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374343A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410669283.2
申请日:2024-05-28
Applicant: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泰州农科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人工接种植物病毒的装置。该适用于人工接种植物病毒的装置,包括,外侧保护壳体,所述外侧保护壳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微型气泵,所述外侧保护壳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微型气泵,所述外侧保护壳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引导壳体,所述引导壳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棉质条,所述引导壳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纤维刷毛,所述引导壳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金属杆件。该适用于人工接种植物病毒的装置,通过内置的微型气泵、流通孔,以及精细的针管设计,这种装置能够精确控制病毒溶液的注入量和注入位置,从而提高接种的精确性和效果,装置采用弹性固定头和硬质盖子口的设计,以及外侧固定套筒的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6508445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10325330.7
申请日:2023-03-30
Applicant: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泰州农科所
IPC: A01C1/06 , B08B9/087 , B01F27/922 , B01F35/12 , B01F35/9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农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减少种子损伤的拌种包衣设备。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将种衣剂均匀输送至搅拌罐内部,提高拌种包衣的效率,减少种子损伤的拌种包衣设备。一种减少种子损伤的拌种包衣设备,包括有底座、搅拌罐、阀门、搅拌机构和加药机构,底座上部连接有搅拌罐,搅拌罐底部转动式连接有阀门,搅拌罐上设有用于对种子进行搅拌的搅拌机构,搅拌罐上设有用于输送种衣剂的加药机构。本发明通过在水泵的作用下将药箱内的种衣剂输送至第一搅拌叶内,第一搅拌叶与第二搅拌叶相互配合进行搅拌,能够达到将种衣剂均匀输送至搅拌罐内部,提高拌种包衣的效率,减少种子损伤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6138095A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310375542.6
申请日:2023-04-11
Applicant: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泰州农科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农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播种前的地膜覆盖设备。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在铺设地膜的同时,对地膜进行覆土提高覆膜效率的播种前的地膜覆盖设备。一种播种前的地膜覆盖设备,包括有连接头、连接架、移动轮、覆膜机构和盖土机构,连接架左侧连接有连接头,连接架右部前后对称转动式连接有移动轮,连接架中部设有用于对田间土壤进行覆膜的覆膜机构,连接架右部设有用于对地膜前后两侧进行盖土的盖土机构。本发明通过第一膜卷在放置架上进行转动,再通过铲头将土壤铲起覆盖在地膜两侧,能够达到在铺设地膜的同时,对地膜进行覆土提高覆膜效率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901530B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163803.9
申请日:2024-08-22
Applicant: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泰州农科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培育抗芋疫霉植物的方法,涉及抗芋疫霉植物技术领域。该培育抗芋疫霉植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待移栽地的环境要求,选择适宜待移栽地的培育种芋;将选好的种芋催芽10d,在无菌环境下剥取顶芽,并在试管中通过培养基进行组织培养,培养90‑150d,至芋苗出叶3‑5片,主根系约6‑10cm后移栽至苗床上营养钵里培养30‑40天;对上述芋苗进行均匀施加磷、钾肥,且喷洒杀菌剂;将上述芋苗移至待移栽地,并按移栽标准进行移植;将环境空气湿度控制为60‑75%,并进行遮阴处理,保湿和遮阴的管理10‑15天,7天以后保持湿度且提高光照。本发明通过控制植株的生长环境,使其适应于外界气候,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提高了存活率和抗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901530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1163803.9
申请日:2024-08-22
Applicant: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泰州农科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培育抗芋疫霉植物的方法,涉及抗芋疫霉植物技术领域。该培育抗芋疫霉植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待移栽地的环境要求,选择适宜待移栽地的培育种芋;将选好的种芋催芽10d,在无菌环境下剥取顶芽,并在试管中通过培养基进行组织培养,培养90‑150d,至芋苗出叶3‑5片,主根系约6‑10cm后移栽至苗床上营养钵里培养30‑40天;对上述芋苗进行均匀施加磷、钾肥,且喷洒杀菌剂;将上述芋苗移至待移栽地,并按移栽标准进行移植;将环境空气湿度控制为60‑75%,并进行遮阴处理,保湿和遮阴的管理10‑15天,7天以后保持湿度且提高光照。本发明通过控制植株的生长环境,使其适应于外界气候,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提高了存活率和抗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296555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530275.1
申请日:2023-11-16
Applicant: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泰州农科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属于花生收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快速收获的花生的种植设备及方法,包括单轮驱动装置,其内部对松土及间距控制装置、收取及震动装置和剥离装置进行安装,且通过单轮驱动装置能够在两组种植壤的中间移动,松土及间距控制装置,其安装在单轮驱动装置的内部前端,且通过松土及间距控制装置能够对两组种植壤之间的间距进行调节,同时能够对种植壤内种植的花生进行铲出,本发明具有体积较小、生产成本较低和操作难度较低,且能够方便快捷的对花生进行收取的特点,同时能够对花生根和花生进行分离,且方便对花生根进行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17263741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226813.8
申请日:2023-09-22
Applicant: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泰州农科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根瘤菌剂的添加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花生根瘤菌剂的添加剂及其施肥方法。技术问题:该花生根瘤菌剂的添加剂及其施肥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下花生根瘤菌剂对提高土壤酶活力的能力不够,花生根瘤菌剂中的营养元素不能很好的被转化利用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一种花生根瘤菌剂的添加剂,该添加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饼肥60~70份、磷酸钙10~15份、己酸二乙氨基乙醇酯5~10份、胞外多糖5~10份、苜蓿液5~10份、钼3~5份、硼3~5份、复合常量元素3~5份、硫1~3份和营养水3~5份。本发明将添加剂与根瘤菌剂相结合,具有改良土壤、刺激花生的生长、改善花生品质等功效,此外饼肥能刺激花生的多种酶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204171A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311340534.4
申请日:2023-10-17
Applicant: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泰州农科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花生播种覆膜施肥一体机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花生播种覆膜施肥一体机,包括挖坑机构、洒水机构、上料机构、压合机构、盖合机构,所述挖坑机构内部设有洒水机构,所述洒水机构上端设有上料机构,所述上料机构一端设有压合机构,所述压合机构一端设有盖合机构,通过设置的第一滑动块与进水管的滑动配合可以在第一V形板间隔挖出凹坑内喷洒肥料溶液,在第二滑动块上端的滑槽高于第一进料斗的顶端的时候花生种子就会沿着倾斜面掉落至第一V形板挖好的凹坑中,采用设置的倾斜板插入土中的时候会将薄膜两侧的泥土翻动盖合在薄膜的两侧边缘,以及在薄膜的中心位置间隔一端距离盖合一些泥土可以大大提高覆膜的牢固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016548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1003152.2
申请日:2023-08-09
Applicant: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泰州农科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农药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芸苔素内酯制剂及其使用方法。一种芸苔素内酯制剂,包括如下原料:芸苔素内酯粉末、DMSO、农乳602和水;或芸苔素内酯粉末、DMSO和酒精。本发明记载的0.01%芸苔素内酯制剂500倍液稀释度优于1000倍液稀释度和2000倍液稀释度,能显著促进花生生长发育,花生的发芽率、发芽势和产量也显著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11631093A
公开(公告)日:2020-09-08
申请号:CN202010529280.0
申请日:2020-06-11
Applicant: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泰州农科所
IPC: A01G22/20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大麦栽培的一种若叶大麦的高效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通过传统育种方法对所有选种进行实验栽培,利用SPSS主成分分析法对若叶大麦田间农艺性状进行综合排序,初步筛选出排名靠前的若叶大麦品种,再对排名靠前的若叶大麦品种进行嫩叶产量、SOD酶活性、蛋白质及K含量的产量和品质性状以及刈青后再生能力分析,筛选专用的若叶大麦品种;S2、对种植的植株密度进行分组编号,并将不同品种的若叶大麦进行分组播种。本发明通过利用SPSS主成分分析法对大麦品种各田间农艺性状进行分析,可以提高栽培选种时的准确性;通过对5-6叶期和7-8叶期的大麦品种进行不同种植密度的栽培,可以便于选取最适的播种密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