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级制冷压缩机及其中间补气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3062077A

    公开(公告)日:2013-04-24

    申请号:CN201110326821.0

    申请日:2011-10-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级制冷压缩机的中间补气结构,包括:补气机构,补气机构包括第一进气通道、第二进气通道、混合腔;第一进气通道和第二进气通道分别与混合腔的第一端连通;第一进气通道与多级制冷压缩机的经济器连接;第二进气通道与多级制冷压缩机的一个叶轮的出口连接,混合腔的第二端与该一个叶轮的下一级叶轮的进口连接。本发明将经济器中闪发得来的低温制冷剂蒸汽与来自某一级叶轮的高温制冷剂蒸汽充分混合均匀,从而降低了进入该某一级叶轮的下一级叶轮的进气温度,并提高压缩机效率。

    变频器的冷却除湿系统及变频离心机

    公开(公告)号:CN203788127U

    公开(公告)日:2014-08-20

    申请号:CN201420078484.7

    申请日:2014-02-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变频器的冷却除湿系统及变频离心机,变频器包括:电抗器、逆变模块、整流模块,该冷却除湿系统包括:液冷式冷却器、第一风机和翅片换热器;变频器内设置模块空间和电抗空间,模块空间和电抗空间相互隔离;逆变模块、整流模块、液冷式冷却器、第一风机和翅片换热器均设置在模块空间内;电抗器设置在电抗空间内;电抗空间的外壁上设置通气孔,电抗空间通过通气孔与外部空间相连通。其制作简单、降低成本、减小了变频器的体积、降低了噪音,提高了调节性,使变频器的运行更加安全可靠。

    空调机组
    1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3719271U

    公开(公告)日:2014-07-16

    申请号:CN201420037443.3

    申请日:2014-01-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30/7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调机组,包括冷凝器、蒸发器、闪发器、第一电子膨胀阀和第二电子膨胀阀;空调机组还包括用于控制第一电子膨胀阀和第二电子膨胀阀的开度的控制器、设置于冷凝器的液位感应器、设置于闪发器的第一压力感应器,液位感应器和第一压力感应器均与控制器可通信地相连接;控制器设有用于存储目标液位和目标压力的存储器,以及将液位感应器采集得到的实际液位与目标液位进行比较、和将第一压力感应器采集得到的实际压力与目标压力进行比较的比较器。如此设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调机组,其能够有效提高电子膨胀阀的控制精度,进而可保证空调机组能够高效运行。

    一种制冷机组的冷凝热回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3719239U

    公开(公告)日:2014-07-16

    申请号:CN201420076519.3

    申请日:2014-02-2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制冷机组的冷凝热回收系统,可以通过控制各个支路内冷却水和生活用水进出水支管上截止阀的开启和关闭,调节冷却水和/或生活用水进入单个或者多个不同的换热管进行换热,从而实现不同换热量的调节功能,针对不同的需求,得到不同的生活用热水供应量;当生活热水需要加大时,能更充分地利用冷凝器产生的热量,更加节能;本系统可以直接利用冷凝器内的换热管进行换热,具有结构简单、装配容易、控制方便的优点。

    一种冷水机组
    1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3719263U

    公开(公告)日:2014-07-16

    申请号:CN201420076730.5

    申请日:2014-02-2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冷水机组,对其布管结构进行了优化,连通管至少一侧到壳管换热器的中轴线的最小距离小于壳管换热器的半径,即将连通管的部分或者全部内置于壳管换热器,利用壳管换热器的内部空间安装连通管,能够避免外部连通管结构占用大量机组空间的弊端,节省机组布置空间;且连通管具有隔热结构的双层壳体,又保证了高温高压气态工质在连通管中不至于液化,二级吸气不出现吸气带液等不利影响,保障机组性能。

    一种制冷设备及其压缩机
    1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3717465U

    公开(公告)日:2014-07-16

    申请号:CN201420103891.9

    申请日:2014-03-0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压缩机,包括压缩机主体,还包括:与压缩机主体的排气口相连,且具有降噪作用的降噪管组,且降噪管组包括内层管体、套设在内层管体外表面的外层管体、设置在内层管体和外层管体之间且能够防止声音传递的降噪层。通过在压缩机主体的排气口处设置具有降噪作用的降噪管组,并将该降噪管组设置为包括内层管体和外层管体,并在内层管体和外层管体之间设置降噪层,可使气体在从排气口排出后通过设置有降噪层的部分时,噪音无法进行传递辐射,而降低了噪声的大小,从而使得整个排气过程的噪声污染降低。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具有上述压缩机的制冷设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