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588885B
公开(公告)日:2022-09-13
申请号:CN202110896701.8
申请日:2021-08-05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业园区异味检测方法,通过嵌入固定点空气质量微站,可识别污染源排放的特征异味污染物;可结合现场采样分析,标定和校准传感器信号;可为飞行巡检的电源充电;通过无人机搭载飞行巡检,可扩大检测范围、快速切换检测点位;定点检测与飞行巡检可共享异味数据库。本发明克服了定点检测覆盖范围小、飞行巡检缺乏与污染源的关联问题,适用于工业园区多污染源、多污染物造成的复杂环境异味监测与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10849955B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1911224960.5
申请日:2019-12-03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G01N27/416 , G01N27/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灵敏度的氨气气体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高灵敏度氨气气体传感器包括金叉指电极基片和气敏材料层,所述金叉指电极基片由下层的氧化铝陶瓷衬底和固定于在其表面的金叉指电极构成,所述气敏材料层涂覆在金叉指电极表面;所述气敏材料层主体成分为贵金属钌修饰的氧化钨,采用钨酸钠作为钨源,氯化钌作为贵金属来源。本发明使用3D打印方法在金叉指电极上沉积气敏材料,能方便快速的得到厚度和形状可控的气敏薄膜,制备方法简单,制作成本低,适合大规模生产;本发明中贵金属钌的修饰增强了气敏材料的表面活性,促进了待测气体与气敏材料的反应,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气敏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1018025A
公开(公告)日:2020-04-17
申请号:CN201911414761.0
申请日:2019-12-31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C02F1/16 , C02F1/12 , B01D46/02 , B03C3/04 , C02F101/12 , C02F101/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烟气余热利用的智能化废水零排放耦合脱氯系统,与烟气除尘脱硫系统配合使用,其包括装置层、控制层、感知层和优化层,所述的装置层用于通过锅炉烟气余热实现废水脱氯,控制层用于控制装置层的运行并设定控制参数,感知层用于监测装置层的烟气和废水信息并将信息反馈给优化层,优化层用于接收感知层的信息并优化控制层的设定控制参数。本发明可以减少废水蒸发时氯离子随烟气外排重新进入废水浓缩系统和脱硫系统,实现废水的源头减排;同时浓缩废水蒸发副产物为高含氯盐和重金属物质由独立运行的高效袋式除尘器捕集下来,避免造成原有除尘系统灰品质下降。
-
公开(公告)号:CN117427468A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311598732.0
申请日:2023-11-28
Applicant: 浙江大学 , 浙江天地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脱硫脱碳吸收剂的回用系统及其使用和灵活调控方法,系统包括相互连通的分区吸收塔和吸收剂高效捕集回用吸收污染物一体化装置,分区吸收塔包括由下而上顺次设置的脱硫区、第一脱碳区、第二脱碳区和塔顶除雾装置,脱硫区与脱硫吸收剂池相连通,第一脱碳区与第一脱碳吸收剂池相连通,第二脱碳区与第二脱碳吸收剂池相连通;脱硫吸收剂池、第一脱碳吸收剂池、第二脱碳吸收剂池分别与补胺或氨池相连通。本发明保证了脱硫满足超低排放要求,系统吸收剂损耗率可降低95%以上,气态氨或胺、气溶胶脱除效率超过99%,脱碳效率可提升至95%以上,甚至可以达到99%,同时可降低系统运行成本25%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1018025B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1911414761.0
申请日:2019-12-31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C02F1/16 , C02F1/12 , B01D46/02 , B03C3/04 , C02F101/12 , C02F101/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烟气余热利用的智能化废水零排放耦合脱氯系统,与烟气除尘脱硫系统配合使用,其包括装置层、控制层、感知层和优化层,所述的装置层用于通过锅炉烟气余热实现废水脱氯,控制层用于控制装置层的运行并设定控制参数,感知层用于监测装置层的烟气和废水信息并将信息反馈给优化层,优化层用于接收感知层的信息并优化控制层的设定控制参数。本发明可以减少废水蒸发时氯离子随烟气外排重新进入废水浓缩系统和脱硫系统,实现废水的源头减排;同时浓缩废水蒸发副产物为高含氯盐和重金属物质由独立运行的高效袋式除尘器捕集下来,避免造成原有除尘系统灰品质下降。
-
公开(公告)号:CN111068516B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010059365.7
申请日:2020-01-18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元强化耦合智能调控防止高粘性灰在催化剂表面沉积的系统及方法,包括依次设置在静电除尘器出口至SCR脱硝反应器间烟道中的烟气热循环利用子系统、颗粒调质改性子系统、多场均布滤尘子系统、催化剂物理再生子系统,所述烟气热循环利用子系统、颗粒调质改性子系统、多场均布滤尘子系统、催化剂物理再生子系统分别与智能调控平台相连。本发明通过颗粒调质改性、多场均布滤尘、催化剂物理再生等多元手段,以低成本稳定高效为寻优目标,耦合智能化调控全流程优化控制,实现高粘性灰源头减排‑迁移过程脱除‑物理再生清除等全流程多手段匹配优化控制,在防止高粘性灰在催化剂表面沉积的同时,低成本实现SCR脱硝系统安全高效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0849955A
公开(公告)日:2020-02-28
申请号:CN201911224960.5
申请日:2019-12-03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G01N27/416 , G01N27/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灵敏度的氨气气体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高灵敏度氨气气体传感器包括金叉指电极基片和气敏材料层,所述金叉指电极基片由下层的氧化铝陶瓷衬底和固定于在其表面的金叉指电极构成,所述气敏材料层涂覆在金叉指电极表面;所述气敏材料层主体成分为贵金属钌修饰的氧化钨,采用钨酸钠作为钨源,氯化钌作为贵金属来源。本发明使用3D打印方法在金叉指电极上沉积气敏材料,能方便快速的得到厚度和形状可控的气敏薄膜,制备方法简单,制作成本低,适合大规模生产;本发明中贵金属钌的修饰增强了气敏材料的表面活性,促进了待测气体与气敏材料的反应,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气敏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7398813A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2311598728.4
申请日:2023-11-28
Applicant: 浙江大学 ,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相高效吸收耦合固相低能耗脱附的碳捕集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液相吸收CO2部分、吸收产物脱水部分、吸收产物干化解吸部分、CO2分离提纯部分和吸收剂溶液制备部分,吸收产物脱水部分分别与液相吸收CO2部分、吸收产物干化解吸部分相连通,吸收产物干化解吸部分与CO2分离提纯部分、吸收剂溶液制备部分相连通,吸收剂溶液制备部分与液相吸收CO2部分相连通。本发明在发挥固体吸收剂液相高效捕集CO2优点的同时,分离固相吸收产物,大幅度减少吸收产物中水含量,进而减少吸收产物解吸脱附过程水的蒸发潜热,实现CO2解吸能耗的大幅降低。
-
公开(公告)号:CN113588885A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110896701.8
申请日:2021-08-05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业园区异味检测方法,通过嵌入固定点空气质量微站,可识别污染源排放的特征异味污染物;可结合现场采样分析,标定和校准传感器信号;可为飞行巡检的电源充电;通过无人机搭载飞行巡检,可扩大检测范围、快速切换检测点位;定点检测与飞行巡检可共享异味数据库。本发明克服了定点检测覆盖范围小、飞行巡检缺乏与污染源的关联问题,适用于工业园区多污染源、多污染物造成的复杂环境异味监测与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11068516A
公开(公告)日:2020-04-28
申请号:CN202010059365.7
申请日:2020-01-18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元强化耦合智能调控防止高粘性灰在催化剂表面沉积的系统及方法,包括依次设置在静电除尘器出口至SCR脱硝反应器间烟道中的烟气热循环利用子系统、颗粒调质改性子系统、多场均布滤尘子系统、催化剂物理再生子系统,所述烟气热循环利用子系统、颗粒调质改性子系统、多场均布滤尘子系统、催化剂物理再生子系统分别与智能调控平台相连。本发明通过颗粒调质改性、多场均布滤尘、催化剂物理再生等多元手段,以低成本稳定高效为寻优目标,耦合智能化调控全流程优化控制,实现高粘性灰源头减排-迁移过程脱除-物理再生清除等全流程多手段匹配优化控制,在防止高粘性灰在催化剂表面沉积的同时,低成本实现SCR脱硝系统安全高效运行。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