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653456B
公开(公告)日:2014-12-03
申请号:CN201210149247.0
申请日:2012-05-15
Applicant: 江苏大学
IPC: C03C2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疏水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超疏水玻璃及其制备方法。首先将玻片和浓度为0.5~2.5mol/L的氨水溶液一起置于带有聚四氟乙烯内衬的不锈钢反应釜内,在温度为110~190℃,恒温刻蚀3~12小时后,然后放入烘箱中烘干,再浸入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的乙醇溶液中,浸泡1小时后,取出后在温度为60℃下干燥1小时,得到超疏水玻片表面。本发明操作简单,无需复杂的化学处理,也不需要昂贵的设备,成本低,可控性好,易于产业化。本发明制得的超疏水聚玻璃表面不仅对纯水表面出良好的超疏水性,对酸碱液体也具有具有良好的超疏水性,可应用在玻璃表面的防污、自清洁等方面。
-
公开(公告)号:CN110591144B
公开(公告)日:2022-02-15
申请号:CN201910764909.7
申请日:2019-08-19
Applicant: 江苏大学
IPC: C08J9/36 , B01D17/022 , C08L19/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环境功能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太阳能驱动的自加热多级硫化物原位生长黑色海绵的制备及其应用;步骤如下:将六氯化钨和硫代乙酰胺溶于去离子水中,搅拌得到无色澄清溶液;废橡胶海绵适当裁剪后,浸入溶液中,转移至反应釜中进行水热反应,反应后取出废橡胶海绵用无水乙醇洗净,经干燥后得到黑色块体;将钼酸铵和硫脲分散于去离子水中,搅拌形成无色透明溶液;浸入黑色块体后转移至反应釜中,进行水热反应,反应后取出产物,经无水乙醇、离子水冲洗、冷冻干燥,得到多级硫化物原位生长的黑色海绵。本发明制备的材料具有超疏水超亲油能力、较高强度和热稳定性,在太阳光条件下,能稳定吸收光而自身发热,能够吸收粘度高的重油。
-
公开(公告)号:CN109551593B
公开(公告)日:2020-06-26
申请号:CN201811371761.2
申请日:2018-11-15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木皮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涂覆型木皮软化液的制备方法;将木材进行旋切得到木皮,打磨木皮的表面,除去表面毛刺以及凸起,使表面平整;用氯化钠溶液清洗木皮表面,然后将木皮进行拉伸,在室温条件,保持一定的空气相对湿度,进行静置处理,用丙三醇溶液涂覆,静置后备用;称取氢氧化钠与亚硫酸钠加入去离子水中,经过超声使得固体溶解得到混合溶液,加入氨水进行pH调节,得到软化液,涂覆于木皮表面,在一定的空气相对湿度条件下风干处理,达到一定含水量后停止风干,即实现木皮的软化;本发明处理软化后的木具有高强度,高韧性,有效解决了普通木皮处理带来的强度降低和其他化学处理花费较长时间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5924965B
公开(公告)日:2018-06-26
申请号:CN201610320075.7
申请日:2016-05-13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减摩耐磨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制备碳纤维‑二氧化硅杂化材料;步骤2、制备聚酰亚胺前驱体溶液;步骤3、聚酰亚胺前驱体溶液与碳纤维—二氧化硅杂化材料复合,制备相应复合材料。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新颖,首次通过构筑微纳米杂化材料增强体来改善聚合物的摩擦学性能。该制备工艺操作简单、成本低廉,且将该复合材料具有高的柔韧性、突出的耐磨性以及低的摩擦系数,是一种优异的聚合物基自润滑复合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6145065B
公开(公告)日:2018-04-24
申请号:CN201610524016.1
申请日:2016-07-04
Applicant: 江苏大学
IPC: C01B19/04 , C01G41/00 , B82Y40/00 , C10M125/22 , C10N3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过渡金属硫族化物MX2超薄纳米片、制备方法及其用途,以MX2的元素单质粉为原料,将二者固相混合后用行星式球磨机进行球磨活化,再将混合物装入不锈钢反应容器中在保护气氛下利用高温固相法合成MX2前驱粉末;接着,将MX2前驱粉末与适量的无水乙醇和表面活性剂一起密封入真空球磨罐,并在一定的转速下和一定的时间内用行星式球磨机球磨,最后经过洗涤、干燥制得MX2超薄纳米片。本发明方法原料易得、工艺简单、参数易控、安全环保,制备得到的产品纯度高、产率高,并在摩擦学、热电学、半导体等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有望用于大规模的工业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6893323A
公开(公告)日:2017-06-27
申请号:CN201710122522.2
申请日:2017-03-03
Applicant: 江苏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K7/00 , C08K3/30 , C08K2003/3009 , C08K2201/011 , C08L79/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薄二硫化钼纳米片/聚酰亚胺自润滑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步骤如下:将四水合钼酸铵溶解在去离子水中,配成钼酸铵溶液,加入硫脲,超声分散、磁力搅拌混匀,移至反应釜中,进行水热反应;之后,自然冷却,离心、洗涤、烘干,得到超薄二硫化钼纳米片;将超薄二硫化钼纳米片与聚酰亚胺树脂混合均匀,得到二硫化钼纳米片与聚酰亚胺树脂的混合物,倒入模具,以梯度升温的方式热压烧结,自然冷却后,脱模,得到超薄二硫化钼纳米片/聚酰亚胺自润滑复合材料。本发明的特点在于超薄二硫化钼纳米片/聚酰亚胺自润滑复合材料具有摩擦“跑合期”短,摩擦系数小、磨损率低等特点,可用于航空、航天、机械、电子等国防及民用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3788853A
公开(公告)日:2014-05-14
申请号:CN201410026461.6
申请日:2014-01-21
Applicant: 江苏大学
IPC: C09D175/04 , C09D7/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超双疏材料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聚氨酯/二硫化钼超疏水、超疏油薄膜涂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首先通过喷涂法制备聚氨酯/二硫化钼复合微/纳米等级粗糙表面,涂层表面与水的接触角大于150°,再通过1H,1H,2H,2H-全氟辛氧基三氯硅烷修饰涂层,得到的涂层表面具有超双疏性。该超双疏性表面对水、甘油、乙二醇、菜籽油、十六烷等均具有排斥性。其中与水的接触角大于160°,滚动角小于3°。与十六烷、菜籽油等液体的接触角均大于150°,滚动角都小于10°。该方法制备出的超双疏涂层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可以喷涂在不同材质的材料上,且工艺简单,易于大面积制备超双疏表面,易于实现工业化制造。
-
公开(公告)号:CN103642559A
公开(公告)日:2014-03-19
申请号:CN201310568265.7
申请日:2013-11-15
Applicant: 江苏大学
IPC: C10M163/00 , C10M161/00 , C10N40/00 , C10N30/06 , C10N30/12 , C10N50/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固体润滑剂,特别是涉及到一种压缩机用二硫化钼基复合固体润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称取纳米核壳结构的二硫化钼,聚四氟蜡或聚四氟乙烯,按比例进行混合至均匀,得到两者的混合物;将制得的混合物与粘结剂、混合溶剂充分混合,同时加入金属氧化物助剂,球磨制备出二硫化钼基复合固体润滑剂;在氮气气压下将润滑剂喷涂在经打磨、清洗处理的待涂覆工件表面上,固化处理后制备出粘结涂层。润滑剂制备的涂层具有良好的高温润滑性和抗磨性,能在200℃下长期使用;同时在有润滑油的环境下具有良好的抗磨减摩性能,可起到表面防护、减少磨损,延长工件使用寿命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2653456A
公开(公告)日:2012-09-05
申请号:CN201210149247.0
申请日:2012-05-15
Applicant: 江苏大学
IPC: C03C2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疏水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超疏水玻璃及其制备方法。首先将玻片和浓度为0.5~2.5mol/L的氨水溶液一起置于带有聚四氟乙烯内衬的不锈钢反应釜内,在温度为110~190℃,恒温刻蚀3~12小时后,然后放入烘箱中烘干,再浸入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的乙醇溶液中,浸泡1小时后,取出后在温度为60℃下干燥1小时,得到超疏水玻片表面。本发明操作简单,无需复杂的化学处理,也不需要昂贵的设备,成本低,可控性好,易于产业化。本发明制得的超疏水聚玻璃表面不仅对纯水表面出良好的超疏水性,对酸碱液体也具有具有良好的超疏水性,可应用在玻璃表面的防污、自清洁等方面。
-
公开(公告)号:CN109337731A
公开(公告)日:2019-02-15
申请号:CN201811208808.3
申请日:2018-10-17
Applicant: 江苏大学
IPC: C10M125/20 , C10M169/04 , B82Y30/00 , C10N30/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纳米无机功能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氮化碳/氧化石墨烯/溴氧化铋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用途。步骤如下:通过水热法制备出氮化碳/氧化石墨烯/溴氧化铋纳米复合材料,将得到的氮化碳/氧化石墨烯/溴氧化铋纳米复合材料按一定比例加入作为基础油的液体石蜡中,超声分散,制得均匀稳定的分散系,得到润滑油。本发明制备的润滑油表现出良好的分散性,以及低摩擦系数和高抗磨性能,表明所制备的添加剂能够大幅改善润滑基础油的摩擦学性能,且制备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适宜于大规模生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