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533110A
公开(公告)日:2018-01-02
申请号:CN201680022196.1
申请日:2016-08-22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用于评估二次电池的老化程度的设备和方法。根据本发明的设备被构造成:确定二次电池的电流和温度;从二次电池的电流确定充电状态;在二次电池处于日历状态下的同时,通过将累积老化程度模型应用于与所确定的充电状态和温度对应的日历老化程度廓线来确定日历老化程度;在二次电池处于寿命周期状态下的同时,通过将累积老化程度模型应用于与二次电池的充电状态、温度和电流对应的寿命周期老化程度廓线来确定寿命周期老化程度;并且将基于日历时间和寿命周期时间对所确定的日历老化程度和所确定的寿命周期老化程度计算的加权平均值确定为二次电池的老化程度。
-
公开(公告)号:CN107408827A
公开(公告)日:2017-11-28
申请号:CN201680014345.X
申请日:2016-08-22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2J7/00
Abstract: 公开的是一种用于调整二次电池的充电条件的设备和方法。用于调整充电条件的所述设备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从所述二次电池的电流测量单元和温度测量单元接收测量结果的输入,以确定充电电流值和当前温度值;通过使用预定义的热力学计算方程来确定在预设参考时间内将所述二次电池的所述温度从所述当前温度升高至阈值温度所需的预测过热量;确定通过充电生成所述预测过热量所需的预测充电电流;确定在所述预测充电电流流过所述二次电池的等效电路时所预期的预测充电电压;并且当满足所述预测充电电压低于预设上限充电电压的条件时,调整所述上限充电电压,从而使得所述上限充电电压降低至所述预测充电电压。
-
公开(公告)号:CN105940535A
公开(公告)日:2016-09-14
申请号:CN201580006499.X
申请日:2015-02-26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25 , H01M4/0471 , H01M4/0497 , H01M4/131 , H01M4/1315 , H01M4/136 , H01M4/366 , H01M4/502 , H01M4/505 , H01M4/523 , H01M4/5825 , H01M10/052 , H01M10/0525 , H01M2004/028 , Y02E60/122 , Y02P70/5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正极活性材料,其包含:掺杂有氧化态为+2的碱土金属的锂镍系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和在复合氧化物的外表面上形成的磷酸盐涂层,使得锂副产物减少并且结构稳定性提高。因此,包含所述正极活性材料的二次电池具有优异的容量性质,同时,在充放电期间具有提高的结构稳定性,并且通过抑制膨胀而具有优异的寿命。因此,本发明可以容易地应用至需要本发明的产业,特别地,应用至需要电动车辆等的高容量和长期寿命的产业。
-
公开(公告)号:CN104884390A
公开(公告)日:2015-09-02
申请号:CN201480003552.6
申请日:2014-02-11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C01G53/00 , C01G51/00 , C01G45/00 , H01M10/05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G53/04 , C01G53/006 , C01G53/50 , C01P2002/50 , C01P2002/52 , C01P2004/61 , C01P2006/11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10/052 , H01M10/0525 , H01M2004/0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制备锂过渡金属氧化物的前体,特别地涉及如下的过渡金属前体和使用其制备的锂过渡金属氧化物,所述过渡金属前体的特征在于前体平均粒径D50和前体振实密度的比率满足说明书中的式1。
-
公开(公告)号:CN102859764B
公开(公告)日:2014-12-03
申请号:CN201180020929.5
申请日:2011-04-27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4/525 , H01M4/505 , H01M10/0525 , B60L11/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485 , C01G53/50 , C01P2004/80 , C01P2006/40 , H01M4/505 , H01M4/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次电池用正极,其包含具有含锂的过渡金属层的化合物作为选自下式1中的至少一种化合物:(1-x)Li(LiyM1-y-zMaz)O2-bAb*xLi3PO4 (1),其中M是对六配位结构稳定的元素,其为选自属于第一周期元素和第二周期元素的过渡金属中的至少一种元素;Ma是对六配位结构稳定的金属或非金属元素;A是选自卤素、硫、硫属元素和氮中的至少一种;0
-
公开(公告)号:CN103109401A
公开(公告)日:2013-05-15
申请号:CN201180043709.4
申请日:2011-09-15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10/0525 , B60L11/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25 , C01G53/50 , C01P2002/20 , C01P2004/80 , C01P2006/40 , H01M4/131 , H01M4/362 , H01M4/505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材料,所述正极活性材料包含具有分层的晶体结构并由下式1表示的一种或多种复合物,在所述分层的晶体结构中过渡金属层以相对于过渡金属位点的总量小于20%的量含有Li,且位于锂层中的Ni相对于所述锂层中锂位点的总量的比例即阳离子混合比为1%~4.5%,以稳定支撑所述分层的晶体结构。(1-s-t)[Li(LiaMn(1-a-x-y)NixCoy)O2]*s[Li2CO3]*t[LiOH] (1)其中0
-
公开(公告)号:CN112425026A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1980047470.4
申请日:2019-10-30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2J7/04 , H01M10/44 , G01R31/3835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用于控制二次电池的分步充电的装置和方法。充电控制单元确定二次电池的SOC、OCV和极化电压,确定和OCV与预定义最小OCV值之间的差相对应的OCV偏差,确定与极化电压和OCV偏差相对应的校正因子,通过根据校正因子校正SOC来确定查找SOC,确定与查找SOC相对应的充电电流的大小,并且将所确定的充电电流提供给充电设备。
-
公开(公告)号:CN110168389A
公开(公告)日:2019-08-23
申请号:CN201880006759.7
申请日:2018-09-06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G01R31/378 , G01R31/385
Abstract: 公开一种用于获取锂离子电池单体的劣化信息的装置和方法。根据一个实施例的装置估计与锂离子电池单体的第一健康状态相关的第一正电极使用区域。该装置估计与锂离子电池单体的第二健康状态相关的第二正电极使用区域。然后,该装置基于第一正电极使用区域和第二正电极使用区域计算从第一健康状态到第二健康状态的时间段内的锂离子电池单体的正电极的最大存储容量的变化量。
-
公开(公告)号:CN107533112A
公开(公告)日:2018-01-02
申请号:CN201680022728.1
申请日:2016-09-08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用于对二次电池进行钉子穿刺测试的设备和方法。用于进行所述钉子穿刺测试的设备包括:台架,将作为钉子穿刺测试的对象的二次电池固定在所述台架上;钉子穿刺单元,其包括钉子升/降装置;电压测量单元,其被配置为在钉子穿刺测试期间以时间间隔重复测量二次电池的短路电压;以及控制器,其操作地耦合至所述电压测量单元。控制器周期性地从所述电压测量单元接收短路电压,每当接收到短路电压时确定短路电流,该短路电流允许将接收到的短路电压施加在模型化二次电池的等效电路的最外层节点之间,并且通过显示单元在视觉上输出所确定的短路电流的值随时间的变化。
-
公开(公告)号:CN103109401B
公开(公告)日:2016-08-03
申请号:CN201180043709.4
申请日:2011-09-15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10/0525 , B60L11/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25 , C01G53/50 , C01P2002/20 , C01P2004/80 , C01P2006/40 , H01M4/131 , H01M4/362 , H01M4/505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材料,所述正极活性材料包含具有分层的晶体结构并由下式1表示的一种或多种复合物,在所述分层的晶体结构中过渡金属层以相对于过渡金属位点的总量小于20%的量含有Li,且位于锂层中的Ni相对于所述锂层中锂位点的总量的比例即阳离子混合比为1%~4.5%,以稳定支撑所述分层的晶体结构。(1?s?t)[Li(LiaMn(1?a?x?y)NixCoy)O2]*s[Li2CO3]*t[LiOH] (1)其中0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