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125295A
公开(公告)日:2021-07-16
申请号:CN201911403696.1
申请日:2019-12-31
Applicant: 江苏苏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灯芯效应下经混凝土表面水分蒸发速率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所述测试装置组成为密闭测试环境箱、环境参数控制系统、质量测试系统、数据传输系统和数据处理系统:所述装置将试块下部浸泡在装样容器的侵蚀溶液中,试块上部暴露在特定温湿度及风速环境中;侵蚀溶液仅能在灯芯作用下在待测混凝土试块内传输,并最终通过混凝土上部分表面蒸发到密封环境中;通过测试装置质量变化、计算出经混凝土表面的水分蒸发速率。本装置既可以在施工前模拟现场服役环境,测试不同配合比的水分蒸发速率数值,用以筛选最优的抗盐结晶混凝土配合比;同时亦可以钻芯获取既有混凝土结构的芯样,用以评估既有混凝土结构的抗盐结晶侵蚀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661145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709807.2
申请日:2024-11-27
Applicant: 江苏京沪高速公路有限公司 , 江苏宿淮盐高速公路管理有限公司 , 江苏高速公路工程养护技术有限公司 , 江苏苏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4B28/04 , C04B28/00 , C04B111/2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混凝土防侵蚀技术领域,尤其公开了一种抗碳硫硅钙石型硫酸盐侵蚀的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该混凝土在混凝土常规组分的基础上,通过复配多种组分,其一利用密实‑疏水材料阻碍SO42‑和CO32‑的侵入,其二利用阴离子型层状化合物对SO42‑和CO32‑的沉淀固化作用、及煅烧操作的增强作用,辅以辅助胶凝材料中组分的再反应生成阴离子型层状化合物的作用,减缓SO42‑和CO32‑与水泥水化产物反应生成碳硫硅钙石的进程,其三通过具有短粗结构的纤维的约束作用延长部分生成的碳硫硅钙石型硫酸盐侵蚀产生的不胶结产物对混凝土造成的力学衰减,通过“阻‑缓‑延”的复合作用体系化对整个侵蚀过程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手段,分阶段发挥长效优异的抵抗侵蚀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272462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310828808.8
申请日:2023-07-06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江苏苏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119/02 , G06F11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扩散系数时变规律的混凝土中多离子传输评估方法,属于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建立混凝土结构内部水分传输模型;建立混凝土结构内离子扩散系数时变模型;根据水分传输模型和离子扩散系数时变模型分别获得水分饱和度和氯离子、硫酸根离子以及钙离子所对应的扩散系数,基于所述水分饱和度和所述扩散系数建立多离子耦合传输模型。本发明提供的基于扩散系数时变规律的混凝土中多离子传输评估方法揭示了海洋环境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退化规律、为开展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和预测其使用寿命奠定理论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7886535B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311152786.4
申请日:2023-09-07
Applicant: 江苏苏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掺型混凝土密实增强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所述内掺型混凝土密实增强剂由水化产物生长改性组分、加速水泥矿物溶解组分及晶体抑制生长组分按质量比1:1:1经由物理化学反应得到,所述水化产物生长改性组分为醇胺,所述加速水泥矿物溶解组分为聚乙烯胺,所述晶体抑制生长组分为糖类水分散溶液。本发明采用多组分复配方法,进行水泥基材料早期水化产物密度调控,提升水泥水化后期速率,实现微结构密实和强度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8549308A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310167953.6
申请日:2023-02-27
Applicant: 江苏苏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压环境下混凝土气体渗透性能实时测试装置,包括真空泵、测试腔、负压陶瓷头和控制终端,其中测试腔一端通过管道与真空泵相连,测试腔的另一端通过管道与气体流量计相连,真空泵出口与测试腔底部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气压表,测试腔侧壁设有塑胶密封口,负压陶瓷头的导线通过塑胶密封口与控制终端连接,气压表和气体流量计也均通过导线与控制终端连接,每根导线上均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和数据采集器;采用本发明方案对于非无完全干燥的混凝土,可以直接确定混凝土内部达到真空状态起始点的时间,对混凝土的气体传输性能进行实时监控,对混凝土内部气体传输的本征表征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4075052A
公开(公告)日:2022-02-22
申请号:CN202010833465.0
申请日:2020-08-18
Applicant: 博特新材料泰州有限公司 , 江苏苏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南京博特新材料有限公司 , 新疆苏博特新材料有限公司
IPC: C04B24/14 , C04B103/6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型电迁移钢筋阻锈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所述钢筋阻锈剂由电迁移阻锈组分、正电修饰的纳米二氧化硅、渗透组分及溶剂组分混合而成;所述电迁移阻锈组分为有机胺和碱性氨基酸以任意比例复合而成的混合物,所述正电修饰的纳米二氧化硅由硅烷偶联剂与纳米二氧化硅发生接枝反应制得,所述渗透组分选自磷酸酯、聚氧乙烯醚的一种或两种以任意比例混合,所述溶剂组分为水。本发明所述钢筋阻锈剂对既有结构混凝土密实性进行改善,将既有结构的钢筋阻锈防护和基体密实防护设计在一起,且基体密实防护可以有效减少阻锈防护组分的溶出并阻挡氯离子、硫酸根离子进一步侵蚀混凝土基体和钢筋。
-
公开(公告)号:CN113045338A
公开(公告)日:2021-06-29
申请号:CN201911381974.8
申请日:2019-12-28
Applicant: 江苏苏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铁杂质石材的环保除锈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环保除锈剂按质量分数计由以下组分组成:有机酸15%~30%,无机酸0.5%~2%,渗透剂0.5%~1.5%,铵类化合物5%~8%,石蜡油1%~5%,醇胺0.5%~1.5%,余量为水。本发明所述除锈剂中的有机酸具有配位作用,可与铁离子配位产生Fe2+、Fe3+以致络合铁离子,使其生成稳定的络合物以便进一步快速除锈;本发明的石材除锈剂除锈后,可在石材表面形成吸附膜以达到除锈不返锈的目的,并保持石材本色;本发明工艺简单且对环境无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19089624B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310823296.6
申请日:2023-07-06
Applicant: 江苏苏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江苏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17/11 , G01N17/00 , G01N33/38 , G06F111/10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饱和度和孔隙率的混凝土中多离子传输评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构建混凝土内部水分传输模型;构建水分饱和度影响下混凝土内部钙溶蚀模型;构建水分饱和度和钙溶蚀影响下混凝土内硫酸根离子传输反应模型;构建水分饱和度、钙溶蚀和硫酸根离子耦合作用下混凝土内部氯离子传输反应模型。本发明提供的考虑饱和度和孔隙率的混凝土中多离子传输评估方法,综合考虑水分饱和度、孔隙率变化和离子间化学反应对于海洋环境下长期服役混凝土内部离子传输过程中的影响,建立氯‑硫耦合侵蚀和钙溶蚀共同作用下混凝土中氯离子传输模型,揭示海洋环境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退化规律。
-
公开(公告)号:CN119089624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310823296.6
申请日:2023-07-06
Applicant: 江苏苏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江苏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17/11 , G01N17/00 , G01N33/38 , G06F111/10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饱和度和孔隙率的混凝土中多离子传输评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构建混凝土内部水分传输模型;构建水分饱和度影响下混凝土内部钙溶蚀模型;构建水分饱和度和钙溶蚀影响下混凝土内硫酸根离子传输反应模型;构建水分饱和度、钙溶蚀和硫酸根离子耦合作用下混凝土内部氯离子传输反应模型。本发明提供的考虑饱和度和孔隙率的混凝土中多离子传输评估方法,综合考虑水分饱和度、孔隙率变化和离子间化学反应对于海洋环境下长期服役混凝土内部离子传输过程中的影响,建立氯‑硫耦合侵蚀和钙溶蚀共同作用下混凝土中氯离子传输模型,揭示海洋环境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退化规律。
-
公开(公告)号:CN118771778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0982041.9
申请日:2024-07-22
Applicant: 江苏苏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江苏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4B24/42 , C04B103/6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建筑材料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可减少水泥用量的抗碳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抗碳化材料的原料按质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imgabs0#余量为水;抗碳化材料是以纳米材料为晶核且表面为多孔网状结构。本申请不仅使得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抗碳化效果,而且在减少每方水泥用量的情况下仍具有和基准组相当的抗压强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