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热耦合利用于碳捕集再生的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189725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505254.2

    申请日:2024-04-25

    Inventor: 王淑娟 齐国杰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余热耦合利用于碳捕集再生的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碳捕集再生装置,设有至少一吸热管路以及至少一内部放热管路;余热耦合换热机构,包括至少一内部余热换热结构以及至少一外部余热换热结构,内部放热管路内的输送介质能在内部余热换热结构内对至少一吸热管路内的输送介质进行加热;外部余热换热结构能利用外部余热源对至少一吸热管路内的输送介质能进行加热;其中,外部余热源为生产系统产生的余热源。本发明利用碳捕集再生装置的应用场景的生产系统所产生的余热源作为外部余热源输送至外部余热换热结构,从而实现了碳捕集再生装置与生产系统的有效集成,提高了外部余热源的利用率,减少碳捕集再生装置自身的能耗。

    一种基于盐碱地生态修复数据库的实验室信息化管理平台

    公开(公告)号:CN114238480A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111566385.4

    申请日:2021-12-2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盐碱地生态修复数据库的实验室信息化管理平台,包括:盐碱地生态修复数据库系统、数据库后台系统和数据可视化前台系统;数据库后台系统用于接收研究中心的研究项目工作包和外部机构的样品送检工作包,基于研究项目工作包和样品送检工作包生成样品检测工作包,将样品检测工作包上传至盐碱地生态修复数据库系统;数据可视化前台系统用于为实验室用户提供盐碱地生态修复数据库系统的访问接口,向盐碱地生态修复数据库系统上传对应的检测结果数据包;盐碱地生态修复数据库系统根据样品检测工作包和检测结果数据包生成样品结果数据包。实现了样本检测数据的自动化管理,便于实验室用户访问和管理样本检测数据,提高了数据管理效率。

    一种盐碱地抑盐培肥的种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52536B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210292215.X

    申请日:2022-03-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盐碱地抑盐培肥的种植方法。本发明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春季播种前,采用宽窄行种植方式,在每条窄行施肥并覆盖地膜,每条窄行的覆膜宽度为40~50cm,宽行的膜间宽度为80~100cm;(2)在第一年4月中旬至5月中旬,在膜间裸露区域播种田菁;在田菁播种后灌水洗盐、适时排水;(3)在第一年6月上旬至中旬,在地膜上播种向日葵;(4)当向日葵植株高度达到20cm以上或有4对以上真叶时,将田菁刈割后平铺在膜间裸露区域;在向日葵收割后,回收地膜,将向日葵秸秆和田菁全部翻压还田;(5)第二年将覆膜种植向日葵区与田菁种植区进行互换。本发明通过在膜间种植田菁,抑制裸露区域土壤返盐,刈割还田后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培肥土壤。

    一种盐碱地抑盐培肥的种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52536A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10292215.X

    申请日:2022-03-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盐碱地抑盐培肥的种植方法。本发明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春季播种前,采用宽窄行种植方式,在每条窄行施肥并覆盖地膜,每条窄行的覆膜宽度为40~50cm,宽行的膜间宽度为80~100cm;(2)在第一年4月中旬至5月中旬,在膜间裸露区域播种田菁;在田菁播种后灌水洗盐、适时排水;(3)在第一年6月上旬至中旬,在地膜上播种向日葵;(4)当向日葵植株高度达到20cm以上或有4对以上真叶时,将田菁刈割后平铺在膜间裸露区域;在向日葵收割后,回收地膜,将向日葵秸秆和田菁全部翻压还田;(5)第二年将覆膜种植向日葵区与田菁种植区进行互换。本发明通过在膜间种植田菁,抑制裸露区域土壤返盐,刈割还田后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培肥土壤。

    一种利用燃煤电厂副产物生态修复盐碱化荒漠土壤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728750A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申请号:CN202111025289.9

    申请日:2021-09-02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燃煤电厂副产物生态修复盐碱化荒漠土壤的方法。本发明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待修复的盐碱化荒漠土壤开挖,在挖的坑内至少填入炉渣和原表层的土壤,使回填后的土壤包括表层和至少一层紧邻于表层下方的炉渣层;炉渣为燃煤电厂锅炉燃烧室底部排出的炉渣;S2、至少施用脱硫石膏对表层土壤进行改良;脱硫石膏为燃煤电厂采用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工艺后产生的脱硫石膏;S3、在土地上开沟;在每条沟内布设一条滴灌带;在沟内沿着滴灌带均匀条播耐盐碱植物的种子;在植物生长过程中进行滴灌;滴灌的水源为燃煤电厂经过净化处理的脱硫废水。本发明既实现了燃煤电厂废水和固废的资源化利用,又构建了盐碱化荒漠土壤的生态修复模式。

    中度碱化土壤改良剂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2994097B

    公开(公告)日:2015-04-15

    申请号:CN201210590224.3

    申请日:2012-12-28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中度碱化土壤改良剂在改良土壤方面的应用。所述中度碱化土壤改良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脱硫废弃物80~90份,无机促进剂3~5份和有机促进剂8~15份。本发明提供的中度碱化土壤改良剂,利用脱硫废弃物中的钙离子置换土壤胶体上的交换性钠,从而降低土壤的碱化度;同时利用有机促进剂的优良的孔隙结构和物理性能,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状和土壤的团粒结构,降低土壤的pH值,增加土壤肥力;无机促进剂也可以改善土壤的团粒结构;再辅助无机肥和有机肥可以进一步提高土壤肥力,为作物生长提供营养成分。总之,本发明能够有效克服土壤中营养元素失衡,改善地力,疏松土壤,增加肥效,使土壤盐碱化现象逐步得到根本治理。

    轻度碱化土壤改良剂及其加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012016B

    公开(公告)日:2014-12-31

    申请号:CN201210584884.0

    申请日:2012-12-28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轻度碱化土壤改良剂及其加工方法。所述轻度碱化土壤改良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脱硫废弃物70~80份,无机促进剂5~10份和有机促进剂10~20份。本发明提供的轻度碱化土壤改良剂,利用脱硫废弃物中的钙离子置换土壤胶体上的交换性钠,从而降低土壤的碱化度;同时利用有机促进剂的优良的孔隙结构和物理性能,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状和土壤的团粒结构,降低土壤的pH值,增加土壤肥力;无机促进剂也可以改善土壤的团粒结构;再辅助无机肥和有机肥可以进一步提高土壤肥力,为作物生长提供营养成分。总之,本发明能够有效克服土壤中营养元素失衡,改善地力,疏松土壤,增加肥效,使土壤盐碱化现象逐步得到根本治理。

    对滨海盐碱地的土壤进行脱盐的方法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2939806B

    公开(公告)日:2014-11-26

    申请号:CN201210477260.9

    申请日:2012-11-21

    Applicant: 清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8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对滨海盐碱地的土壤进行脱盐的方法和系统。其中,对滨海盐碱地的土壤进行脱盐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待脱盐的滨海盐碱地进行挖土垫高形成台田和低洼地;在该低洼地中建造微藻养殖设备,在该台田上种植耐盐植物;利用地下咸水或自然降雨对该台田进行洗盐,并得到洗盐后排水,其中该洗盐后排水的含盐量为0.3~10重量%;以及将该洗盐后排水引入到该微藻养殖设备中进行微藻养殖。利用该方法和系统能够有效地对滨海盐碱地的土壤进行脱盐,同时,还可以有效地利用洗盐后排水进行养殖微藻。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