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548865B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510116682.0
申请日:2025-01-24
Applicant: 江苏理工学院 , 南京万洄绿色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水系电池废水快速沉淀装置,主要包括漏斗状壳体、设于漏斗状壳体内的辅助沉淀漏斗、顶盖、污水入口、净水出口、第一污泥收集箱、第二污泥收集箱;辅助沉淀漏斗的外表面与漏斗状壳体的内表面之间,形成一从上到下面积逐渐增大的渐扩环形流路;辅助沉淀漏斗的内表面设有多层上下相互平行的、宽度相同的环形导向板;辅助沉淀漏斗顶部中心处往下有一中空结构的辅助悬浮物沉淀部;辅助悬浮物沉淀部进一步的位于环形导向板的内环中,并与环形导向板保持有间隔;该装置不仅结构简单,体积小巧轻便;还采用多种结构的沉淀部件,对不同浓度的污水进行多级连续处理,以确保更全面的污水沉淀。
-
公开(公告)号:CN119581516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669818.2
申请日:2024-11-21
Applicant: 江苏理工学院
IPC: H01M4/36 , H01M4/485 , H01M4/48 , H01M10/05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钛酸钠复合氧化锌负极材料、负极片和电池。负极材料为钛酸钠复合氧化锌纳米材料;化学分子式为:Na2Ti3O7/ZnO;其采用熔盐法制备而成:将钠源、钛源、氧化锌,与氯化盐混合均匀,于750~1000℃的温度、空气氛围进行煅烧,再经清洗、分离、干燥后,即得到钛酸钠复合氧化锌纳米材料。负极片,含有前述的钛酸钠复合氧化锌负极材料。电池,包括电池外壳、正极片、隔离膜、前述的负极片、以及电解液。本发明采用熔盐法制备的钛酸钠复合氧化锌纳米材料,制造容易、可重复性高、原料利用率高、纯度高,具有优良的结晶性和电化学性能;负极片,可增强电极颗粒之间的导电连接;电池,具有较高的电池比容量。
-
公开(公告)号:CN119548865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510116682.0
申请日:2025-01-24
Applicant: 江苏理工学院 , 南京万洄绿色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水系电池废水快速沉淀装置,主要包括漏斗状壳体、设于漏斗状壳体内的辅助沉淀漏斗、顶盖、污水入口、净水出口、第一污泥收集箱、第二污泥收集箱;辅助沉淀漏斗的外表面与漏斗状壳体的内表面之间,形成一从上到下面积逐渐增大的渐扩环形流路;辅助沉淀漏斗的内表面设有多层上下相互平行的、宽度相同的环形导向板;辅助沉淀漏斗顶部中心处往下有一中空结构的辅助悬浮物沉淀部;辅助悬浮物沉淀部进一步的位于环形导向板的内环中,并与环形导向板保持有间隔;该装置不仅结构简单,体积小巧轻便;还采用多种结构的沉淀部件,对不同浓度的污水进行多级连续处理,以确保更全面的污水沉淀。
-
公开(公告)号:CN114843486B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210594103.X
申请日:2022-05-27
Applicant: 江苏理工学院
IPC: H01M4/36 , H01M4/485 , H01M4/58 , H01M10/0525 , H01M10/058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包括如下结构:卷绕电芯组件,含浸所述卷绕电芯组件的电解液,装载所述卷绕电芯组件和所述电解液的金属外壳,以及密封所述金属外壳的密封盖;所述卷绕电芯组件包括正极箔、负极箔以及将所述正极箔和所述负极箔隔开的隔膜;所述正极箔上包含正极活性物质,所述正极活性物质为LiCoO2/C3N4复合材料;所述负极箔上包含负极活性物质,所述负极活性物质为M2GeO4材料,其中M选自Zn、Mn、Co、Cd中的一种或多种,具体是Zn2GeO4、Mn2GeO4、Co2GeO4、Zn1.8Cd0.2GeO4中的一种;本发明电池具有较高的可逆容量以及较好的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快充性能较为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18213529A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410364387.2
申请日:2024-03-28
Applicant: 江苏理工学院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过渡金属掺杂的钼酸钴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负极片和电池,属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技术领域。本申请实施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钼酸钴作为负极材料存在的本征电子电导率低以及锂离子迁移动力低的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的过渡金属掺杂的钼酸钴纳米材料,过渡金属掺杂的钼酸钴纳米材料的化学分子式为:Co1‑xMxMoO4,其中M代表过渡金属,x的取值范围为0<x≤0.075。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材料,通过过渡金属元素的掺杂,该材料表现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和极佳的循环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117084A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410234764.0
申请日:2024-03-01
Applicant: 江苏理工学院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一种钙掺杂的硅酸钛锂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负极片和电池,属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技术领域。本申请实施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Li2TiSiO5作为负极材料存在的倍率性能差和离子通道狭窄的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的钙掺杂的硅酸钛锂纳米材料,钙掺杂的硅酸钛锂纳米材料的化学分子式为:Li2‑xCaxTiSiO5,其中x的取值范围为0<x≤0.09。本本申请通过化学气相沉积合成的硅酸钛锂前驱体,然后加入钙源后进行高温烧结合成出钙掺杂的硅酸钛锂纳米材料,通过Ca2+掺杂,可提高硅酸钛锂的结构稳定性,使硅酸钛锂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和长循环稳定性能得到明显改善。
-
公开(公告)号:CN117457876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562691.X
申请日:2023-11-22
Applicant: 江苏理工学院
IPC: H01M4/36 , H01M4/525 , H01M4/485 , H01M4/131 , H01M4/1391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一种镍离子掺杂的改性钼酸锂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负极片和电池,属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技术领域。本申请实施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金属钼酸盐材料因Jahn‑Teller畸变存在严重的结构退化和大体积变化相关的缓慢动力学所导致的比容量衰减迅速、循环性能差的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的镍离子掺杂的改性钼酸锂纳米材料,改性钼酸锂纳米材料的化学分子式为:Li2Mo1‑xNixO4,其中x的取值范围为0.03≤x≤0.1。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材料,通过掺杂过渡金属镍构建纳米级钼酸锂材料应对Jahn‑Teller畸变,减少因循环性能差导致的比容量快速衰减现象,提升钼酸锂的电化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7012951A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310964204.6
申请日:2023-08-02
Applicant: 江苏理工学院
IPC: H01M4/525 , C01G51/00 , B82Y40/00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过渡金属掺杂的钴酸铜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负极片和电池,属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技术领域。本申请实施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钴酸铜作为负极材料存在的本征电子电导率低以及锂离子迁移动力低的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的过渡金属掺杂的钴酸铜纳米材料,过渡金属掺杂的钴酸铜纳米材料的化学分子式为:Cu1‑xMxCo2O4,其中M代表过渡金属,x的取值范围为0.05≤x≤0.1。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材料,通过过渡金属元素的掺杂,该材料表现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和极佳的循环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835637A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310968636.4
申请日:2023-08-03
Applicant: 江苏理工学院
IPC: C01G23/00 , H01M4/485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钙离子掺杂的改性钛酸钠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负极片和电池,属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技术领域。本申请实施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钛酸钠锂作为负极材料存在的电导率差、可逆容量低以及循环稳定性差的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的钙离子掺杂的改性钛酸钠锂材料,其化学分子式为:Na2CaxLi2‑xTi6O14,其中x的取值范围为0≤x≤0.30。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材料,在电化学测试中,该材料表现出较高的放电比容量、较低的内阻和较好的循环寿命,这表明该材料在锂离子电池应用中具有潜力,能够满足性能和循环寿命的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4843486A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210594103.X
申请日:2022-05-27
Applicant: 江苏理工学院
IPC: H01M4/36 , H01M4/485 , H01M4/58 , H01M10/0525 , H01M10/058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包括如下结构:卷绕电芯组件,含浸所述卷绕电芯组件的电解液,装载所述卷绕电芯组件和所述电解液的金属外壳,以及密封所述金属外壳的密封盖;所述卷绕电芯组件包括正极箔、负极箔以及将所述正极箔和所述负极箔隔开的隔膜;所述正极箔上包含正极活性物质,所述正极活性物质为LiCoO2/C3N4复合材料;所述负极箔上包含负极活性物质,所述负极活性物质为M2GeO4材料,其中M选自Zn、Mn、Co、Cd中的一种或多种,具体是Zn2GeO4、Mn2GeO4、Co2GeO4、Zn1.8Cd0.2GeO4中的一种;本发明电池具有较高的可逆容量以及较好的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快充性能较为稳定。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