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整体锻造工艺悬垂线夹

    公开(公告)号:CN213959703U

    公开(公告)日:2021-08-13

    申请号:CN202022583326.5

    申请日:2020-11-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整体锻造工艺悬垂线夹,本实用新型涉及输电线路金具技术领域,包括包夹底座与U型螺栓,所述U型螺栓的底端活动贯穿于包夹底座的底部,所述U型螺栓的底端固定有限位块,所述包夹底座的底部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两端均设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一端开设有与U型螺栓相卡接的卡接槽,所述活动板的另一端通过铰链与安装板活动铰接,所述铰链的顶部设有与安装板顶部相固定的限位板,所述安装板的中部转动安装有旋钮柱,所述旋钮柱的顶部通过螺纹柱与包夹底座底部螺旋连接。本实用新型减少了对螺栓紧固的旋拧次数,便于对线缆进行安装定位,节省时间,提高了安装工作效率。

    一种六分裂预绞式间隔棒

    公开(公告)号:CN213637019U

    公开(公告)日:2021-07-06

    申请号:CN202022044125.8

    申请日:2020-09-1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六分裂预绞式间隔棒,涉及输电线路技术领域,包括:框架,框架具有六个圆形凸角,每个圆形凸角的内侧设有弧形槽孔;线夹本体,线夹固定在框架的圆形凸角上,线夹本体具有空腔,十字轴通过与四个橡胶柱的配合固定线夹本体的空腔内,线夹本体的一端设有销轴,销轴与框架的弧形槽孔活动配合,另一端为开放式圆弧形槽结构,圆弧形槽结构开口端的两侧边缘设有挂耳部;预绞丝,预绞丝缠绕固定在线夹本体的挂耳部上。本申请的间隔棒,不仅结构强度高,耐冲击性强,且在高海拔特重冰等恶劣气象条件具有强的耐用性,能够避免电晕和无线电干扰的影响。

    一种增强改进型隧道支架
    1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8324960U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221542615.3

    申请日:2022-06-2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增强改进型隧道支架,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有滑槽,且滑槽内活动连接有滑座,所述滑座上设有插槽,且插槽内插接有垂直于安装板的支杆,所述支杆上设有存放槽,且存放槽内活动设置有分体式的夹线组件,所述支杆上设置有驱动夹线组件移出或移入存放槽的驱动件。本实用新型中,该支架采用分体式的夹线组件,可以对铺设在隧道内的电缆导线起到包裹式的定位夹持作用,确保电缆导线在隧道支架上处于稳定的铺设状态,并结合驱动件的升降驱动方式,避免夹线组件裸露在外而造成污染或腐蚀的现象,也避免了裸露的结构对电缆导线铺设操作造成干扰影响,极大的提高了隧道支架的使用效果。

    一种防磨防滑型防振锤
    1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4379986U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2120425734.X

    申请日:2021-02-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磨防滑型防振锤,包括线夹组件:所述线夹组件包括一线夹座和线夹盖,线夹座和线夹盖的一端通过销轴转动连接,另一端通过紧固组件连接,所述线夹座和线夹盖之间形成一线腔,且线腔的内壁设置有预绞式护线条,且预绞式护线条绕接在导线的外壁,所述线夹座和线夹盖的两端内壁均设置有一沿导线长度方向移动的螺纹套件,所述线夹组件的底部设置有绞线座,且绞线座内贯穿设置有钢绞线,且钢绞线的两端均设置有防振锤头。本实用新型中,该防振锤通过安装预绞式护线条来保护导线,可以杜绝线夹组件对导线的挤压磨损,并结合螺纹套件的二次密闭防护作用,进一步的提高了线夹的握力稳定,从而实现了防振锤防磨防滑的效果。

    一种双分裂输电线路悬垂线夹

    公开(公告)号:CN211239250U

    公开(公告)日:2020-08-11

    申请号:CN201922063432.8

    申请日:2019-11-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分裂输电线路悬垂线夹,主要包括联板等,拉力芯棒A和拉力芯棒B两端拍扁钻孔后用U型的挂环和钢绞线相连,钢绞线通过无缝钢管连接挂环,钢绞线穿过滚轮,滚轮通过平行挂板安装在联板的两端,拉力芯棒A和拉力芯棒B上分别连接产品A和产品B,产品A和产品B之间连接双悬垂线夹串型。本实用新型试验芯棒与悬垂线夹接触中间紧贴,两端以12.5°的角度延伸,不同规格的悬垂线夹可以通过更换试验芯棒满足不同的悬垂线夹的要求;满足于产品的机械试验要求;结构简单、制造方便、使用方便快捷。(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