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In2O3核壳纳米带结构的静电纺丝合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963525B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1911289787.7

    申请日:2019-12-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In2O3核壳纳米带结构的静电纺丝合成方法,步骤包括:将三价铟盐、1,3,5‑苯三甲酸、盐酸羟胺和丙烯酰胺依次加入乙醇、N,N‑二甲基甲酰胺和乙二醇甲醚的混合溶液中,搅拌均匀;将聚乙烯吡咯烷酮加入上述溶液,得到均一成分的前驱体纺丝液,通过静电纺丝法制备前驱体纤维;所制备的前驱体纤维在马弗炉中进行高温煅烧,得到产品。本发明通过设计前驱体纺丝液反应体系,调控纺丝参数和调节煅烧制度,得到尺寸均一、形貌可控、壳层厚度可调的In2O3核壳纳米带结构。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易于调控,选用的原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产物的微观形貌均一,重复性好,在气敏传感、催化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种In2O3核壳纳米带结构的静电纺丝合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963525A

    公开(公告)日:2020-04-07

    申请号:CN201911289787.7

    申请日:2019-12-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In2O3核壳纳米带结构的静电纺丝合成方法,步骤包括:将三价铟盐、1,3,5-苯三甲酸、盐酸羟胺和丙烯酰胺依次加入乙醇、N,N-二甲基甲酰胺和乙二醇甲醚的混合溶液中,搅拌均匀;将聚乙烯吡咯烷酮加入上述溶液,得到均一成分的前驱体纺丝液,通过静电纺丝法制备前驱体纤维;所制备的前驱体纤维在马弗炉中进行高温煅烧,得到产品。本发明通过设计前驱体纺丝液反应体系,调控纺丝参数和调节煅烧制度,得到尺寸均一、形貌可控、壳层厚度可调的In2O3核壳纳米带结构。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易于调控,选用的原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产物的微观形貌均一,重复性好,在气敏传感、催化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种表面负载颗粒的棒状MoO3/ZnMoO4结构的合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052475A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811128654.7

    申请日:2018-09-27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表面负载颗粒的棒状MoO3/ZnMoO4材料的合成方法,属于功能性无机材料制备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将浓HNO3、H2O和异丙醇混合均匀获得混合溶剂,然后加入H24Mo7N6O24.4H2O和三甲基十八烷基氯化铵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溶液;然后进行溶剂热反应得到MoO3;以甲醇和丙三醇为溶剂,将含有2‑甲基咪唑和苯并咪唑的溶液B加入到含有MoO3、PVP、1‑乙烯基‑2‑吡咯烷酮和可溶性锌盐的溶液A中,搅拌后干燥得到前驱体;再进行热处理,得到最终产物。产物的形状为表面负载颗粒的棒状,棒的直径为0.1‑0.7μm,长径比为15‑25:1,颗粒粒径为0.03‑0.3μm。本发明所采用的化学试剂价格低廉,实验参数易于控制,所得产品形貌特殊稳定,产量大,有利于MoO3/ZnMoO4规模化生产。

    一种沟壑状MoO3的合成方法及其产品

    公开(公告)号:CN108950734A

    公开(公告)日:2018-12-07

    申请号:CN201810972340.9

    申请日:2018-08-24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沟壑状MoO3材料的合成方法:将钼盐、2‑甲基咪唑、双氰胺、PVP依次加入乙醇、DMF和三乙胺的混合溶剂中,搅拌得到纺丝液;采用静电纺丝制备前驱体纤维;最后将所得前驱体纤维在空气条件下进行高温煅烧,得到产品。本发明设计了合理的前驱体纺丝液体系及静电纺丝参数,所得产物微观形貌特殊,重复性好,产物纯度较高,并且制备工艺简便,利于实际生产,产物在催化、吸附、气敏等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一种立方相In2O3微纳米球结构合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642287B

    公开(公告)日:2022-01-07

    申请号:CN201910947867.0

    申请日:2019-10-08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立方相In2O3微纳米球的合成方法,步骤包括:将可溶性铟盐加入到N,N‑二甲基甲酰胺、水、1,3,5‑三甲苯的混合溶剂中,搅拌均匀;然后,加入适量的2‑氨基对苯二甲酸、尿素、碳酸氢钠、苯均四酸、聚乙烯吡咯烷酮K‑30,搅拌得到均匀溶液;经溶剂热反应,将产物离心、洗涤干燥后得到前驱体;将前驱体进行热处理,得到了立方相的In2O3材料。本发明采用溶剂热反应和热反应相结合的方法得到了立方相In2O3微纳米球结构。本发明所用的原料均来源丰富,运输、储存等方便,加工成本较低,加工简单,便于控制,产品的微观形貌特殊,尺寸均匀、可调,在传感、催化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一种表面负载颗粒的棒状MoO3/ZnMoO4结构的合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052475B

    公开(公告)日:2020-07-21

    申请号:CN201811128654.7

    申请日:2018-09-27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表面负载颗粒的棒状MoO3/ZnMoO4材料的合成方法,属于功能性无机材料制备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将浓HNO3、H2O和异丙醇混合均匀获得混合溶剂,然后加入H24Mo7N6O24.4H2O和三甲基十八烷基氯化铵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溶液;然后进行溶剂热反应得到MoO3;以甲醇和丙三醇为溶剂,将含有2‑甲基咪唑和苯并咪唑的溶液B加入到含有MoO3、PVP、1‑乙烯基‑2‑吡咯烷酮和可溶性锌盐的溶液A中,搅拌后干燥得到前驱体;再进行热处理,得到最终产物。产物的形状为表面负载颗粒的棒状,棒的直径为0.1‑0.7μm,长径比为15‑25:1,颗粒粒径为0.03‑0.3μm。本发明所采用的化学试剂价格低廉,实验参数易于控制,所得产品形貌特殊稳定,产量大,有利于MoO3/ZnMoO4规模化生产。

    一种In2O3八面体/纤维多级结构的制备方法及所得产品

    公开(公告)号:CN110777437A

    公开(公告)日:2020-02-11

    申请号:CN201910947868.5

    申请日:2019-10-08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In2O3八面体/纤维多级结构的制备方法及所得产品,步骤包括:将铟盐、四丁基溴化铵、琼脂糖、十八胺加入乙醇、N,N-二甲基甲酰胺、乙酸甲酯和三乙胺的混合溶剂中,搅拌均匀至透明后,再加入PVP,搅拌均匀后得到前驱体纺丝液;将前驱体纺丝液通过静电纺丝法得到前驱体纤维,然后将所得前驱体纤维进行煅烧,得到产品。本发明设计新颖的前驱体反应体系,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合成了一种In2O3八面体/纤维多级结构,具有制备工艺简单,反应体系稳定,纺丝参数易于调控,产物的微观形貌特殊,且分散性、重复性好,在气敏传感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种链珠状颗粒自组装的In2O3中空笼的合成方法及所得产品

    公开(公告)号:CN112811461B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110269881.7

    申请日:2021-03-12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链珠状颗粒自组装的In2O3中空笼的合成方法及所得产品,步骤包括:将硝酸铟水合物加入N,N‑二甲基甲酰胺(DMF)、水、乙偶姻和二甲基亚砜混合溶液中,搅拌均匀后,依次加入对苯二甲酸和咪唑,搅拌0.5 h后将溶液加热,进行溶剂热反应;反应后,静置2 h,将产物离心、洗涤干燥得到前驱体颗粒,经煅烧后得到链珠状颗粒自组装的In2O3中空笼。本发明通过设计反应体系组成及调控煅烧制度,利用价格低廉、储量丰富的原料,制备出微观形貌特殊、便于控制、重复性好的产品,在传感、催化、电化学、生物医学、化工检测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一种In2O3颗粒/In2O3纳米带的合成方法及所得产品

    公开(公告)号:CN110790302B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1910947861.3

    申请日:2019-10-08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In2O3颗粒/In2O3纳米带多级结构的制备方法及所得产品,步骤包括:将铟盐、双氰胺、乙基纤维素、PVP加入到乙醇、1,3,5‑三甲苯和DMF混合溶液中搅拌至透明,得到纺丝液,通过静电纺丝形成前驱体纤维;将得到的前驱体纤维在空气气氛下煅烧,得到产品。本发明设计的前驱体反应体系新颖,静电纺丝过程操作简便,反应体系稳定且工艺参数可调控,得到了形貌可调控的In2O3多级结构,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分散性,适合工业化生产,将在气敏应用领域发挥重要的作用。

    一种MoO3自组装六棱柱结构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921708B

    公开(公告)日:2021-12-24

    申请号:CN201911290032.9

    申请日:2019-12-16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MoO3自组装六棱柱的合成方法,步骤包括:将可溶性钼盐加入到水、异丙醇和1,3,5‑三甲苯的混合溶剂中,搅拌均匀;然后,加入适量的十二烷基硫酸钠、聚醚F127、聚乙烯吡咯烷酮K‑30和十二胺,搅拌得到均匀溶液;再加入硝酸调节pH值,经水热反应,将产物离心、洗涤干燥后得到前驱体;将前驱体进行热处理,得到了α‑MoO3材料。本发明采用水热反应和热处理工艺相结合的方法得到了正交相板状MoO3自组装六棱柱结构。本发明所用的原料价格便宜,易于储存,合成方法简单,产品的形貌特殊且尺寸均匀、可调,在传感、催化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