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离子液体的层叠体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636897B

    公开(公告)日:2022-10-14

    申请号:CN201880032900.0

    申请日:2018-04-27

    Abstract: 本发明的含有离子液体的层叠体包含:在空隙中保持有含有离子液体的液体(A)的离子液体亲和性多孔层(C)、和离子液体非亲和性多孔层(B)。上述离子液体亲和性多孔层(C)可以含有无机材料(例如以个数基准计平均粒径为0.001~10μm左右的金属氧化物粒子)。上述含有离子液体的液体(A)可以包含含有选自铵类、咪唑类及类中的阳离子、和选自含氟阴离子、含氰基阴离子及源自氨基酸的阴离子中的阴离子的离子液体。相对于内部的空隙100体积份,上述离子液体亲和性多孔层(C)可以以1~100体积份的比例包含含有离子液体的液体(A)。上述含有离子液体的层叠体可容易地成形,并且可以将离子液体维持为液体状态而稳定地保持(或固定)。

    二次电池
    1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496263B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1680079736.X

    申请日:2016-11-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二次电池,其具备正极、负极、配置在这些电极之间的隔膜以及电解液,所述隔膜是多孔膜,或者是多孔膜与支撑体一体化而成的多孔膜叠层体,所述多孔膜的主要成分是聚醚酰亚胺类树脂,在下述二次电池构成中,通过下述测定方法测定时,所述隔膜的离子电阻值小于0.18Ω。另外,本发明的二次电池提供一种二次电池,其具备负极、正极、设置在这些电极之间的隔膜以及电解液,所述隔膜为多孔膜,或者为多孔膜与支撑体进行了一体化而成的多孔膜叠层体,所述多孔膜的主要成分是聚醚酰亚胺类树脂,所述隔膜的电解液透过速度的值在MD方向上为10~30mm/30分钟。

    二氧化碳分离膜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662597A

    公开(公告)日:2020-01-07

    申请号:CN201880032904.9

    申请日:2018-04-27

    Abstract: 本发明的二氧化碳分离膜包含:在空隙中保持有含有离子液体的液体(A)的离子液体亲和性多孔层(C)、和离子液体非亲和性多孔层(B)。上述离子液体亲和性多孔层(C)可以含有无机材料(例如以个数基准计平均粒径为0.001~5μm左右的金属氧化物粒子)。离子液体亲和性多孔层(C)的平均厚度可以为0.01~10μm左右。相对于内部的空隙100体积份,离子液体亲和性多孔层(C)可以以0.1~99体积份的比例包含含有离子液体的液体(A)。本发明的二氧化碳分离膜可以是用于对植物施肥二氧化碳的二氧化碳分离膜。上述二氧化碳分离膜能够实现二氧化碳浓缩装置的小型化,并且可以顺利地工作。

    二次电池
    1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496263A

    公开(公告)日:2018-09-04

    申请号:CN201680079736.X

    申请日:2016-11-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16 H01M4/66 H01M10/056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二次电池,其具备正极、负极、配置在这些电极之间的隔膜以及电解液,所述隔膜是多孔膜,或者是多孔膜与支撑体一体化而成的多孔膜叠层体,所述多孔膜的主要成分是聚醚酰亚胺类树脂,在下述二次电池构成中,通过下述测定方法测定时,所述隔膜的离子电阻值小于0.18Ω。另外,本发明的二次电池提供一种二次电池,其具备负极、正极、设置在这些电极之间的隔膜以及电解液,所述隔膜为多孔膜,或者为多孔膜与支撑体进行了一体化而成的多孔膜叠层体,所述多孔膜的主要成分是聚醚酰亚胺类树脂,所述隔膜的电解液透过速度的值在MD方向上为10~30mm/30分钟。

    层叠体及具备所述层叠体的柔性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1093978A

    公开(公告)日:2020-05-01

    申请号:CN201880048685.3

    申请日:2018-04-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利用粘接剂使薄化玻璃板和树脂膜接合而成的弯曲耐久性优异的层叠体。本发明的层叠体具有将树脂膜和厚度为150μm以下的玻璃板隔着粘接层层叠而成的构成,且基于下述试验得到的该层叠体的弯曲耐久性为10以上,弯曲耐久性试验:在将下述动作作为1组、以1分钟43组的速度进行所述动作时,将直到层叠体产生裂纹为止的组数作为弯曲耐久性的指标,所述动作是将层叠体由经过了拉伸的状态向着使玻璃板的面成为凹面的方向以使弯曲半径达到3mm的方式折曲180°、并再次拉伸的动作。

Patent Agency Ranking