之间移动;伺服装置用于驱动所述左夹爪和所述右夹爪沿所述路径移动,并同时带动所述左夹爪和所述右夹爪从料片初始位置到卷筒形成位置移动过程中翻转。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技术中的卷圆机构适应性差,进而提供一种适应性高的一种洗衣机筒身卷圆焊接装置。

    弧形曲面上孔位距离的检测装置和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567609B

    公开(公告)日:2017-06-30

    申请号:CN201410827362.8

    申请日:2014-12-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弧形曲面上孔位距离的检测装置和检测方法。该弧形曲面上孔位距离的检测装置包括:通规(10),通规(10)包括第一定位部(11)和第一检测部(12),第一定位部(11)定位通规(10)在待检测零件上的位置,第一检测部(12)检测待检测零件上的检测孔与基准点之间的距离是否在最大尺寸内;止规(20),止规(20)包括第二定位部(21)和第二检测部(22),第二定位部(21)定位止规(20)在待检测零件上的位置,第二检测部(22)检测待检测零件上的检测孔与基准点之间的距离是否在最小尺寸外。根据本发明的检测装置,检测成本低,检测效率高。

    弧形曲面上孔位距离的检测装置和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567609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410827362.8

    申请日:2014-12-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弧形曲面上孔位距离的检测装置和检测方法。该弧形曲面上孔位距离的检测装置包括:通规(10),通规(10)包括第一定位部(11)和第一检测部(12),第一定位部(11)定位通规(10)在待检测零件上的位置,第一检测部(12)检测待检测零件上的检测孔与基准点之间的距离是否在最大尺寸内;止规(20),止规(20)包括第二定位部(21)和第二检测部(22),第二定位部(21)定位止规(20)在待检测零件上的位置,第二检测部(22)检测待检测零件上的检测孔与基准点之间的距离是否在最小尺寸外。根据本发明的检测装置,检测成本低,检测效率高。

    弧形板组件的装配工装
    1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456898A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310439880.8

    申请日:2013-09-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5B27/14 B25B1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弧形板组件的装配工装,用于装配弧形板组件,包括支架(4);设置于所述支架(4)上的支撑台(5),且所述支撑台(5)的支撑面能够与标准弧形板组件的一个面紧密贴合;设置于所述支撑台(5)的上方的压板(3),以及驱动所述压板(3)靠近或远离所述支撑面的且固定于所述支架(4)上的驱动装置(2),且所述压板(3)的下端面能够与所述标准弧形板组件的另一个面紧密贴合。该弧形板组件的装配工装的结构设计可以有效地保证弧形板组件的弧度精度。

    柜式空调后板组件的组装方法及其所用的组装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372612A

    公开(公告)日:2013-10-30

    申请号:CN201210129519.0

    申请日:2012-04-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柜式空调后板组件的组装方法及其所用的组装装置,组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被铆接或焊接零件放入小料定位板上的相应定位孔内,并输送至铆接装置或焊接装置中,通过第一传感器检测小料定位板的到位信号;将后板经传送装置输送至铆接装置或焊接装置中,通过第二传感器检测后板的到位信号:控制器启动铆接装置或焊接装置,将被铆接或焊接零件连接在后板上;铆接装置或焊接装置运行完成后,将后板经传送装置输送至下一个工位的铆接装置或焊接装置中,完成其它零件与后板的连接。通过本发明所提供的柜式空调后板组件的组装方法及其所用的组装装置组装后板组件,自动化程度高,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一种风道组件及包含其的洗干衣机

    公开(公告)号:CN222412327U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20425122.4

    申请日:2024-03-0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风道组件及包含其的洗干衣机,涉及洗干衣机技术领域,解决了风道组件成本高、易腐蚀、脏污的技术问题。该风道组件,为分体结构,包括相互拼接的风道上盖和风道下盖,风道上盖和风道下盖上均具有风腔,以在二者拼接时形成整个风道;风道上盖和风道下盖均为钣金结构件。本实用新型风道上下盖板采用钣金结构组成,成本低,不易腐蚀,风道上、下盖采用连接螺钉连接,避免了行业中采用的包边结构方式,螺钉孔采用一侧为通孔结构,另一侧为翻边孔结构方式,提高螺钉的连接强度,降低零件组装过程的工艺要求;风道主要是采用设计胶槽的结构,实现密封性能,降低成本。

    外壳和空调外机
    1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3823953U

    公开(公告)日:2014-09-10

    申请号:CN201420244214.9

    申请日:2014-05-1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外壳和空调外机,其中,该外壳包括:外壳本体,和通过螺钉与外壳本体相连的盖板;盖板设置有供螺钉穿过的第一安装孔,外壳本体设置有供所述螺钉穿过的第二安装孔;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其中一者为腰形孔,另一者为圆形孔;其中,腰形孔的平面孔壁具有凸出部,且凸出部向腰形孔的中心凸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外壳,当螺钉穿过腰形孔和圆形孔后,沿腰形孔的长度方向凸出部能够限位螺钉,增大了外壳本体以及盖板所受到的应力,则增大了螺钉的退出力矩,避免了盖板沿腰形孔的长度方向移动,从而避免了盖板与外壳本体发生偏移,进而提高了安装质量;同时也提高了外壳的美观度。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调外机具有上述外壳。

    一种空调室外机及其空调室外机顶盖

    公开(公告)号:CN222317164U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323499824.1

    申请日:2023-12-2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调室外机及其空调室外机顶盖,其中,空调室外机顶盖上设有第一主压筋和第二主压筋,第一主压筋和第二主压筋均沿空调室外机顶盖的长度方向延伸,第二主压筋的数量为两个,一个第二主压筋、第一主压筋和另一第二主压筋三者沿空调室外机顶盖的宽度方向依次排布;第一主压筋沿空调室外机顶盖宽度方向的两侧均具有第一凹槽,各第二主压筋均伸入相应的第一凹槽内;第一主压筋沿空调室外机顶盖长度方向的两端均具有第二凹槽,空调室外机顶盖在各第二凹槽内均设有第一局部压筋。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空调室外机顶盖整体压筋棱角分明,不仅具有良好刚度及强度,而且冲压后回弹翘曲变形非常小。

    弧形曲面上孔位距离的检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4404962U

    公开(公告)日:2015-06-17

    申请号:CN201420837046.4

    申请日:2014-12-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弧形曲面上孔位距离的检测装置。该弧形曲面上孔位距离的检测装置包括:通规(10),通规(10)包括第一定位部(11)和第一检测部(12),第一定位部(11)定位通规(10)在待检测零件上的位置,第一检测部(12)检测待检测零件上的检测孔与基准点之间的距离是否在最大尺寸内;止规(20),止规(20)包括第二定位部(21)和第二检测部(22),第二定位部(21)定位止规(20)在待检测零件上的位置,第二检测部(22)检测待检测零件上的检测孔与基准点之间的距离是否在最小尺寸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检测装置,检测成本低,检测效率高。

    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2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6203761U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122590107.4

    申请日:2021-10-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室内机包括:壳体;面板体与壳体连接,面板体具有风口,面板体上设置有面板;导风板组件包括多个导风板,多个导风板中至少一个导风板将风口打开,多个导风板相配合以将风口关闭,将风口关闭的多个导风板中的一个导风板的端部位于面板的外侧,以遮挡部分的面板的外表面,且其余的导风板中至少两个导风板沿壳体长度方向并排地设置。采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通过控制多个导风板处于相应的打开或关闭位置,能够使得室内机根据需要切换成多个不同的出风模式,以达到提高用户舒适性的目的,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室内机工作时用户体验差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