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束制造方法
    1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859614A

    公开(公告)日:2013-01-02

    申请号:CN201180008616.8

    申请日:2011-04-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B13/012 B60R16/0215 H02G3/0487 Y10T29/491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线束制造方法,该线束制造方法在实现保护器的结合部分不向外突出的结构的同时,能够防止在结合部分处的结合强度的下降或改善结合强度。围绕线束(1)的线捆(12)的预定部分的外圆表面缠绕片状构件(14),并且片状构件(14)的两个侧部(141,142)在线捆(12)的预定部分的外周表面上叠置。利用在线捆(12)的预定部分的外周表面与片状构件(14)的叠置部分(两个侧部141与142)的内周表面之间设置的治具(5)和超声波焊接机的加压构件(焊头6),片状构件(14)的叠置部分的至少部分被加压以用于超声波焊接,从而在线捆(12)的预定部分的外周表面上形成由片状构件(14)形成的保护器(13)。

    制造线束的方法
    1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422499A

    公开(公告)日:2012-04-18

    申请号:CN201080021132.2

    申请日:2010-05-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G1/145 H01B13/01254 H02G3/0487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制造线束的方法,该方法能够禁止热塑性材料的意外变形或者热塑性材料的分离发生。导线(91)的规定部分在被夹在第一热塑性材料(92)和另一种热塑性材料(93)之间的状态下被安装在第一保持器(1a)上。导线(91)的规定部分的圆周用第一热塑性材料(92)和另一种热塑性材料(93)覆盖,并且在热塑性材料安装在第一保持器(1a)上的状态下,通过利用设置有加热装置的下模具(2a)和上模具(3a)而在将第一热塑性材料(92)和另一种热塑性材料(93)压缩成形的同时加热第一热塑性材料(92)和另一种热塑性材料(93),第一热塑性材料(92)和另一种热塑性材料(93)之间的接触表面被被焊接在一起,这又通过挤压第一热塑性材料(92)和另一种热塑性材料(93)并对它们加压来实现。之后,同时在安装在第一保持器(1a)上的状态下,覆盖有第一热塑性材料(92)和另一种热塑性材料(93)的导线(91)的规定部分被从下模具(2a)和上模具(3a)分离。

    连接器结构体
    1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3196584B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1980083350.X

    申请日:2019-12-05

    Abstract: 阴连接器结构体(10)具备:包覆电线(13)的外周由编织线(14)包围的屏蔽电线(11),包覆电线(13)通过将芯线(16)的外周用绝缘包覆部(17)包围而构成;阴端子(18),具有与芯线(16)连接的线筒(22),并且具有与线筒(22)相连并与对方端子连接的连接筒部(23);绝缘性的介电体(19),至少将阴端子(18)中连接筒部(23)的外周包围;以及外导体(20),具有与编织线(14)电连接的屏蔽连接部(35),并且至少将从编织线(14)露出的包覆电线(13)包围,在外导体(20)中与从编织线(14)露出的包覆电线(13)对应的部分,形成有突出部(40)且外导体(20)的外表面不向外导体(20)的径向的内方凹陷,突出部(40)的外导体(20)的内表面比其他部分向外导体(20)的径向的内方突出。

    屏蔽导电路径
    18.
    发明公开
    屏蔽导电路径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5516718A

    公开(公告)日:2022-12-23

    申请号:CN202180034244.X

    申请日:2021-05-06

    Abstract: 一种实现小径化的屏蔽导电路径(A),具备屏蔽电线(10)和屏蔽端子(20),屏蔽电线(10)用屏蔽层(13)包围芯线(11),屏蔽端子(20)具有与芯线(11)连接的内导体(21)和形成有开放筒状的压接部(25)的外导体(23),压接部(25)具有形成有突起状的第1卡止部(31)的第1紧固部(27)和形成有第2卡止部(38)的第2紧固部(28),以使第1卡止部(31)卡止于第2卡止部(38)的状态压接于屏蔽层(13)的外表面,第1卡止部(31)和第2卡止部(38)的径向的卡止量在第2紧固部(28)的板厚的范围内。

    电线的压接结构及屏蔽导电路径

    公开(公告)号:CN110998989B

    公开(公告)日:2021-08-10

    申请号:CN201880049110.3

    申请日:2018-07-10

    Abstract: 实现电线和压接部的固装强度的提高。构成屏蔽电线(11)的连接结构的压接部(25)具备:基板部(30),其以沿着屏蔽电线(11)的外周的方式配置;第1紧固部(31),其从基板部(30)的一方侧缘部向屏蔽电线(11)的周向呈悬臂状延伸,以将屏蔽电线(11)的外周包围的方式紧固;第2紧固部(36),其从基板部(30)的另一方侧缘部在周向上向与第1紧固部(31)相反的方向呈悬臂状延伸,以将屏蔽电线(11)的外周包围的方式紧固;以及限制部(46),其以沿着屏蔽电线(11)的外周的方式配置,使第1紧固部(31)的第1卡止部(34)和第2紧固部(36)的第2卡止部(39)在周向上互为反向地卡止于限制部(46)。

    线束用外装部件的制造方法以及制造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074680B

    公开(公告)日:2019-08-23

    申请号:CN201711106161.9

    申请日:2017-11-10

    Inventor: 村田敦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如下技术:即使在生产穿孔线的数量在相对于基材的中心的左右不同的外装部件的情况下,也能在基材的左右使输送基材的力尽量均匀。线束用外装部件的制造方法包括:工序(a),其将基材(12)沿延伸方向输送;工序(b),其通过使用在基材的一侧比另一侧配设得多的穿孔刀片(32)和与所述穿孔刀片相对设置的砧座(36)夹住所述基材,并且所述穿孔刀片绕沿与所述延伸方向交叉的方向的轴旋转,从而在输送的所述基材上沿所述延伸方向依次设置穿孔线(14);以及工序(c),其将拉力补正部件(40)推压到所述基材的所述另一侧,从而对所述基材的所述一侧和所述另一侧的拉力差异进行补正。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