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050641B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311141932.3
申请日:2023-09-06
Applicant: 湖南华菱线缆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电复合漂浮电缆的制备方法,属于漂浮电缆技术领域,将含氟聚碳酸酯‑聚醚多元醇、催化剂和稳泡剂加入反应釜中,高速搅拌后在25℃的条件下加入改性MD I,高速搅拌后再加入含氟巯基乙酰胺抗菌化合物和1,4‑丁二醇,搅拌1‑2m i n,涂覆在光电复合预制缆外部作物护套层,20‑30℃熟化后得到光电复合漂浮电缆;含氟巯基乙酰胺抗菌化合物含有羟基和巯基,巯基具有抗菌作用,含氟巯基乙酰胺抗菌化合物中的三氟甲基有助于增加护套层的疏水性,减少海藻等微生物的附着,减少护套层的侵蚀,有助于增加光电复合漂浮电缆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9252571B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790102.8
申请日:2024-12-06
Applicant: 湖南华菱线缆股份有限公司 , 中南大学
IPC: H01B13/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绞笼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绞制设备,包括放线机主体、动盘放线架、第一过线导轮以及第二过线导轮,所述放线机主体上送出的缆线经第一过线导轮以及第二过线导轮并缠绕在动盘放线架上,所述放线机主体的前端设置有调节器,所述调节器上下分别向外伸出延长臂,所述延长臂末端分别连接第一过线导轮以及第二过线导轮,上下的延长臂关于所述调节器的中轴线对称布置;所述调节器的顶面设置有锁紧机构,通过所述锁紧机构将上下的延长臂固定在合适的位置上并用于绞制工作,本发明的线缆在绞制过程中,线盘随线材放线旋转,放线角度小,减少线缆在绞制过程中的磨损,能够提升束线机放线架的生产效率和绞线的表面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9358431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963059.0
申请日:2024-12-30
Applicant: 湖南华菱线缆股份有限公司 , 中南大学
IPC: G06F30/27 , G06N3/084 , G06F17/16 , G06N3/092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铝含量分布控制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导线铝含量分布精准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构建导线拉丝调控模型结构以及模型参数的求解目标函数;对求解目标函数进行优化求解,得到最优模型参数;将导线拉丝调控模型结构以及最优模型参数构建为导线拉丝调控模型,利用导线拉丝调控模型根据导线拉丝过程数据输出拉丝设备控制参数并进行导线拉丝控制。本发明以不同调控操作后导线铝含量分布与标准分布之间的差异以及导线温度的范围,构建奖励函数,采用结合信息熵以及周期性调整迭代学习率权重的方式对模型参数进行迭代,增加模型参数的更新方向和模型参数分布的多样性,利用求解得到的导线拉丝调控模型实现铝含量分布精准控制的导线拉丝。
-
公开(公告)号:CN119340016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870695.9
申请日:2024-12-18
Applicant: 湖南华菱线缆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宇航员出舱电缆,包括外护套以及设置于所述外护套内侧的云母绕包带层和电磁屏蔽层,所述电磁屏蔽层将若干个缆芯包覆固定,所述缆芯由导体和内护套组成;所述电磁屏蔽层包括基体树脂、氧化石墨烯/碳纳米复合纤维和3D‑MXene@M,其中,M为过渡金属元素,本发明中电磁屏蔽层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和优异的电磁屏蔽效能,其所制备的宇航员出舱电缆可以有效抵抗外太空电磁辐射,维持电缆中的信号的稳定传输,在外太空探索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8566787B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1018641.X
申请日:2024-07-29
Applicant: 湖南华菱线缆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R31/58 , G06F18/2433 , G06F18/23213 , G06F18/213 , G06F18/15 , G01R19/00 , G01R27/08 , G01R2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数据分析的电缆故障检测方法及系统,涉及电缆故障检测技术领域。该一种基于数据分析的电缆故障检测方法及系统,针对解决电缆故障识别检测困难的问题,集成了电缆数据获取模块、电缆故障偏差值计算模块与电缆故障检测模块,其中,电缆数据获取模块用于基于电缆运行特征分析获得的电缆特征信息,基于电缆的实时监测获取电缆故障相关信息,基于电缆数字孪生模型训练获得电缆故障训练信息;电缆故障偏差值计算模块用于将电缆故障相关信息、电缆故障训练信息和电缆特征信息进行综合分析,获得电缆故障偏差值;电缆故障检测模块用于对电缆故障偏差值进行分析,判断电缆是否存在故障。
-
公开(公告)号:CN117056875B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311305609.5
申请日:2023-10-10
Applicant: 湖南华菱线缆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18/27 , G06Q10/0639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测试数据的电缆传输性能分析方法及装置,涉及电缆传输性能分析技术领域。该基于测试数据的电缆传输性能分析方法及装置包含三个步骤,计算电缆工作数据预测值、测量电缆工作数据真实值,验证并修改预测值、基于电缆工作数据预测值搭建电缆传输性能回归模型,本发明能够实现对电缆传输性能综合分析,结合影响电缆传输性能四项因素,设置权重,通过搭建模型的方法计算电缆的传输性能指标,并对性能指标进行分析,如果指标不符合要求根据权重调整电缆的工作数据,本方法可以根据回归模型实时监测电缆的传输性能指标,如不达标即可做出调整,从而保证电缆的工作状态更加稳定,在性能测试的工作上省时省力。
-
公开(公告)号:CN117050641A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11141932.3
申请日:2023-09-06
Applicant: 湖南华菱线缆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电复合漂浮电缆的制备方法,属于漂浮电缆技术领域,将含氟聚碳酸酯‑聚醚多元醇、催化剂和稳泡剂加入反应釜中,高速搅拌后在25℃的条件下加入改性MD I,高速搅拌后再加入含氟巯基乙酰胺抗菌化合物和1,4‑丁二醇,搅拌1‑2m i n,涂覆在光电复合预制缆外部作物护套层,20‑30℃熟化后得到光电复合漂浮电缆;含氟巯基乙酰胺抗菌化合物含有羟基和巯基,巯基具有抗菌作用,含氟巯基乙酰胺抗菌化合物中的三氟甲基有助于增加护套层的疏水性,减少海藻等微生物的附着,减少护套层的侵蚀,有助于增加光电复合漂浮电缆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9170331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1691041.X
申请日:2024-11-25
Applicant: 湖南华菱线缆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耐超高温弹壁扁平电缆,具有扁平结构,以缆芯为编织纱,以无机纤维为轴纱编织而成;所述缆芯由内至外依次包括导体、聚酰亚胺薄膜绝缘层、第一云母带绕包层、伊利石基气凝胶毡、第二云母带绕包层和芳纶纤维套管,扁平结构使其能够排列整齐,占据空间较少,在导弹内部空间有限的情况下,能够更有效地利用空间,减少电缆的占用面积,从而优化布局,而且安装和维护更为方便,可以更容易地穿过狭窄的空间和复杂的布线路径,在维护过程中,也更容易进行故障排除和更换,而且可以耐受超高温火焰瞬时喷射,并能在高温环境下,稳定工作一段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8243240A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410688453.1
申请日:2024-05-30
Applicant: 湖南华菱线缆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J5/48 , G01J5/03 , G06T7/00 , G06V10/764 , G06V10/8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电电缆的热缺陷检测系统及方法。该带电电缆的热缺陷检测系统,包括:温度监测模块;数据处理模块;热成像模块;报警通信模块。本发明通过实时监测预设时间段内带电电缆的温度并将温度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然后根据温度阈值方法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温度数据并进行数据处理得到第一温度数据,再根据第一温度数据生成带电电缆的热图像以获取温度分布图,最后在检测预设时间段内带电电缆热缺陷的具体位置时通过报警装置将报警信号转换为带电电缆的热缺陷信息并以通信形式输出,进而实现了热缺陷检测效率的提高,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热缺陷检测效率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252114B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311538161.1
申请日:2023-11-17
Applicant: 湖南华菱线缆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27 , G06F18/214 , G06F18/2411 , G06N3/126 , G06F113/16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缆实验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电缆耐扭转实验方法,步骤包括:采集原始数据集并进行标注,收集所有材料组合;训练耐扭转预测模型,初始化材料组合生成初始群体;对每种材料组合进行性能预测,计算适应度值,判断是否达到迭代次数或者适应度满足条件;将新生成的子代个体加入到群体中,继续进行性能预测,循环直至输出最佳的组合配比;输出最佳组合配比之后,触发迭代模型进行前述技术流程循环。本方案引入机器学习作为适应度函数,提高了算法的精确度和效率,遗传算法结合启发式交叉和变异操作,有助于更好地进行全局搜索,避免陷入局部最优解,同时采用遗传算法自动搜索最佳材料组合,减少了人工试错(56)对比文件许宪成;樊群;何丽坚.高强度特种电缆抗拉导体的结构设计.电线电缆.2020,(第01期),全文.丁晟;宋德柱.一种稳幅稳相铠装测试电缆组件的研发.机电元件.2020,(第02期),全文.刘亚;李胜华;袁莉;万书亭.基于遗传算法的电缆优化分割系统的研究与开发.电力科学与工程.2017,(第03期),全文.周辉;王军华;陈效俊;谭田源;刘开培.基于遗传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的电缆接头导线温度预测.电气应用.2013,(第S2期),全文.丁红梅;周斌;田维生.工业机器人用耐扭曲软电缆的开发.山东工业技术.2015,(第19期),全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