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阀以及冷冻循环系统
    1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932022A

    公开(公告)日:2022-01-14

    申请号:CN202111295945.7

    申请日:2019-06-17

    Inventor: 中野诚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电动阀以及冷冻循环系统。在电动阀的阀架部(2)中,使垫圈(21)始终可靠地抵接于转子轴(1)的凸缘部(12),确保稳定的工作性。在转子轴(1)中,在凸台部(11)与凸缘部(12)之间的凹角部形成作为“后退部”的圆环状的水平V槽(13)。将凸台部(11)插通于垫圈(21)的插通孔(21a),将垫圈(21)配置在导向管(22)的顶面部(22b)与凸缘部(12)之间。由此,相对于转子轴(1)连结阀架部(2)。“后退部”也可以形成于垫圈(21)的插通孔(21a)的下侧开口部的凸角部。

    电动阀
    1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444739A

    公开(公告)日:2012-05-09

    申请号:CN201110250980.7

    申请日:2011-08-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动阀。在用针阀开闭阀口来控制制冷剂的流量的电动阀中,使在阀口的制冷剂的流动稳定化以降低噪音。在阀座部(1)形成截面圆形状且内径D1的第一阀口(11)和内径D2的第二阀口(12)。针对二次接头管(42)的内径D3,做成D1<D2<D3。在第一阀口和第二阀口之间设置锥形部(13)。将锥形部的内侧面所成的角度(α1)设定在5°≤α1≤30°的范围。针对锥形部,将第二阀口的内侧面做成直的圆柱形状。通过与针阀(51)的间隙的制冷剂经由锥形部到达二次接头管之前,在第二阀口内使流速降低。并且通过设置直的第二阀口,抑制在二次接头管侧在制冷剂上产生自由剪切面,在制冷剂到达二次接头管之前使流动稳定化。

    电动阀
    1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629649A

    公开(公告)日:2010-01-20

    申请号:CN200910151775.8

    申请日:2009-07-15

    Abstract: 本发明在电动阀中,使转子轴(3)及磁转子(4)对支撑部件(2)的装配作业容易进行。以不同部件构成转子轴和磁转子(42)。在支撑部件的端部形成固定下端限动器(SD1),在支撑部件上形成固定上端限动器(SU1)。在转子轴上形成可动下端限动器(MD1)。在磁转子上形成可动上端限动器(MU1)。用树脂成形支撑部件、转子轴及磁转子。在支撑部件的内螺纹(21a)中拧进转子轴的外螺纹(32a),将转子轴安装在支撑部件上。在可动上端限动器与固定上端限动器不干涉的位置,将磁转子嵌合在转子轴的卡合部(A)而紧固。磁转子做成从与针部(33)相反的一侧可与转子轴的卡合部嵌合的构造。或以安装配件紧固转子轴和磁转子。

    阀装置
    1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978961A

    公开(公告)日:2007-06-13

    申请号:CN200610162172.4

    申请日:2006-12-07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在通过由模压加工等引起的突起,来获得所需的钎焊间隙并保证所需的钎焊强度的阀装置中,确保下盖部件相对阀箱的较高的同心安装精度。本发明的阀装置中,在下盖平面部(31)形成有退让形状部(切槽部(39)),该退让形状部用于吸收由突起(38)的塑性变形加工引起的中心孔(33)的内径形状的变形。

    滑动式切换阀
    15.
    发明公开
    滑动式切换阀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5962310A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2211175565.4

    申请日:2022-09-26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得到能够加强阀芯的侧壁的沿轴线方向的预定范围、能够抑制由压力差引起的侧壁的变形并提高耐压性的滑动式切换阀。滑动式切换阀(1)具备阀主体(2)、阀座部(3)、阀芯(4)以及驱动部(5)。阀芯形成为具有在轴线(L)方向上较长的长圆形状的碗状凹部(40c),碗状凹部的开口缘部(40a)成为密封部(S),该密封部能够与阀座部的密封面(33)滑动接触,在碗状凹部的沿轴线(L)方向的两侧壁(40f)的内侧设有遍及两侧壁的加强部件(6)。加强部件具有沿轴线(L)方向且沿宽度方向(X)设置的平面部(60),平面部的宽度方向(X)两端缘分别沿碗状凹部的侧壁的内表面在开口缘部附近沿轴线(L)方向延伸地设置。

    电磁线圈以及电磁阀
    1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140186A

    公开(公告)日:2019-08-16

    申请号:CN201780082048.3

    申请日:2017-11-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使用了利用树脂来密封线圈的线圈部件(10)的电磁阀的电磁线圈,防止由冲击等引起的线圈部件(10)的破损等。由侧面外壳(11)覆盖利用树脂部件密封了线圈的线圈部件(10)的侧面。由端面外壳(12)覆盖线圈部件(10)的两端面和侧面外壳(11)的两端面。由罩(1)覆盖线圈部件(10)的引线(10a)引出的引线引出部(10A)。同样的罩可以与外壳一体,也可以组装于外壳。在端面外壳(12)的中心孔(12d)插入柱塞壳体(20)来构成电磁阀。

    流体控制设备
    1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070255B

    公开(公告)日:2017-04-12

    申请号:CN201410302805.1

    申请日:2011-02-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配管钎焊时的过剩温度检测方法及流体控制设备。在对电动阀(100)的接头(2)和配管(10)进行钎焊作业时,能以简单的结构容易地判断钎焊时的热是否对主体部(1)内部的部件造成影响。在接头(2)的主体部(1)侧的根部分以覆盖接头(2)全周的方式安装指示器(3)。用作为热塑性部件的合成树脂构成指示器(3)。一边冷却主体部(1)及指示器(3)一边对接头(2)与配管(10)进行钎焊。钎焊后,通过目视确认指示器(3)的变形、变质等。指示器(3)可以是圆筒形状的构件、在圆筒形状上形成有多个横槽的构件、在圆筒形状上形成多个纵槽的构件、环形状的构件。而且也可以是卡夹状、网格状的构件。能够应用于四通转换阀、电磁阀。

    配管钎焊时的过剩温度检测方法及流体控制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2189306B

    公开(公告)日:2015-01-14

    申请号:CN201110047384.9

    申请日:2011-02-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配管钎焊时的过剩温度检测方法及流体控制设备。在对电动阀(100)的接头(2)和配管(10)进行钎焊作业时,能以简单的结构容易地判断钎焊时的热是否对主体部(1)内部的部件造成影响。在接头(2)的主体部(1)侧的根部分以覆盖接头(2)全周的方式安装指示器(3)。用作为热塑性部件的合成树脂构成指示器(3)。一边冷却主体部(1)及指示器(3)一边对接头(2)与配管(10)进行钎焊。钎焊后,通过目视确认指示器(3)的变形、变质等。指示器(3)可以是圆筒形状的构件、在圆筒形状上形成有多个横槽的构件、在圆筒形状上形成多个纵槽的构件、环形状的构件。而且也可以是卡夹状、网格状的构件。能够应用于四通转换阀、电磁阀。

    电动阀
    1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090024B

    公开(公告)日:2014-08-06

    申请号:CN201210410735.2

    申请日:2012-10-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电动阀,流体中所含有的淤泥、金属粉等异物不会侵入进给丝杠部,而不会由于咬入、受伤等使螺纹部的滑动性恶化,而能够顺利且可靠地进行阀的工作,并且,不会成为复杂的结构,而能够减少成本。其具有:水平扩流路,其形成为具有比针阀的截面面积更大的截面面积,以使经由导套的针阀的插通孔与针阀之间的间隙而从阀室流入的流体从针阀中心朝向水平方向外侧扩流;外侧环状流路,其形成于导套与阀主体内壁之间,以使通过水平扩流路的体沿阀主体内壁在水平方向上环状地流动;以及纵流路,其形成于导套的外壁与阀主体内壁之间、且与阀室连通,以使在外侧环状流路中流动的流体向阀室回流。

    电动阀
    2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384311A

    公开(公告)日:2012-03-21

    申请号:CN201110193711.1

    申请日:2011-07-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动阀,在用针阀开闭阀口以控制制冷剂的流量的电动阀中,使在阀口处的制冷剂的流动稳定,以抑制二次接头管的振动等从而减小噪音。在阀座部件(1)以截面圆形状形成内径D1的第一阀口(11)和内径D2的第二阀口(12)。相对于二次接头管(32)的内径D3,使D1<D2<D3。使通过第一阀口(11)和针阀(41)的间隙的制冷剂通过第二阀口(12)向二次接头管(32)流动。由于使针阀(41)的前端位于第二阀口(12)的大体中央部,因而在到达第二阀口(12)的出口之前在第二阀口(12)使流速减小,在制冷剂到达二次接头管(32)之前在阀座部件(1)的部分使流动稳定。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