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933911A
公开(公告)日:2022-01-14
申请号:CN202111003455.5
申请日:2021-08-30
Applicant: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IPC: G01V11/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铀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干旱‑半干旱环境下后生氧化砂岩与原生沉积红色砂岩的区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收集干旱‑半干旱环境下原生红色砂岩识别标志;步骤二:厘定干旱‑半干旱环境下野外后生氧化砂岩宏观识别标志,步骤三:厘定干旱‑半干旱环境下后生氧化砂岩微观识别标志,步骤四:厘定干旱‑半干旱环境下后生氧化砂岩有利沉积相标志,步骤五:厘定干旱‑半干旱环境下后生氧化砂岩剖面特征识别标志;步骤六:将步骤二至步骤五中所述的干旱‑半干旱环境下后生氧化砂岩的四种识别标志分别与步骤一的原生沉积红色砂岩识别标志进行对比。
-
公开(公告)号:CN110715925A
公开(公告)日:2020-01-21
申请号:CN201910931900.0
申请日:2019-09-29
Applicant: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IPC: G01N21/84 , G01N23/2251 , G01N33/24 , G01N1/2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铀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示踪砂岩型铀矿区热流体活动的方法,包括:步骤一:收集研究资料,确定盆地砂岩型铀矿内部及周围是否发育火山岩;步骤二:采集砂岩型铀矿区含矿目的层砂岩样品,包括富矿样品与无矿样品;步骤三:制作富矿样品光薄片、流体包裹体片;制作无矿样品,并挑选重矿物磷灰石;步骤四:对光薄片开展岩矿鉴定工作,查明热液蚀变矿物及其组合类型及与铀矿物有关的热液蚀变矿物;步骤五:完成热流包裹体测温工作,并对均一温度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步骤六:通过步骤三中磷灰石裂变径迹反演砂岩型铀矿区含矿层热演化史;步骤七:对步骤一至步骤六进行综合分析,判定盆地砂岩铀矿是否经历热流体活动改造。
-
公开(公告)号:CN110441384A
公开(公告)日:2019-11-12
申请号:CN201910629315.5
申请日:2019-07-12
Applicant: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盆地内砂岩型铀矿技术方法领域,具体公开一种确定沥青对铀沉聚作用强度的实验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①工作区及目的层确定;②含沥青质样品采集;③含沥青质石英砂制备;④沥青—含铀溶液反应;⑤固液分离;⑥铀浓度、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⑦沥青聚铀能力厘定。本发明的方法能够定量评价找矿工作区目的层中沥青对铀吸附还原作用的能力,识别有效找矿目的层,评价砂体成矿潜力,拓宽找矿空间,指明找矿方向。
-
公开(公告)号:CN109813743A
公开(公告)日:2019-05-28
申请号:CN201811585778.8
申请日:2018-12-25
Applicant: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IPC: G01N23/2251
Abstract: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高一种准确性高,操作性强的砂岩型铀矿石中铀存在形式的研究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准确性高,操作性强的砂岩型铀矿石中铀存在形式的确定方法;包括步骤(1)采集砂岩型铀矿石样品;步骤(2)分析上述步骤(1)采集到样品中的铀含量,依据硅酸盐岩石化学分析方法,采用Element XR等离子体质谱仪进行铀含量分析;步骤(3)制作上述步骤(1)采集到的样品光薄片;步骤(4)对上述步骤(3)进行径迹蚀刻实验,在光薄片上圈出微量铀范围;步骤(5)利用扫描电镜在上述步骤(4)光薄片点出的范围中寻找出高亮点。
-
公开(公告)号:CN109725355A
公开(公告)日:2019-05-07
申请号:CN201811588184.2
申请日:2018-12-25
Applicant: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盆地内砂岩型铀矿技术方法领域,具体公开一种测定盆缘浅层含矿建造油气充注时间序列的方法,如下:步骤(1)确定工作区及目标层,确定目标层地层年龄范围为t0—t0′;步骤(2)在圈出的工作区进行样品采集;步骤(3)将采集的样品进行磷灰石挑选及氯仿沥青A提取;步骤(4)对样品进行构造演化史反演及油源分析,筛选出具有共同的单一来源样品;步骤(5)对同源且单一来源样品进行氯仿沥青A的有机质Re-Os定年,将获取的年龄数据tn与地层目标层年龄t0比较,保留tn≤t0的年龄;步骤(6)根据保留年龄是否处于强构造活动期,得出油气充注时间(t)次序。本发明的方法能够准确查明含油气盆地边缘浅部找矿目标层中油气充注的期次和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7368440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224769.7
申请日:2023-09-21
Applicant: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IPC: G01N33/2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铀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评价砂岩型铀矿中‑基性岩侵入改造铀成矿效应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一:资料收集;步骤二:野外岩心观察与样品采集;步骤三:评价中‑基性岩侵入改造与铀成矿时空关系;步骤四:评价中‑基性岩侵入改造对含矿层物性的影响;步骤五:评价中‑基性岩侵入改造对地下水运移及驱动机制的影响;步骤六:评价中‑基性岩侵入改造对铀成矿的影响;步骤七:综合分析,评价砂岩型铀矿中‑基性岩侵入改造的铀成矿效应。本发明方法综合评价了中‑基性岩侵入改造对铀矿形成与保存的影响,查明了砂岩型铀矿中‑基性岩侵入改造的铀成矿效应,建立了中‑基性岩侵入改造的砂岩铀成矿模式图。
-
公开(公告)号:CN114063191B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111004853.9
申请日:2021-08-30
Applicant: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IPC: G01V11/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砂岩型铀矿找矿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盆地致密砂岩铀矿找矿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收集整理致密砂岩中已发现铀矿成因类型,野外踏勘盆地致密砂岩露头及钻孔中致密砂岩的氧化情况进行记录;步骤二:厘定盆地砂岩致密化成因;步骤三:厘定盆地砂岩致密化时间;步骤四:将步骤三中厘定的盆地砂岩致密化时间与砂岩抬升‑剥蚀时间进行对比,根据盆地砂岩致密化时间与砂岩抬升‑剥蚀时间对比结果判断盆地致密砂岩铀矿找矿类型和找矿方向。本发明将盆地致密砂岩中发育铀矿的地质现象进行厘定分析,形成一套可应用于盆地致密砂岩中铀矿找矿的方法,有效提高了盆地致密砂岩中铀矿找矿方向的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034838B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011128675.6
申请日:2020-10-21
Applicant: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砂岩型铀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能源盆地中油气逸散与砂岩型铀矿矿体空间定位方法,该方法利用改善的流体包裹体间接定年的方法来精确厘定油气逸散至铀矿含矿层的时间,通过全岩或铀矿物U‑Pb同位素等时线定年的方法厘定砂岩型铀矿成矿年龄,建立油气逸散与铀成矿的时间序列,结合油气逸散过程的地质响应研究,厘定不同情况下铀矿体的定位标志。本发明的方法通过对油气逸散直接与间接标志、油气大规模逸散时间、铀成矿年龄开展研究,结合油气对铀沉淀富集的作用,查明油气大规模逸散对砂岩型铀矿铀矿形成与定位的影响,提高油‑铀共生多能源盆地中砂岩型铀矿找矿效率与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063191A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2111004853.9
申请日:2021-08-30
Applicant: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IPC: G01V11/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砂岩型铀矿找矿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盆地致密砂岩铀矿找矿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收集整理致密砂岩中已发现铀矿成因类型,野外踏勘盆地致密砂岩露头及钻孔中致密砂岩的氧化情况进行记录;步骤二:厘定盆地砂岩致密化成因;步骤三:厘定盆地砂岩致密化时间;步骤四:将步骤三中厘定的盆地砂岩致密化时间与砂岩抬升‑剥蚀时间进行对比,根据盆地砂岩致密化时间与砂岩抬升‑剥蚀时间对比结果判断盆地致密砂岩铀矿找矿类型和找矿方向。本发明将盆地致密砂岩中发育铀矿的地质现象进行厘定分析,形成一套可应用于盆地致密砂岩中铀矿找矿的方法,有效提高了盆地致密砂岩中铀矿找矿方向的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0550695B
公开(公告)日:2022-01-07
申请号:CN201910932349.1
申请日:2019-09-29
Applicant: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IPC: G01V11/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铀矿技术与铀矿环境治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在砂岩型铀矿中选取处理放射性含铀废水材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资料收集;步骤S2:选取砂岩型铀矿含矿层富矿砂岩样品,并进行探针片制定,光薄片鉴定、扫描电镜与电子探针操作;步骤S3:研究钛铁矿蚀变中TiO2与铀矿物空间赋存关系;步骤S4:借鉴TiO2光催化还原法原理,以上述蚀变钛铁矿中TiO2与铀矿物空间赋存关系为基础,厘定砂岩型铀矿蚀变钛铁矿中TiO2吸附‑自催化还原聚铀机制;步骤S5:针对厘定的砂岩型铀矿蚀变钛铁矿中TiO2吸附‑自催化还原聚铀机制,开展β照射对TiO2催化还原制氢的实验研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