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接触器的节电控制器
    1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767118A

    公开(公告)日:2006-05-03

    申请号:CN200510061255.X

    申请日:2005-10-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交流接触器的节电控制器,由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二极管D4、二极管D5、二极管D6、二极管D7、薄膜电容C1、电解电容C2、电解电容C3、稳压二极管Z1和单向可控硅Q1构成吸合控制电路、大电流吸合电路和小电流维持电路,通过电容分压给交流接触器线圈提供经整流的铁芯闭合维持所需的脉动直流小电流。因而,本发明的交流接触器的节电控制器,采用大电流吸合、小电流维持的节能运行方式,从而实现了交流接触器吸合可靠、减小振动、消除噪声、降低温升、节电运行的目的。

    振动噪音采集机
    12.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6440381U

    公开(公告)日:2017-08-25

    申请号:CN201720043244.7

    申请日:2017-01-14

    Abstract: 振动噪音采集机包括用于限位待测产品的安装架、用于采集待测产品的振动噪音的噪音采集装置、以及用于为待测产品通断电的通断电装置,所述噪音采集装置与待测产品相对设置,噪音采集装置包括弹片和加速度传感器,所述加速度传感器安装在弹片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振动噪音采集机,通过噪音采集装置和通断电装置分别作用于待测产品,从而实现自动对待测产品的振动噪音信息的采集,结构简单,布局紧凑合理,可以使测试结果从人工感觉过渡到测试量化,提高测试结果的准确性与可控性,同时噪音采集装置的弹片和加速度传感器的相互配合,保障加速度传感器采集到的测试数据的准确性,进一步提高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可逆接触器
    1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6353499U

    公开(公告)日:2017-07-25

    申请号:CN201621279631.2

    申请日:2016-11-25

    Abstract: 一种可逆接触器,包括直流控制的第一交流接触器和交流控制的第二交流接触器,所述第一交流接触器的磁系统采用直流控制的双绕组型式线圈,所述第二交流接触器的磁系统采用交流控制的单绕组型式线圈;第一交流接触器和第二交流接触器的外形尺寸相同,还包括机械联锁机构,第一交流接触器和第二交流接触器之间通过机械联锁机构实现互锁。本实用新型通过对交流接触器的磁系统进行改进,使其控制电路适用于直流电路,两个接触器的尺寸相同可通过机械联锁机构组成可逆接触器,使得用户可以根据需求选择一个直流电和一个交流电来组成可逆接触器,使得可逆接触器的应用范围扩大。

    接触器
    1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6236613U

    公开(公告)日:2017-06-09

    申请号:CN201621174616.1

    申请日:2016-10-3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低压电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接触器;所述接触器包括灭弧罩、设置在灭弧罩下部的基座、设置在基座下部且与其固定相连的底座、设置在所述基座两侧的接线盒,以及连接所述基座和接线盒的连接装置;所述接线盒包括外壳、设置在外壳内部的接线座,以及与外壳固定连接的盒盖;所述连接装置包括设置在盒盖上的卡钩结构,以及设置在基座两侧与卡钩结构配合使用的卡孔;在配合状态下,设置在卡钩结构下部的倒钩式卡钩与设置在卡孔底端的卡台相配合防止接线盒因接线时拧紧螺丝而发生上移,整个装配过程简单、方便,卡钩结构和卡孔使用多结构、多角度的配合,使得接线盒与基座的连接更加牢固、产品使用寿命更长。

    接触器的接线端子
    1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5828280U

    公开(公告)日:2016-12-21

    申请号:CN201620669504.7

    申请日:2016-06-29

    Abstract: 一种接触器的接线端子,包括接触板、插片和位于接触板、插片之间的过渡部,并且,所述的接触板、插片和过渡部是由同一个具有不同厚度的板状结构弯曲而成的整体构件,并且接触板的厚度A与插片的厚度B不相等。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接触器的接线端子,将不同厚度的插片与触头接触板通过模具的锻压、落料、成型,无需铆接或焊接做成一个厚度不同的整体零件,这样就省去插片的铆接或焊接,减少工序,降低成本,增加可靠性,同时可以有效控制接触电阻和降低能耗。

    接触器的动触头安装结构
    1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5723354U

    公开(公告)日:2016-11-23

    申请号:CN201620168106.7

    申请日:2016-03-03

    Abstract: 一种接触器的动触头安装结构,其包括安装在触头支持上的动触头和用于将动触头固定在触头支持内的弹簧,在动触头和弹簧之间设有弹簧座,弹簧的一端抵在触头支持上,另一端抵在弹簧座上并通过弹簧座将动触头固定;在动触头上设有与弹簧座相配合的固定槽,弹簧座的一端伸入固定槽中;所述弹簧座与动触头接触的配合面上设有用于增大摩擦阻力的栅纹,能够避免在接入负载通电时弹簧座与动触头之间产生相对位移,减少触头噪音的出现,弹簧座与动触头无需固定连接,装配效率高且可靠。此外,通过在动触头上设置V形结构的固定槽与梯形结构的弹簧座配合,能够进一步增强弹簧座与动触头之间的稳定性。

    交流接触器的线圈骨架
    1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5452189U

    公开(公告)日:2016-08-10

    申请号:CN201521099565.6

    申请日:2015-12-24

    Abstract: 一种交流接触器的线圈骨架,线圈骨架包括线圈骨架本体和设置在线圈骨架本体上的线圈接线板,所述线圈接线板与线圈接线件的一端相连接,线圈接线件的另一端置于线圈接线板的外侧用于外部接线,线圈接线板的侧边缘上设有支撑片,所述的支撑片与线圈接线件置于线圈接线板外侧的部分相连接用于支撑安装线圈接线件,并且支撑片的端部一侧安装有相对于支撑片倾斜设置的面板,所述面板的表面设有用于指示线圈性能参数的指示件。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使用效率高、安装结构简单、实用性强的交流接触器的线圈骨架。

    接触器
    1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5452180U

    公开(公告)日:2016-08-10

    申请号:CN201521098097.0

    申请日:2015-12-24

    Abstract: 接触器包括底座和浪涌抑制器,所述底座的侧壁上安装有与线圈相连接的接线片,线圈和接线片安装在底座内的线圈骨架上,在底座靠近接线片的一侧壁中间位置上设有用于容纳固定和支承浪涌抑制器的浪涌安装腔,装配后,安装在底座的侧壁上的接线片与安装在底座的浪涌安装腔内的浪涌抑制器相邻以方便两者之间接线连接。本实用新型一种接触器底座与浪涌抑制器的装配结构,通过在底座侧壁上的中间位置设有用于安装浪涌抑制器的浪涌安装腔,使得浪涌抑制器能够嵌入式地安装在底座上,提高稳定性和可靠性,提高防尘能力,相较于安装在底座边角处,装配后的浪涌抑制器更靠近线圈的接线片,减少布线路程,使得整体结构紧凑有序、可靠性高。

    交流接触器壳体的装配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5452174U

    公开(公告)日:2016-08-10

    申请号:CN201521095428.5

    申请日:2015-12-24

    Abstract: 一种交流接触器壳体的装配结构,包括底座和基座,所述的底座与基座之间对应拼装连接,底座内安装有线圈骨架和反力弹簧,基座上安装有触头支持和衔铁,所述的反力弹簧在底座与基座拼装连接时产生形变同时分别与线圈骨架和衔铁相互作用。基座的侧壁上设有卡件,底座的侧壁上设有与卡件配合连接的卡槽,底座上还设有用于安装紧固件的紧固部,所述的卡件与卡槽的配合连接能够在底座与基座安装时形成用于克服反力作用的预安装连接力,并且底座与基座通过紧固件与紧固部的配合连接从而完成壳体的装配安装。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装配简便、结构简单、安装稳定的交流接触器壳体的装配结构。

    接触器
    2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5428833U

    公开(公告)日:2016-08-03

    申请号:CN201521008314.2

    申请日:2015-12-08

    Abstract: 一种接触器,包括底座和安装于底座上的基座,所述底座或基座的侧壁同时设有与附件模块的定位部件配合安装的固定凹槽和使得附件模块的运动部件插入基座内部与触头支持接触配合的穿插通孔。本实用新型接触器将接触器与附件模块定位安装的固定凹槽和穿插通孔同时设于底座上,实现附件模块准确方便的与接触器进行定位安装,解决了现有接触器结构的固定凹槽和穿插通孔分别设于底座和基座上带来的附件模块定位不准确,安装困难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接触器增加连接支架结构,底座相对于现有基座向上位移,使得穿插通孔和固定凹槽同时设于基座上。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